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以当前城市园林植物配置现状为基本点,对植物配置方法进行系统的分析,并阐明了园林植物配置的生态方法。
【关键词】城市园林;植物;配置方法;生态环境
前 言
城市园林景观为人们提供了休息和娱乐的场所,不仅帮助广大群众舒展身心缓解压力,同时对美化环境有重要的作用。园林植物本身的线条、纹理、色彩等配置成一副完美的植物景观达到科学和艺术的统一性,整体艺术沟通简单文雅,为城市增添了一抹绿色。而面对生态安全的压力,政府部门已经引起高度重视,并通过不断加强城市绿化建设来改善生态环境对于广大园林工作者来说,在城市绿化建设中应有强烈的生态意识,应该充分的利用植物生态学原理指导园林植物的配置,让其发挥出最大的生态效益。
一、园林植物的概念、作用和生态学原理
一切适用于园林绿化的植物材料,统称为园林植物,包括草本的观花、观叶、观果和观干,以及适用于园林绿地和风景名胜区的防护植物和经济植物。园林植物是园林工程建设最重要的材料,除了具有美化、香化城市等作用之外,还担负着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功能,如维持城市碳氧平衡、降温增湿、净化空气(如吸收有毒有害气体、杀菌、滞尘降尘)、降低噪声、防辐射、涵养水土、净化水源、防火避震、改善城市小气候、降低城市热岛效应等。
植物生态学是研究植物相互间以及植物与生存环境关系的科学,专门研究环境条件对植物的形态构造、生理活动、化学成分、遗传特性和地理分布的影响,植物对环境条件的适应和改造作用。其内容包括植物个体对不同环境的适应性,及环境对植物个体的影响;植物种群和群落在不同环境中的形成及发展过程;以及在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中植物的作用。植物生态学也是环境保护的理论基础之一。
二、园林植物的配置方式与城市生态环境
生态系统对环境的保护作用主要取决于其复杂性和稳定性。凡是占有生态空间愈大、组织结构愈复杂、生物种类多样、食物链关系复杂、内在调节机制完整而有效的,则对环境的保护作用愈大。城市绿地系统对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作用是通过园林植物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所产生的生态环境效益来实现。
三、厦门园林植物配置现状
厦门市园林绿化在各级领导重视下,经过军民多年的努力,已取得一系列显著成就,整座城市绿草如茵、繁花似锦、环境优美、四季如春,形成比较理想的外部绿视空间。曾先后被评为“国家园林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国际花园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被称为“最温馨的城市”。虽然获得诸多荣誉,但从生态学角度来思考,厦门市园林植物配置尚存在以下问题。
3.1植物种类单一,群落结构简单
据有关资料统计,目前厦门市绿化树种在500种左右,其中常用树种仅有80多种,树种出现的频率高、群落相似度高,一般只注重乔木和灌木(地被)两个层次,中层植物较少考虑,道路绿化骨干树种仅有30多种,50%以上为乔木+疏灌木(矮绿篱)型;公园绿化中,骨干树种也仅有80多种。山体绿化中,台湾相思和马尾松两种就占了林地90%以上。城市防护林存在种类单一、层次简单、抗风性差等现象。
3.2外来植物占优势
在厦门城市绿化中,90%以上的园林植物为外来种,本地植物微乎其微,许多优良的乡土树种如朴树、苦楝等未被开发利用,植物种类缺少地方性特色。
四、园林植物配置的生态方法
园林植物配置的生态方法是以园林植物为主体,以植物生态学理论为指导,以建立一个完善、多功能、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为出发点,强调园林植物配置要在掌握植物的生态习性和环境条件的基础上,遵循生态位原则、生物多样性原则、树种乡土性原则、适地适树等原则。以下逐一加以阐述。
4.1科学配置,适地适树
根据厦门的环境因素,科学配置园林植物,针对不同的地理环境,建立不同的植物群落,例如在工业高度聚集的厂区应配置抗性强、对污染物吸收强的植物;在医院和疗养院应配置具有消毒和保健功能的植物;在粉尘较多的道路、工厂附近应配置树冠密集、减噪能力的植物;海边防护林应配置抗风力强、耐盐碱、生长快且生长期和寿命长的树种;山体绿化要配置耐旱、病虫害少、固土固沙能力强的树种;居住区、学校、幼儿园等应避免选择飘絮、有毒、有刺、有刺激性气味的植物,如盆架子、木棉、虎刺梅、黄蝉等。配置时还要考虑厦门岛植物的生长受到台风、土壤贫瘠、盐碱度高三大制约因素的影响。
4.2遵循植物多样性原则
植物群落的稳定性随着其种类的增加而增强,因此,园林植物配置要根据不同的环境条件尽可能多的选择种植不同类型的植物,需以多种植物混种为主,且每种植物群落应有一定的规模和分布面积,使植物个体能够稳定地生存。应注意的是引种驯化需循序渐进,应先少量引种、试验观察后逐步推广应用,切忌一哄而上,尤其是引进国外植物时,应特别谨慎,避免外来种类成为入侵种或者以之为媒介无意中将其它有害生物传入国内。
4.3构建丰富的复层植物
群落结构上层乔木选择应多考虑冠幅大、生长势好的树种,如大叶榕、芒果、桃花心木、火焰木、木菠萝、等植物,减少配置棕榈类植物。中、下层的小乔木或灌木要注重考虑其生态习性,在常绿大乔木下应选择一些耐荫、半荫或中性植物如桂花、澳洲鸭脚木、毛杜鹃、花叶良姜、鹅掌柴、合果芋等。当上层乔木采用冠幅较小的乔木时,植物应尽量选择叶片宽厚、叶面积指数大、光合效率高的植物,如夹竹桃、扶桑、红桑、鹅掌柴、野牡丹等。地被植物中应减少草花种植数量,以花期不同的各种多年生花卉、彩叶植物替代。
4.4大力推广应用乡土树种
生态园林城市的指标之一是乡土树种占70%以上。乡土树种具有适宜本地风土、抗旱、抗风、节水、少受病虫害感染等优点,可以更容易构建稳定的植物群落,而且栽培简易、投资较少。园林植物配置要大力推广应用乡土树种,使乡土树种成为城市绿化的主力军。苗木是城市园林植物多样性的基础,目前厦门苗木市场上品种单调,许多经引种、驯化后的优良品种难以推广应用,特别是乡土植物。究其原因就是很多品种难以进入苗木市场,故可供园林设计者选择的种类贫乏。
结束语
城市园林植物配置要结合当地的实际发展情况和气候特点有针对性的选择植物提升植物的质量。在园林植物配置的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配置理念,以净化空气、改善环境为出发点,以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目的,同时缓解人们的心理压力和精神上的压力,为广大人们提供更多的健康舒适的场所,激发人们对城市的热爱提高城市居住幸福感。
参考文献
[1]李嘉乐.园林生态学拟议[J].中国园林,1997(4):23-27
[2]于晓森,浅谈植物生态学原理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河北林业,2007(1):38-39
[3]王广军.城市生态园林建设与可持续发展[J].中外企业家,2007(9):90-92
[4]车生泉,等.园林植物配置中的生态观[J].园林,2004(6):20-21
[5]洪志猛,厦门城市公园植物群落的物种丰富度调查[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9,33(2):51-54
[6]方水池.厦门岛城市林业发展概况及优势树种选择[J].亚热带植物科学,2009,38(3):59-62
[7]张万旗,等.厦门市交通主干道绿化带结构及其减噪效果研究[J].亚热带植物科学,2009,38(4):74-78
[8]肖明华.适宜在厦门园林绿化推广的几种乡土树种调研[J].福建热作科技,2008,33(4):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