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 首页
  2. 规划设计
  3. 内容

浅析城市生态滨江路景观设计

 浅析城市生态滨江路景观设计

     摘要:滨江路景观是城市景观设计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于一个城市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质量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宜州市庆远镇文昌社区至江头社区滨江路景观绿化工程设计为例,论述如何对具有广西特色的道路滨水景观进行设计。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城市;滨水;景观设计。

  

  1现状评价及建设条件

  1.1区域概况

  本道路景观绿化工程是宜州市城区内,位于龙江南岸,基本与龙江平行的江岸。本次设计的范围起于龙江二桥止于龙江一桥,全长2797.453米,江滨绿化带最窄宽度约为35米,最大宽度约为65米。所在区域为宜州已建成区,沿线单位、民房众多。是宜州市主要经济、文化、居住的核心区域。

  1.2区域内道路现状及评价

  从宜州的实际出发,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以立体、生态、自然、群落的绿化模式为主体,突出“绿树成荫”、“果树上街”、“花开四季”、“绿中飘香”的亚热带特色;结合周边规划区域绿化景观特点,采用常绿树种,因地制宜、适地适树;根据本地区气候、土壤等环境条件,选择适应性强,抗污染、冠大荫浓、形态优美的树种,便于长期维护,利于保持较稳定地景观绿化效果。

  1.2.1环境景观工程的设计理念:“原色生活——人水相依,城林交融,蓝脉绿网”

  (1)景观主题

  绿化方案主题以“和谐”为设计的主轴。在和谐的氛围中,人们可以在这里游憩散步,清晨可以听到朗朗读书声,可以看到早起晨练的人们,形成一种和谐的生活氛围;其氛围是热闹的,人们在这里或乘坐游船,或垂钓,或欣赏表演,充分满足人们度假旅游的氛围需求。在全线长2797.453米的范围内依据现状地形设置5个景观段也是本次绿化景观设计的特点之一。从一桥起依次以“和谐”这一主题伸展出:关爱、生活、流动、循环、融入等五个景观段。每个段都各有特点,确主要映射出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2)景观结构

  本项目的景观结构可概括为:生态坡地、湿地景观区和广场休闲地,着重发展生态旅游;结合一些休闲绿地、花木观赏区和滨水休闲带,着重发展旅游,以及一些农业、科普旅游;形成依托龙江的城市楔形绿化带,发展旅游、丰富市民生活、提升地段价值。

  在景点设置上,通过植物造景的主要手段,运用园林中造园手法,结合“和谐”主题,为景点赋以名称,提升景点的意境与文化内涵,从而使“人”与“自然”交融,使不同位置不同形态不同大小的景点通过相同的意境统一起来。

  2设计目标

  2.1设计思想:

  从景观生态学的原理来看,滨江路是城市重要的廊道,沟通城市与自然生态环境的生物流、能量流、物流、信息流。在龙江二桥至龙江一桥路段景观设计中,以生态理论为指导,充分发挥植物的生态调节功能;适地适树,多用乡土树种、合理引种;乔、灌、草,点、线、面、高、中、低相结合的多样性、多层次设计;加大绿量,加强乔木对行人及非机动车道的遮荫作用,发挥道路的生态环境效益。

  2.2设计原则

  在龙江二桥至龙江一桥路段绿化种植设计从城市道路的功能及城市形象、城市生态效益,人的行为心理等角度综合考虑,确定以下设计原则。

  (1)完善道路的交通功能,保证安全,即道路的安全性和便利性。

  道路的绿化种植设计有助于完善道路交通功能,防止行人的任意横穿街道使行人的安全等得到更好的保证;并有利于提高道路通行能力,有效解决交通拥挤和车辆滞塞状况。因而,植物配置形式简洁,树形整齐,排列一致。在选择绿化树种时。中间分车绿带注意阻挡相向行驶车辆的眩光,在距相邻机动车道路面高度0.6m至1.5m之间的范围内,培植植物的树冠是常年枝叶茂密的灌木。适当配置一定比例的观花和观叶植物。

  (2)常绿配置注重生态化设计。

  为发挥城市道路最为生态廊道和城市风道的作用,按生态学原理进行绿化种植设计,选择以乡土树种为主的植物配置,创造一种相对稳定的生态环境设计方法。因而从地方性树种中选择适应道路环境条件、生长稳定、观赏价值高和环境效益好的植物种类。行道树选择深根性、分枝点高、冠大荫浓、生长健壮、适应城市道路环境条件,且落果对行人不会造成危害的树种;花冠木选择花繁叶茂、花期长、生长健壮和便于管理的树种;地被植物选择茎叶茂密、生长势强、病虫害少和易管理的木本或草本观叶、观花植物;其中草坪地被植物选择萌蘖力强、覆盖绿高、耐修建和绿色期长的种类。

  (3)突出地方特色,使景观具有可识别性。

  道路景观塑造从地方文化中提炼出易识别性元素,如从广西壮族民俗文化的图案中选择绿篱的设计形式,选择乡土树种作为主要的景观树种。

  (4)发挥城市道路景观效果,提高其观赏性。

  同一路段上的各类绿带,根据不同的景观功能在植物配置上应相互配合,协调空间层次、树形组合、色彩搭配和季相变化的关系并有统一的景观风格。

  3绿化设计分项

  3.1亲水性设计

  水对人们来说有心理上的天然吸引力,因此亲水性设计也是本项目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亲水性景观的设置主要有大面积的亲水驳岸,以及横跨于水面之上的木质栈道使在水边的功能节点,它可以容纳更多的活动人群,设计浅水区的滩涂(沙质、卵石质等)及硬化的进入水中的平台,从而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使人们可以进入水中活动。

  3.2铺装工程

  广场地面铺装材料为广场砖、天然青石板、毛面花岗岩、鹅卵石、木材等材料,采用淡雅、清爽的浅色系为主,园路铺装主要选用青石板、花岗岩碎拼、广场砖、鹅卵石等材料,采用淡雅、清爽的浅色系为主。

  3.3驳岸的处理方式

  驳岸的处理手法全部采用自然放坡式,既有山石堆叠、砂石接水的自然美、也有亲水平台、水边栈桥的亲近美,极大的丰富人对景观的参与和亲近。水边摇曳挺拔的热带棕榈、处处飘香的玉兰、婀娜多姿的柳树、具有地方特色的扁桃等果树以及水生、湿生的芦苇、香蒲、荷花、浮萍等体现出一幅郁郁葱葱、生机盎然自然景象;曲折的园路、起伏的地形、葱郁的树丛、碧绿的湖水如茵的草坡等无不给人以自然、亲近、朴实的景观感受。形成了生态复合型的河道景观生态系统,其具体处理手法是:

  (1)直壁式护岸

  营建大块山石,作为植物景观或建筑景观的背景。山石与植物搭配,形成质与形的对比,将自然的壮观与人工的机巧融为一体。

  直壁式护岸墙前种植一些枝繁叶茂,色彩优美的乔木将其遮挡起来,同时利用攀爬植物及垂挂植物柔化护壁墙面的立体效果。

  (2)缓坡式护岸

  利用水岸放坡入河道,在坡岸边缘种植挺水及水生植物,同时种植耐水及喜水的乔木和灌木以形成立体层次丰富的河岸绿化景观。这种形态的河岸,不仅有植物景观也吸引了水生鱼类等水生物的活动,更能形成生态复合型的河道景观生态系统。

  (3)复合型护岸

  人参与的河岸活动是市民亲水的情感需求,河岸的改造以人为本,将河岸的生态与人们的生活相协调,形成环境与人的对话。护岸的设计将缓坡式护岸与多级亲水平台结合,创造各种亲水的平台、台级和水上舞台。提供各式的水上、水岸活动的多层次空间。

  3.4公厕设置

  公厕的设置遵循简单实用的原则,充分考虑与周边景观的相融性。按照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设置,同时满足景区内游人的需要,公厕分布在人流较多且隐蔽处。

  3.5廊亭设施

  充分考虑景区内设施的人性化要求。由于景区边界线很长,在城市道路旁设休憩点,既能为景区内游人服务,亦能对外开放,面向街道行人,是广场与街道的连接点。同时也为公园内的游人提供一个遮风避雨、休憩闲坐的理想场所。另外考虑到与周边环境的协调,亭廊的材质有选用钢材、也有选用木质等天然材料。

  3.6园路布置

  区内的园路、栈道布局以整个区内的总体景观规划为基础,考虑沿园区内及水系边的漫步、休闲及观景的功能需求。力图为服务对象提供方便、安全、舒适和优美的景观环境。

  园路、栈道是由一处通到另一处的旅行通道,同时也是整个风景景观环境的不可分隔的组成部分,园路布置时充分利用地形地貌造景,利用自然植物群落与植被,营造生态绿廊的景观效果,园路回环萦纡,收放开合,藏露交替,做到艺术上的意境性与功能上的目的性有机结合,使游人步移景异、渐入佳境。

  园路及栈道根据地形,随着不同的景观主题,在材质、色彩及组拼形式上产生变化,与主题景观协调统一,成为联系各主题景观的纽带。体现出“因景设路,因路得景”的景观原则。

  4绿化植物规划

  植物绿化规划分为生态游憩生活区、休闲娱乐区。绿化密度和生态要求逐步由游憩生活区向休闲娱乐区递减,而观赏性逐步增强。总的原则是:适地性——植物配置讲求如何让自然得以表达,配置根据地形和功能灵活配置;延续性——植物设计概念充分体现了生态延续的规律,根据不同的土壤湿度,朝向和地形情况分出现状植物保护区、湿地植物群落、疏林草地等不同的植物类型区。生态性——富有层次的乔灌草等多层次绿化配置,同时结合考虑洪期排水需要,防洪线范围内只考虑种植少量乔木,而以水生植物、灌木、地被为主。

  生态保育区主要是在保持原有树木的基础上,再选择一些水土保持能力较强而又具一定观赏效果的树木作为水土涵养林,以保护水源地。其次是选择一些能生长出果实、花蜜如香樟等可以吸引昆虫鸟类的树木,以吸引更多的物种在此栖息。再有就是将局部滨水区域辟为湿地后,选择一些湿地植物。最后是结合相关的景点选择相关的植物。总之这个区域的植物配置是以生态养护为主要用途,然后才是兼顾景观效果。同时也作为与周边生活区的隔离和缓冲。

  游憩生活区的植物配置在延续生态保育的基础上,逐渐增加景观欣赏的因素,同时为人的活动营造如散步等休闲活动的空间。在游步道及休闲绿周围上配置高大的树形优美的乔木,为人们提供一些林下活动空间。结合景观田园、花木观赏的专题配置一些特色植物。在风格上则开始出现一些较人工化的造型方式如整形植物。

  休闲娱乐区的植物配置风格则无论是种类色彩、形态以及所产生的活动空间都以轻松、活泼,充满活力为主,利用棕榈科的植物来充分体现亚热带的风情。通过色彩香味等要素来营造充满情趣的小环境。部分驳岸处配置垂吊植物及挺水植物起软化硬质景观的作用。

  绿化分四块进行布置:广场、园路间绿地和江边绿景。广场以简洁为主,主景为构筑物间小绿地,上面设置假山以棕竹装饰。节假日可在出入口的阶梯附近,或者构筑物旁边摆设花卉,种植低矮花灌木;园路间绿地以驻足休息为主,园路两侧种植大部分为乔木,树下设坐凳;江边以广西特色的竹子为主,以垂柳作点缀。总的来说,绿化设计以护坡为重点,搭配高低‘色’、‘香’型各种层次的乔木花灌木,形成一个供游人休息、娱乐的景观带。

  4.1植物群落的配置原则

  在植物配置上,考虑到植物物种的多样性和因地制宜,尽量采用本地植物,因为它适应性强,成活率高。在植物搭配上满足生态要求,使物种之间能够相互补充,层次分明,高低错落,形态、叶色、花色等搭配协调,使植物种植取得优美的景观构图。根据景点设置的要求选择符合主题的植物。

  主要乔木有:高山榕、小叶榄仁、鸡蛋花、海南红豆、凤凰木、扁桃、盆架子、红千层、台湾相思、南洋杉、水杉、垂柳、黄槐等。

  主要花乔木有:小叶紫薇、肖黄栌、白玉兰、桂花等。

  主要灌木有:黄金榕、春毛鹃、红花继木、龙船花、软枝黄蝉、白蝴蝶、福建茶、红背桂、银边草等。

  主要地被植物有:满地黄金、马尼拉草等、沿阶草。

  结束语

  在满足道路的交通功能的基础上,使道路、驳岸、江水在景观设计中产生交集。这样对优化、改善宜州龙江周边绿化环境及市民生活,带动区域经济。创建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关文章

回到顶部
请复制以下网址分享
浅析城市生态滨江路景观设计
http://m.civilcn.com/yuanlin/yllw/ghsj/14922420902980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