摘 要:禅宗推崇“顿悟性”和 “境界说” 的思维,这对景观园林设计灵感的产生与创作意境的营造有着重大的影响意义。景观设计的灵感与禅宗顿悟的心理感受有着很多的相同之处,都是对大自然人文主义和个体生命的关怀,景观园林的意境又与禅宗艺术的意境一样追求的是人与自然高度统一,由此可见设计师应具有禅者的心怀。
关键词:景观;园林;禅宗;枯山水
我国现在处于一个城市化飞速发展的阶段,城市景观“千城一面”,彰显着人们日益膨胀的时代欲望和审美观的单一,对植物的砍伐,破坏了生态平衡。城市人飞快的跟着这个社会的脉搏,如何把握好城市的命脉,协调好人和自然的关系,设计出有人性关怀的景观作品,不妨多读读禅,或许会给我们一些启示。
禅宗是印传佛教中国化并融合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物,对中国哲学思想有着深远的影响,唐以来禅宗的盛行对美学思想有极大的影响,最终与儒、道一起构建华夏艺术框架的三大学术流派。
一、禅宗顿悟说与艺术创作意境美的关系
禅宗艺术本属洞察生命本性的艺术,它的是对事物本性的直觉察照,它抛弃了逻辑思维程序,重视个体的直接体验和内心的自我解脱。人性本净与善,只要透过人内心的感悟,便能顿悟成佛,进而升华达到一种自由的人生境界。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最高境界便是意境美,此意境是造园主所希望和向往的,寄托有情感、观念与哲理的理想境界。是造园主对人生、社会深刻的理解,要通过想象联想等创造性思维,与园林景象中的物态相结合所产生的感受;通过园林反映的情意使游览者产生一种触景生情、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尽管现代景观园林已突破古典园林艺术的常规模式,运用了新的设计理念和材料,可是在意境营造方面,现代景观园林设计依然要传承古典园林的设计,意境是园林的灵魂,有意境营造的园林才是有生命力的。
二、禅宗生态美学与园林设计自然观
“缘起论”是禅宗最基础的生态观,佛教中有“一切事物的变化,都有相对的互存关系”。 “缘起论”充分说明了人与世间万物有因果关系,人类破坏生态环境,会使生命完整体系解体,“缘起论”和现代生态学整体论都有这样的说法。一些学者倡导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景观理念,在禅宗思想中对自然的态度也给我们了启迪:
(一)要顺应自然。现在社会中出现很多城市美化运动,有一些设计忽视了环境,破坏了自然,在一些城市的水系治理中,把水系弯曲的部分驳岸钢筋水泥护衬做成笔直的驳岸,砍伐古树,拆除古建筑,这些都和禅宗思想中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的原则相悖,究其根源是人类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日益膨胀。景观设计师要欣赏大自然带给我们的美景,尊重需改造的场地原有生态环境,尽量保留大自然的生态要素,与原有自然元素建立和谐共存的关系。
(二)要欣赏自然。禅宗中有“郁郁黄花无非般若,清清翠竹皆是法身。”意思就是说大自然所带给我们的以一切都是佛性的体现,一草一木都不是无情无意的,其中蕴含着无穷的禅意。景观园林的设计师要尊重和理解自然,以自己独特又富有感情的设计理念去引导人们欣赏和感悟大自然所赋予我们的一切美好,要有一颗平常的、感恩的和知足的内心,让人人都懂得珍惜国家资源,关怀社会环境。设计师在规划和设计中要尽量使用本土的植物和材料,保留原场地的乡土植物,少用不适宜生存或是需要耗费很多人力物力才能存活的异地花草,也不要全部使用常绿植被,要让人们能够在生活中更亲切地感受花开花落和季节变换,还可以做一些雨水收集,多利用的自然元素做景观而少耗费人力资源造喷泉。让城市的人们更加贴近自然,珍惜资源感并且悟自然之美。
获得ASLA2010综合设计荣誉奖的成功案例―Nueva School,这个项目给我们阐述了,在一个小学校园中全盘融入雨水收集系统,创造出持久的价值。整个校园的景观被精心规划成了孩子们学习和游乐的空间。学生以一种独特的主人翁感来参与景观,设计中巧妙地纳入雨水收集系统,使之成寓教于乐的设施,是一个综合高效的景观绝佳范例。
(三)禅宗艺术与日本景观设计,用心去感悟是禅宗艺术的核心,大家都知道日本是个岛国,国土面积狭小,日本国人面对狭小的生存空间的一种低沉、纤弱的情绪便是其传统的审美意识,他们需要找到一种心理寄托,去突破理性规律深思万物和人生,继而产生对生命的关怀和生存的感悟。正是因为这些体验,禅宗艺术才能与日本传统文化有着更加默契几近完美的融合,日本人也因禅宗的思想在自己的家园中找到了自我价值表达的载体。一说日本园林,大家就会想到枯山水,是那般的高远澄明,让人心境平和。枯山水庭院就是禅宗艺术在日本设计中的典型案例,造园师一方面反映了日本人厌倦当时的萧条社会,希望创造一种全新的环境让自己抛弃杂念;另一方面,游览者看待造园主的枯山水园林就能感受到他们做设计时的内心世界,同时游览者也可根据自己的阅历在枯山水园林中感悟自己的人生。
禅宗也不完全是宗教,它是一种人生态度,是净化心灵的艺术,她是艺术中的哲学,品读禅意,感悟禅意,学会去运用禅的美学思想设计出令人心旷神怡、尊重大自然的景观园林,跳出“千城一面”的景观怪圈。
关键词:景观;园林;禅宗;枯山水
我国现在处于一个城市化飞速发展的阶段,城市景观“千城一面”,彰显着人们日益膨胀的时代欲望和审美观的单一,对植物的砍伐,破坏了生态平衡。城市人飞快的跟着这个社会的脉搏,如何把握好城市的命脉,协调好人和自然的关系,设计出有人性关怀的景观作品,不妨多读读禅,或许会给我们一些启示。
禅宗是印传佛教中国化并融合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物,对中国哲学思想有着深远的影响,唐以来禅宗的盛行对美学思想有极大的影响,最终与儒、道一起构建华夏艺术框架的三大学术流派。
一、禅宗顿悟说与艺术创作意境美的关系
禅宗艺术本属洞察生命本性的艺术,它的是对事物本性的直觉察照,它抛弃了逻辑思维程序,重视个体的直接体验和内心的自我解脱。人性本净与善,只要透过人内心的感悟,便能顿悟成佛,进而升华达到一种自由的人生境界。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最高境界便是意境美,此意境是造园主所希望和向往的,寄托有情感、观念与哲理的理想境界。是造园主对人生、社会深刻的理解,要通过想象联想等创造性思维,与园林景象中的物态相结合所产生的感受;通过园林反映的情意使游览者产生一种触景生情、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尽管现代景观园林已突破古典园林艺术的常规模式,运用了新的设计理念和材料,可是在意境营造方面,现代景观园林设计依然要传承古典园林的设计,意境是园林的灵魂,有意境营造的园林才是有生命力的。
二、禅宗生态美学与园林设计自然观
“缘起论”是禅宗最基础的生态观,佛教中有“一切事物的变化,都有相对的互存关系”。 “缘起论”充分说明了人与世间万物有因果关系,人类破坏生态环境,会使生命完整体系解体,“缘起论”和现代生态学整体论都有这样的说法。一些学者倡导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景观理念,在禅宗思想中对自然的态度也给我们了启迪:
(一)要顺应自然。现在社会中出现很多城市美化运动,有一些设计忽视了环境,破坏了自然,在一些城市的水系治理中,把水系弯曲的部分驳岸钢筋水泥护衬做成笔直的驳岸,砍伐古树,拆除古建筑,这些都和禅宗思想中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的原则相悖,究其根源是人类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日益膨胀。景观设计师要欣赏大自然带给我们的美景,尊重需改造的场地原有生态环境,尽量保留大自然的生态要素,与原有自然元素建立和谐共存的关系。
(二)要欣赏自然。禅宗中有“郁郁黄花无非般若,清清翠竹皆是法身。”意思就是说大自然所带给我们的以一切都是佛性的体现,一草一木都不是无情无意的,其中蕴含着无穷的禅意。景观园林的设计师要尊重和理解自然,以自己独特又富有感情的设计理念去引导人们欣赏和感悟大自然所赋予我们的一切美好,要有一颗平常的、感恩的和知足的内心,让人人都懂得珍惜国家资源,关怀社会环境。设计师在规划和设计中要尽量使用本土的植物和材料,保留原场地的乡土植物,少用不适宜生存或是需要耗费很多人力物力才能存活的异地花草,也不要全部使用常绿植被,要让人们能够在生活中更亲切地感受花开花落和季节变换,还可以做一些雨水收集,多利用的自然元素做景观而少耗费人力资源造喷泉。让城市的人们更加贴近自然,珍惜资源感并且悟自然之美。
获得ASLA2010综合设计荣誉奖的成功案例―Nueva School,这个项目给我们阐述了,在一个小学校园中全盘融入雨水收集系统,创造出持久的价值。整个校园的景观被精心规划成了孩子们学习和游乐的空间。学生以一种独特的主人翁感来参与景观,设计中巧妙地纳入雨水收集系统,使之成寓教于乐的设施,是一个综合高效的景观绝佳范例。
(三)禅宗艺术与日本景观设计,用心去感悟是禅宗艺术的核心,大家都知道日本是个岛国,国土面积狭小,日本国人面对狭小的生存空间的一种低沉、纤弱的情绪便是其传统的审美意识,他们需要找到一种心理寄托,去突破理性规律深思万物和人生,继而产生对生命的关怀和生存的感悟。正是因为这些体验,禅宗艺术才能与日本传统文化有着更加默契几近完美的融合,日本人也因禅宗的思想在自己的家园中找到了自我价值表达的载体。一说日本园林,大家就会想到枯山水,是那般的高远澄明,让人心境平和。枯山水庭院就是禅宗艺术在日本设计中的典型案例,造园师一方面反映了日本人厌倦当时的萧条社会,希望创造一种全新的环境让自己抛弃杂念;另一方面,游览者看待造园主的枯山水园林就能感受到他们做设计时的内心世界,同时游览者也可根据自己的阅历在枯山水园林中感悟自己的人生。
禅宗也不完全是宗教,它是一种人生态度,是净化心灵的艺术,她是艺术中的哲学,品读禅意,感悟禅意,学会去运用禅的美学思想设计出令人心旷神怡、尊重大自然的景观园林,跳出“千城一面”的景观怪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