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与城市道路的性质、功能相适应
城市从形成之日起就和交通联系在一起,交通的发展与城市的发展是紧密相连的。现代化的城市道路交通已成为一个多层次、复杂的系统。由于城市的布局、地形、气候、地质、水文及交通方式等因素的影响,会产生不同的路网,这些路网由不同性质与功能的道路所组成。
道旁建筑、绿地、小品以及道路自身设计都必须符合不同道路的特点。交通干道、快速路的景观构成,汽车速度是重要因素,道路绿地的尺度、方式都必须考虑速度因素。商业街、步行街的绿化,假如树木过于高大,种植过密就不能反映商业街繁华的特点。又如居住区级道路,与交通干道相比,由于功能不同,道路尺度也不同,因此其绿地树种在高度、树形、种植方式上也应有不同的考虑。
二、起到应有的生态功能
三、设计符合用路者的行为规律与视觉特性
道路空间是供人们生活、工作、休息、相互往来与货物流通的通道。为了研究道路空间的视觉环境,需要对道路交通空间活动人群根据其不同的出行目的与乘坐(驾驶、骑坐)不同交通工具所产生的行为特性与视觉特性加以研究,并从中找出规律,作为道路景观与环境设计的一种依据。
1、符合规律
出行方式有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如公交车、电车、地铁等,有乘坐私人机动交通工具如小汽车、摩托车等,还有骑自行车的人和步行者。人们的出行方式还因不同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而不同,这也是考虑道路视觉环境设计时应注意的因素。
街道上出行居民中步行者有过路者、购物者、散步休闲与游览观光者。上班、上学、办事的过境人员行程往往受时间限制,较少有时间在道路上停留,争取尽快到达目的地。他们注意的是道路的拥挤情况、步道的平整、街道的整洁、过街的安全等,除此之外,往往只有一些意外变化或吸引人的东西,才能引起他们的关注。购物者多数是步行,一般带有较明确的目的性,他们注意商店的橱窗和招牌,有时为购买商品在街道两边来回穿越(过街)。而游览观光者,他们游街、逛景、观看熙熙攘攘的人群,注意其他行人的衣着、店面橱窗、街头小品、漂亮的建筑等。散步休闲的人多带有悠闲的锻炼性质,他们更希望有一个有益于身心健康、整洁优雅的街道环境。
骑车者每次出行均带有一定的目的性,或赶路或购物或娱乐。平均车速每小时10—19 km。上下班骑车者处于如水车流之中,一般目光注意道路前方20~40 m远的地方,思想上关心着骑车的安全,偶尔看看两侧景物,并注意自己的目的地,因此很难注意到周围景观的细节,更不会左顾右盼。而悠闲自得的骑车者多看路边8m远的地方。由于行进速度的差别,骑车者与步行者对于街景细部的观察上有一定区别,且骑车者因受到自行车行驶位置的限制,对道路及视觉环境的印象具有明确的方向性,这也导致了骑车者与步行者脑中的视觉环境印象亦有所不同。
对于乘公交车或旅游客车等的乘客来讲,在车辆运行过程中,正好可以透过宽敞明亮的车窗,浏览沿街景色,欣赏城市风光。尤其对外地乘客或观光者,更应注意满足他们在这方面的视觉与心理要求。
综上可知,道路上的人流、车流等,都是在动态过程中观赏街景的。而且由于各自的交通目的和交通手段的不同,产生了不同的行为规律和视觉特性,设计应以人为本,这些因素都是我们在进行道路景观规划设计时所必须考虑的。
2、视觉特性
不同用路者的视觉特性也是进行道路景观设计时的重要依据。在街道上行走或车辆低速行驶时,最强视力看到物体细节的视场角为30,如集中精力观察某物体时人眼的舒适角度大约为180,有些情况下我们观察物体时头部不动而需转动眼球,一般眼睛容易转动的角度为300.其最大界限为60°。如果看不清,在身体不动情况下转动头部,视场角范围可扩大40°~120°,在街上行走或乘车者有时为了扩大观察范围,还可以转动身体以扩大视场范围。
用路者在道路上活动时,俯视要比仰视来得自然而容易,站立者的视线偏角约为10°,端坐俯角为15°,如在高层上对道路眺望,8°~10°则是最舒服的俯视角度。在速度较低的情况下,速度对视场角没有明显的影响,因此对路面以上一定高度内的景物,用路者印象较清晰,而对上部则印象较为淡薄。
道路上的用路者是进行有方向性的活动,特别是车辆驾驶者,在速度逐渐增高的情况下,头部转动的可能性也渐渐变小,注意力被吸引在车道上,视线集中在较小的范围以内,注视点也逐渐固定起来,此时视野很窄而形成所谓的隧道视。且车速越大,驾驶员对前面不容易注意到的范围越大。驾驶员只有在行车不紧张的情况下,才可能观察与道路交通无关的事物或注意两旁的景物。行车过程中两侧景物在中等车速情况下,驾驶员或乘客需有1/16 s的时间,才能注视看清目标,视点从一点跳到另一点时中间过程是模糊的,如要看清则需相对固定,当两侧景物向后移动得很快时,一旦辨认不清,就失去了再次辨认的机会。同时外界景物在视网膜上移动过快时,则视网膜分辨不清,景物就会模糊。可见,运动过程中视野的大小随车速在变化,而视野中画面也随着道路周围环境而变化。路面在驾驶员的视野中的比例也因车速增加而变大。
据资料表明:汽车行驶时车速提高,视野变小,注意力集中点距离变大,司机清楚辨认前方距离缩小,而两侧距离加大。车速为95 km/h时注意力集中点约在540 m处,司机清楚辨认前方距离缩小;汽车以60 km/h行驶时可看清前方240 m处标志;汽车以80 km/h行驶时可看清前方160 m处标志(在有负荷的情况下,根据中科院心理研究所测定)。司机清楚辨认两侧距离加大,汽车以64 km/h速度行驶,司机能看清车厢24 m以外物体;汽车以90 km/h速度行驶,司机能看清车厢33 m以外物体。
在各种不同性质的道路上,要选择一种主要用路者的视觉特性为依据。如步行街、商业街行人多,应以步行者视觉要求为主。有大量自行车交通的路段,环境设计要注意骑车者的视觉特点。交通干道、快速路主要通行机动交通,路线要作为视觉线形设计对象,它的环境设计也要充分考虑到行车速度的影响。设计人员要考虑到我国城市交通的构成情况和未来发展前景,并根据不同的道路性质、各种用路者的比例,做出符合现代交通条件下视觉特性与规律的设计,以提高视觉质量,设计规划出具有时代气息的道路景观。
四、与多种元素协调
街景由多种景观元素构成,各种景观元素的作用、地位都应恰如其分。一般情况下绿地应与道路环境中的其他景观元素协调,单纯地作为行道树而栽植的树木往往收不到好的效果。道路绿地的设计应符合美学的要求。通常道路两侧的栽植应看成是建筑物前的种植,应该让用路者从各方面来看都有良好的效果。有些街道树木遮蔽了一切,绿化成了视线的障碍,用路者看不清街道面貌,从街道景观元素协调看就不适宜。道路绿地除具有特殊的功能方面的要求以外,应根据道路性质、街道建筑、气候及地方特点要求等作为道路环境整体的一部分来考虑,这样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某些学者提出构成人们对城市印象的心理因素有5个方面:路(Path)、边界(Edge)、区域( District)、节点(Node)、标志(Landmark)。这5个因素构成城市特性,是分析城市的尺度,而给人第一印象的是路,因此可以说对于一个城市环境绿化的第一印象就是道路绿地。现代的道路环境往往容易雷同,采用不同的绿地方式将有助于加强道路特征,区分不同的道路,一些道路也往往以其绿地而闻名于世。在现代交通条件下,要求道路具有连续性,而绿地则有助于加强这种连续性,同时绿地也有助于加强道路的方向性,并以纵向分割使行进者产生距离感。
街道绿地的布局、配置、节奏以及色彩的变化都应与街道的空间尺度相协调。切忌过分追求技巧、趣味而纠缠于细节,使街道两侧失去合理的空间秩序。高大的栽植对道路空间有分隔作用,在较宽的道路中间分隔带上种植乔木,往往可以将空间分隔开。如西安的长安路中间原载有毛白杨,现已砍伐,用路者对砍伐前后的道路空间就有不同的感受。这种高大栽植可将一元化的空间变为二元化。若道路边界视线涣散,也可用种植使用路者视线集中。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道路与建筑连接处可用绿化作为缓冲带(过渡带)使之有机地连接,如在人行道与建筑之间的绿地中铺装草皮、种植鲜花。从街道美学的观点看,这就是所谓的外部秩序与内部秩序的过渡带,这种绿地既是街道绿地又是住宅或其他公共建筑前的绿地,这样处理的空间是富有魅力的。公共建筑前的绿地要与其协调,或者利用反差来突出其特征。
城市地形的特征会给城市景观带来个性,而道路作为一个城市的骨架,须与地形尽量融合,以形成道路与地形特点相适应的视觉特征。道路绿地则应与周围的地形协调,对靠近山地、河流、丘陵的绿地应有不同的处理。道路绿地在配合道路交通功能的前提下,还需与城市自然景色(地形、山峰、湖泊、绿地等)、历史文物(古建筑、古桥梁、塔、传统街巷等)以及标志性建筑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把道路与环境作为一个景观整体加以考虑进行一体化的设计,从而兼顾使用功能与城市特色。
五、选择适宜的园林植物,形成稳定的景观
道路绿地直接关系着街景的四季变化,要使春、夏、秋、冬均有相宜的景色,应根据道路景观及功能要求考虑不同用路者的视觉特性及观赏需求,需要多品种配合与多种栽植方式的协调,处理好绿化的间距、树木的品种、树冠的形状以及树木成年后的高度及修剪等问题。
一些城市的市花、市树均可作为当地景观的象征,如南京的雪松、南方的棕榈树都使绿地富于浓郁的地方特色。这种特色使本地人感到亲切,外地人也特别喜欢。但是在选择一个城市的绿化树种时也应避免单一化,不要搞成“悬铃木城”“雪松城”“银桦城”,等等,这不但在养护管理上造成困难,还会使人感到单调。一个城市中应结合不同的立地条件以某几个树种为主,分别布置在几条城市干道上,同时也要有一些次要的品种。例如,北京市城区主要城市干道的行道树以毛白杨、槐树为主,次要品种还有油松、元宝枫、银杏、合欢等。
城市道路的级别不同,绿地也应有所区别。主要干道的绿地标准应较高,在形式上也应较丰富。如北京的东直路、长安街、三里河路均为城市主要干道,也是首都机场通向国宾馆的大道,即采用了较高的标准。在次要干道上的绿化带相应可以少一些,有时只种两排行道树。
六、与地面上交通、建筑、附属设施、管理设施和地下管线、沟、道等配合
为了交通安全,道路绿地中的植物不应遮挡汽车司机在一定距离内的视线,不应遮蔽交通管理标志,要留出公共站台的必要范围以及保证乔木有适当高的分枝点,不致刮碰到大轿车的车顶。在可能的情况下利用绿箐或灌木遮挡汽车灯的眩光。
要对沿街各种建筑对绿地的个别要求和全街的统一要求进行协调。其中对重要公共建筑的美化和对居住建筑的防护尤为重要。
道路附属设施是道路系统的组成部分,如停车场、加油站等,是根据道路网布置并依照需求服务于一定范围;而道路照明则按路线、交通枢纽布置。它们对提高道路系统服务水平的作用是显着的,同时也是道路景观的组成部分。
七、考虑城市土壤条件、养护管理水平等因素
历史悠久的城市内土壤成分比较复杂,一般不利于植物生长,而客土、施肥的量会受到限制,其他方面如浇水、除虫、修剪也会受到管理手段、管理水平和能力的限制,这些因素在设计上也应兼顾。总之,道路绿地的规划设计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制约,只有处理好这些问题,才能保持道路景观的长期优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