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城市景观环境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与城市建设的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以园林绿化种植为主体的园林工程建设地位也逐步得到提高。笔者以自己的实践,归纳了部分园林绿化种植工程的特点,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 绿化种植工程;植物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与城市建设的发展,城市的景观环境越来越受到重视,以园林绿化种植为主体的园林工程建设地位也逐步得到提高,这对园林绿化种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笔者在较长的工程实践中,发现很多施工单位或队伍不了解园林绿化种植工程特点,认为其不过是种种树、栽栽花、铺铺草而已,不能化“施工蓝图为现实”,影响了整个园林工程的质量,降低了城市的景观效果。因此,弄清园林绿化种植工程的特点,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对于做好园林工程建设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园林绿化种植工程独有的特点
园林绿化种植工程不同于其它硬质景观工程,其种植的园林植物是有生命的,种植后有一个成活、生长、成形的过程,需通过长期的养护才能达到最佳的景观效果。
1.满足植物生态习性下的艺术追求,有一个再创造的过程
园林绿化植物都是有生命的活体,有一个从设计、施工、养护到成形阶段的过程,最终需达到“虽由人作、宛如天开”的艺术效果。这就要求植物的配置不仅要满足其生长的生态习性要求,还应讲究艺术性,但这种“艺术性”受植物种类、个体姿态、大小、朝向等的影响,在施工图纸上难以表现。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临时变更树种或改变原设计方案的现象都相当普遍。“艺术性”在图纸上难以表现,还经常“变来变去”,这就需要施工人员的现场再创造,去实现设计的最佳理念与效果。
2. 生长环境要求高,外部不利因素多
园林绿化种植工程的技术关键是要确保植物的成活,使种植的植物及时融入到新的环境中去,甚至突现出新的特色。植物的生长除需满足土壤、阳光、水分、温度、湿度等生长环境要求外,往往还受到很多的外部不利因素的影响:种植场地内与其它项目的交叉施工,及建筑垃圾、污物污水的无序排放等;天气、季节的影响如干旱、暴雨、冻害及反季节种植等。在种植时应尽量避免不利因素的干扰,满足其生长环境,保证适时、适季地种植,才能提高植物的成活率,保证植物的景观效果。
3.种植与养护的结合,是植物生命的延续
园林绿化植物作为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别于其它硬质景观,植物具有非常强的可塑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及其生命的延续,其景观效果才会日益显现,这决定了园林植物的养护管理非常重要。植物种植是短暂的,养护管理是长期的,“三分种植、七分养护”也包含了其中的道理。只有将两者进行有机的结合,并加强精心养护管理,才能确保各种植物的成活率和良好长势,否则,就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园林绿化种植工程针对性的措施
园林绿化植物种植的特点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渗透与影响的,只有深入了解了植物种植的特点,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才能很好地提高园林工程的质量。笔者通过对实践的不断探索和总结,提炼出以下几点措施,以此抛砖引玉并求教于同仁。
1.施工前期:积极沟通,从源头上避免不合理的种植设计发生
由于甲方、设计或施工场地等原因,种植施工图往往存在或多或少的缺陷,造成植物不能种植或种植后极难成活。在施工前或施工过程中,熟悉场地环境,积极与甲方、设计方等的沟通是园林绿化种植工程必不可少的工作。有时,设计师片面追求景观的形式美而忽略了植物本身的植物的生长速度,造成一二年后,外侧的植物掩盖住靠内面的,当初层次感的设计立意不能实现,或者最初种植时密度太大时确能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几年之后,植物由于缺乏生长空间而不能突现其个体美或群植效果。还有,由于设计师缺乏对现场的深入调查研究,导致植物配置不合理,如将喜光植物种植在建筑的北侧或桥下:徐东高架桥下与武展中心雪松底下的火棘、野芷湖大桥下的桂花;将耐荫植物种植在强阳光下:武咸公路部分花坛内的八角金盘、桃叶珊瑚等,这些,都会加大后期的养护成本或导致植物直接死亡。设计还要考虑其它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干扰,如在动物园内需放养大量动物的场地上只能种植乔木与大灌木,水面养殖大量鸭子等水鸟时则只能少量种植水生植物如荷花、睡莲等,否则,植物的嫩枝嫩芽很容易被啃食殆尽。所有这些缺陷在施工前就应积极沟通协调好,避免出现不必要的浪费或返工,影响景观质量的尽早成形。
2.施工中期:“三分设计、七分施工”,艺术地再现设计意图
一个成功的园林工程作品的诞生,除了合理的设计外,施工人员的作用也不容忽视。施工人员可凭借专业知识与实践经验,通过艺术的手法,将图纸上难以描述的多维空间通过其精心的调整,来再创造出最佳的种植效果。这一“再创造”的过程,在水边、假山上、风景区等需要自然式种植的地方,表现的尤为突出。如在水边、假山等场地上种植树形奇特的植物时,施工人员不能机械的照搬图纸(图纸上往往也没有),还需充分利用专业知识、结合现场条件,仔细考虑植物倾斜的角度、朝向及其相互之间的搭配、呼应等问题,才能使其配置合理又顾盼生辉、妙趣横生,营造出富有特色的园林植物作品。再者,在风景区群植具有相同胸径、冠幅而姿态、高度微有差别的植物时,施工人员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因地制宜地配置植物,把握前低后高的原则,将姿态丰满的植物作为主景,其余的在组合位置上进行弥补,以达到层次分明、疏密有致的植物景观效果。只有掌握好施工中的再创造,做到“三分设计、七分施工”,才能营造出好的植物景观。
3.施工技术:尊重科学、执行规范,确保成活与生长
园林绿化种植工程应尊重科学,重视土壤质量,在植物的选择、起挖、土球包扎、运输、修剪、放线种植、养护等各个环节上,都严格按照绿化施工的程序与规范执行,并合理、有效地利用新技术、新工艺与新材料,积极克服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提升园林绿化种植工程的品质。
土壤是植物种植的基础,要对其进行分析、测试,必要时采取深翻、清渣、客土改良、消毒、掺沙、施肥等相应的措施来对土壤进行改良,使其适合植物的生长。植物的选择应符合或高于设计的要求(需修剪),选择形态好、生长健壮、根系发育良好、无机械损伤、无病虫害的优良苗木。在起苗、包装、运输、下苗过程中,严把质量关,避免机械损伤,确保外观优美。种植穴、槽的开挖要规范,大小要合适,种植底部要踏平,裸根植物的种植穴底部要将细土填成锥形,还应避免植物根系与肥料直接接触。植物种植前应对其根系、树冠(内堂枝、病枯枝及过多的枝叶、嫩梢等)进行修剪,拆除带土球植物根部的不易腐烂的包装物。种植过程中,可施用保湿剂、生根剂、抗蒸腾剂等,填土时要分层压实,最好用锄把捣实,不留空隙。种植后24小时内必须浇足定根水,胸径5厘米以上的乔木应设支柱固定。反季节种植或全规格大树移植时,应提前断根而后移栽。
4.施工配套措施:细节处理,提升品质
细节决定成败,优秀的作品细节之处尤显真功。如行道树施工中,应把树干弯曲一侧应与树木的排列走相统一,按树干分叉点由高到低或由低到高排列,使得行道树不规则的个性特点在规则布局上得到统一,也从细节上弥补了树木个性特点的差异。大树抬高种植时树穴周边会黄土裸露,可覆盖树皮、陶粒或种植麦冬、常春藤等地被,既防尘又美观。还有最简单的辅助工作如支撑选料应统一,毛竹或木棍粗细均匀,长度一致,有条件还可以将支撑物抛光上漆;绑扎时做到支撑物横平竖直、方向与高度一致,斜置杆与地面角度相同,在树干处加上垫层来保护树皮免受损伤;绕杆从树干土表处开始至第一或二分叉点,草绳或麻布在整个树身上没有断开或重叠处,连接处衔接自然。简单精致的细节让人耳目一新,会提升整个工程的品质。
5.施工后期:养护管理到位,保持优美
“三分种植、七分养护”,要使树木生长茂盛,保持园林景观环境优美,亦步亦趋的绿化养护管理工作在施工过程中极为重要。既要做好日常养护工作:给排水、施肥、病虫害防治、修剪、中耕除草、预防风害冻害等园艺技术措施,又要加强巡查、维护、保洁、信息化等常态工作,如树木动摇或倾斜时,随时扶正踏实,重新固定支柱,捆扎用麻绳松脱时应随时重新捆紧,腐烂部分则应更新。浇足定根水后的浇水次数视树种及天气而定,一般应在种植后一星期内每天浇水一次,第二星期约二天一次,第三星期约每星期一至二次,此后视成活情况与土壤湿度而定。追肥应在植物成活60天后方可实施,化学肥料则应在成活90天后方施用。其余如病虫害防治、修剪、中耕除草、预防风害冻害等应随时跟进,及时地采取相应的措施。
三、结束语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应当多看、多想、多学习与总结,熟练地掌握园林绿化种植工程的特点,并在施工前期、中期和后期都采取相应的措施,才能保证、提高园林绿化种植工程的品质,提升城市景观的形象和品位。
[关键词] 绿化种植工程;植物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与城市建设的发展,城市的景观环境越来越受到重视,以园林绿化种植为主体的园林工程建设地位也逐步得到提高,这对园林绿化种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笔者在较长的工程实践中,发现很多施工单位或队伍不了解园林绿化种植工程特点,认为其不过是种种树、栽栽花、铺铺草而已,不能化“施工蓝图为现实”,影响了整个园林工程的质量,降低了城市的景观效果。因此,弄清园林绿化种植工程的特点,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对于做好园林工程建设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园林绿化种植工程独有的特点
园林绿化种植工程不同于其它硬质景观工程,其种植的园林植物是有生命的,种植后有一个成活、生长、成形的过程,需通过长期的养护才能达到最佳的景观效果。
1.满足植物生态习性下的艺术追求,有一个再创造的过程
园林绿化植物都是有生命的活体,有一个从设计、施工、养护到成形阶段的过程,最终需达到“虽由人作、宛如天开”的艺术效果。这就要求植物的配置不仅要满足其生长的生态习性要求,还应讲究艺术性,但这种“艺术性”受植物种类、个体姿态、大小、朝向等的影响,在施工图纸上难以表现。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临时变更树种或改变原设计方案的现象都相当普遍。“艺术性”在图纸上难以表现,还经常“变来变去”,这就需要施工人员的现场再创造,去实现设计的最佳理念与效果。
2. 生长环境要求高,外部不利因素多
园林绿化种植工程的技术关键是要确保植物的成活,使种植的植物及时融入到新的环境中去,甚至突现出新的特色。植物的生长除需满足土壤、阳光、水分、温度、湿度等生长环境要求外,往往还受到很多的外部不利因素的影响:种植场地内与其它项目的交叉施工,及建筑垃圾、污物污水的无序排放等;天气、季节的影响如干旱、暴雨、冻害及反季节种植等。在种植时应尽量避免不利因素的干扰,满足其生长环境,保证适时、适季地种植,才能提高植物的成活率,保证植物的景观效果。
3.种植与养护的结合,是植物生命的延续
园林绿化植物作为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别于其它硬质景观,植物具有非常强的可塑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及其生命的延续,其景观效果才会日益显现,这决定了园林植物的养护管理非常重要。植物种植是短暂的,养护管理是长期的,“三分种植、七分养护”也包含了其中的道理。只有将两者进行有机的结合,并加强精心养护管理,才能确保各种植物的成活率和良好长势,否则,就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园林绿化种植工程针对性的措施
园林绿化植物种植的特点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渗透与影响的,只有深入了解了植物种植的特点,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才能很好地提高园林工程的质量。笔者通过对实践的不断探索和总结,提炼出以下几点措施,以此抛砖引玉并求教于同仁。
1.施工前期:积极沟通,从源头上避免不合理的种植设计发生
由于甲方、设计或施工场地等原因,种植施工图往往存在或多或少的缺陷,造成植物不能种植或种植后极难成活。在施工前或施工过程中,熟悉场地环境,积极与甲方、设计方等的沟通是园林绿化种植工程必不可少的工作。有时,设计师片面追求景观的形式美而忽略了植物本身的植物的生长速度,造成一二年后,外侧的植物掩盖住靠内面的,当初层次感的设计立意不能实现,或者最初种植时密度太大时确能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几年之后,植物由于缺乏生长空间而不能突现其个体美或群植效果。还有,由于设计师缺乏对现场的深入调查研究,导致植物配置不合理,如将喜光植物种植在建筑的北侧或桥下:徐东高架桥下与武展中心雪松底下的火棘、野芷湖大桥下的桂花;将耐荫植物种植在强阳光下:武咸公路部分花坛内的八角金盘、桃叶珊瑚等,这些,都会加大后期的养护成本或导致植物直接死亡。设计还要考虑其它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干扰,如在动物园内需放养大量动物的场地上只能种植乔木与大灌木,水面养殖大量鸭子等水鸟时则只能少量种植水生植物如荷花、睡莲等,否则,植物的嫩枝嫩芽很容易被啃食殆尽。所有这些缺陷在施工前就应积极沟通协调好,避免出现不必要的浪费或返工,影响景观质量的尽早成形。
2.施工中期:“三分设计、七分施工”,艺术地再现设计意图
一个成功的园林工程作品的诞生,除了合理的设计外,施工人员的作用也不容忽视。施工人员可凭借专业知识与实践经验,通过艺术的手法,将图纸上难以描述的多维空间通过其精心的调整,来再创造出最佳的种植效果。这一“再创造”的过程,在水边、假山上、风景区等需要自然式种植的地方,表现的尤为突出。如在水边、假山等场地上种植树形奇特的植物时,施工人员不能机械的照搬图纸(图纸上往往也没有),还需充分利用专业知识、结合现场条件,仔细考虑植物倾斜的角度、朝向及其相互之间的搭配、呼应等问题,才能使其配置合理又顾盼生辉、妙趣横生,营造出富有特色的园林植物作品。再者,在风景区群植具有相同胸径、冠幅而姿态、高度微有差别的植物时,施工人员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因地制宜地配置植物,把握前低后高的原则,将姿态丰满的植物作为主景,其余的在组合位置上进行弥补,以达到层次分明、疏密有致的植物景观效果。只有掌握好施工中的再创造,做到“三分设计、七分施工”,才能营造出好的植物景观。
3.施工技术:尊重科学、执行规范,确保成活与生长
园林绿化种植工程应尊重科学,重视土壤质量,在植物的选择、起挖、土球包扎、运输、修剪、放线种植、养护等各个环节上,都严格按照绿化施工的程序与规范执行,并合理、有效地利用新技术、新工艺与新材料,积极克服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提升园林绿化种植工程的品质。
土壤是植物种植的基础,要对其进行分析、测试,必要时采取深翻、清渣、客土改良、消毒、掺沙、施肥等相应的措施来对土壤进行改良,使其适合植物的生长。植物的选择应符合或高于设计的要求(需修剪),选择形态好、生长健壮、根系发育良好、无机械损伤、无病虫害的优良苗木。在起苗、包装、运输、下苗过程中,严把质量关,避免机械损伤,确保外观优美。种植穴、槽的开挖要规范,大小要合适,种植底部要踏平,裸根植物的种植穴底部要将细土填成锥形,还应避免植物根系与肥料直接接触。植物种植前应对其根系、树冠(内堂枝、病枯枝及过多的枝叶、嫩梢等)进行修剪,拆除带土球植物根部的不易腐烂的包装物。种植过程中,可施用保湿剂、生根剂、抗蒸腾剂等,填土时要分层压实,最好用锄把捣实,不留空隙。种植后24小时内必须浇足定根水,胸径5厘米以上的乔木应设支柱固定。反季节种植或全规格大树移植时,应提前断根而后移栽。
4.施工配套措施:细节处理,提升品质
细节决定成败,优秀的作品细节之处尤显真功。如行道树施工中,应把树干弯曲一侧应与树木的排列走相统一,按树干分叉点由高到低或由低到高排列,使得行道树不规则的个性特点在规则布局上得到统一,也从细节上弥补了树木个性特点的差异。大树抬高种植时树穴周边会黄土裸露,可覆盖树皮、陶粒或种植麦冬、常春藤等地被,既防尘又美观。还有最简单的辅助工作如支撑选料应统一,毛竹或木棍粗细均匀,长度一致,有条件还可以将支撑物抛光上漆;绑扎时做到支撑物横平竖直、方向与高度一致,斜置杆与地面角度相同,在树干处加上垫层来保护树皮免受损伤;绕杆从树干土表处开始至第一或二分叉点,草绳或麻布在整个树身上没有断开或重叠处,连接处衔接自然。简单精致的细节让人耳目一新,会提升整个工程的品质。
5.施工后期:养护管理到位,保持优美
“三分种植、七分养护”,要使树木生长茂盛,保持园林景观环境优美,亦步亦趋的绿化养护管理工作在施工过程中极为重要。既要做好日常养护工作:给排水、施肥、病虫害防治、修剪、中耕除草、预防风害冻害等园艺技术措施,又要加强巡查、维护、保洁、信息化等常态工作,如树木动摇或倾斜时,随时扶正踏实,重新固定支柱,捆扎用麻绳松脱时应随时重新捆紧,腐烂部分则应更新。浇足定根水后的浇水次数视树种及天气而定,一般应在种植后一星期内每天浇水一次,第二星期约二天一次,第三星期约每星期一至二次,此后视成活情况与土壤湿度而定。追肥应在植物成活60天后方可实施,化学肥料则应在成活90天后方施用。其余如病虫害防治、修剪、中耕除草、预防风害冻害等应随时跟进,及时地采取相应的措施。
三、结束语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应当多看、多想、多学习与总结,熟练地掌握园林绿化种植工程的特点,并在施工前期、中期和后期都采取相应的措施,才能保证、提高园林绿化种植工程的品质,提升城市景观的形象和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