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 首页
  2. 规划设计
  3. 内容

山地景区交通综合体规划设计策略

 摘    要:山地景区交通综合体不仅具有提升景区形象的功能,同时作为景区外来车流、人流的交通集散转换地,其交通容量首先应该满足旅游高峰期的客流量与车容量,并对换乘内部与外部空间的规模、功能作出合理的规划设置。文章针对典型的山地地形项目,通过深度分析,通过合理的功能布局、多动线设计等设计方法打造一个建筑的景观性景区交通综合体。 

  关键词:山地景区;交通综合体;功能布局;多动线;景观性 

  1  项目背景 

  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位于贵州省西北部、毕节市中部,被誉为“世界上最大的天然花园”,享有“地球彩带、世界花园”之美誉。百里杜鹃景区主要旅游季节在4-5月花季时期,据统计在景区花季时期,高峰期西出入口每天接纳20万人次,主要集中在上午2小时和下午2小时。 目前景区门口是台阶式的综合停车场,四周无商业配套,导致旅客进出入时停留时间非常短,景区大门后面50m处有少量初级商业和低端民宿,并不能满足游客吃、喝、玩、乐的需求,在此基础上当地政府提出建设景区交通综合体的要求。 

  2  优劣势分析 

  2.1  地形复杂 

  作为景区交通枢纽,用地宜平坦。原始场地高差较大沿繁花路南北高差接近30m,且中部为25m左右的低洼地带,地形较为复杂。 

  2.2  交通设施不完善 

  项目南北向为30m宽市政路,东西向为20m宽规划道路。目前景区交通仅依靠繁花路,交通拥堵现象严重。即使后期规划道路实施,场地的完整性又无法保证,交通矛盾尤为突出。 

  2.3  合理的管理措施 

  由于场地限制因素较多,考虑到项目的特殊性,景区管委会采取特殊交通管制方式,即高峰时期此区域仅为车行。在未进入核心景区前,人只能在建筑内部活动,此路段只为车行服务。高峰期车辆从繁花路进去南侧地块落客,然后通过规划路返回城市,整个行进路径形成单向循环极大缓解交通压力。 

  3  设计策略 

  3.1  “快进慢出”目标下的功能分区 

  用地呈山地地貌,地形起伏多变。西南侧为进入景区的主要交通干道(花繁路),东西向规划支路将用地拆分为南北两块(如图 1所示)。本项目的核心诉求是满足百里杜鹃景区花期旺季的游客集散功能,实现面对恶劣天气、自然灾害等情况下的游客安置、疏导功能;完善百里杜鹃景区游客交通模式,实现进、出等多动线,多次分流。南区设置交通枢纽,通过繁花路径直安全且完整的连接入口,不同交通之间的干扰小,降低安全隐患。进景区前在该区域落客,人流车流快速转换,实现“零换乘”。人流通过在该区域换乘电瓶接驳车,实现快速进入的目的。北区设置返程等候区,景区集闭园时间集中,大量人流在此聚集商业潜在价值大,通过电瓶车接驳到南部地块,在此换乘回到城市。 

  3.2  入园多动线设计 

  为实现不同交通方式之间的匹配性,巧妙利用繁花路高差(道路坡度8%)(如图 2所示),实现社会车辆、旅游大巴、网约车的分流。不同类型车辆分层停车落客,车流不交叉保证换乘过程的連续、顺畅性。通过垂直交通将客流提升到二层售票大厅,实现快速换乘。 

  3.3  建筑的景观性 

  麦克·哈格提出设计要结合自然,因此任何一个建筑都不可能脱离开它所处的环境孤立存在,必须与环境之间保持一种良好的契合关系。本项目的设计尊重原始地形地貌,因项目现场高差较大,除必要的广场空间及建筑外,其余位置对原始地形做优化处理,形成入园前的景观,提供休憩游玩的小环境(如图 3所示)。 将景观性纳入交通空间设计范围, 发挥边缘效应以带动周边的环境活力。 

  3.3.1  竖向设计 

  南北地块形成大台地关系高差5m,采用错层连接的方式使接驳电瓶车路径形成通路,东西向规划道路原始地形较低是南北向两座山体会水面(如图 4所示)。对地形进行整理,规划道路采用架桥的方式处理,洼地做景观处理,将周围壮丽的自然山体景观引入外部人行交通空间的视线环境中,将周围自然山体景观、人文景观引入外部人行交通空间的视线环境中,增加交通空间的视觉体验,展示景区优美的自然环境(如图 5所示)。 

  3.3.2  商业落位 

  本项目次要诉求是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改善现有旅游商业及旅游服务内容,充分利用游客等候及停留的时间,增加休闲、购物等选择;提升游客在进入景区前的旅游体验,增加休闲商业、文创零售、餐饮服务等。并通过商业区域建设,在百里杜鹃花城与百里杜鹃景区之间构建 一条休闲缓冲带,承接部分城市休闲需求。 

  项目商业业态考虑到北区,集中时间段“爆发式”返回游客的停留带来潜在商业价值,电瓶接驳车停靠点设置在负一层,上盖3层退台式商业。同时为契合原始地形商业采用多入口、多首层的设计模式,提高商业价值,便于运营招商。保留沿繁花路一侧较大的自然山体,使商业“盒子”被景观环绕。各层商业屋均做景观处理,每层之间通过内部交通空间及外部坡道连接,可达性、开放性、趣味性都大大增强(如图 6所示)。 

  参考文献: 

  [1] 沈华晨.旅游区游客中心规划设计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8):95. 

  [2] 杨旸,风景区游客服务中心换乘空间设计研究[D].湖南大学,2009. 

  [3] 赵晓芳,王湘.图说交通建筑设计[M].同济大学出版社,2014. 

  [4] 诺伯格·舒尔茨著.施植明译.场所精神[M].台北:尚林出版社,1985. 

  [5] 扬·盖尔,交往与空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6] 肯尼斯·W·格里芬.交通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相关文章

回到顶部
请复制以下网址分享
山地景区交通综合体规划设计策略
http://m.civilcn.com/yuanlin/yllw/ghsj/16058590563960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