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通过分析在城市中央的徽派建筑园林植物造景出现的问题,对所处的环境和地方文化进行深刻的理解并融入设计。借鉴半闲瓦舍园林造景意念,通过几种造景元素诠释园林造景的理性回归,以重点考虑植物造景塑造体现本土人文环境,使业主产生回归身处城市中央的幽静生活。
[关键词] 园林植物;城市中央;造景
[中图分类号] TU986 [文献标识码] A
在城市中央高楼林立中寻找到一小片灰瓦白墙的建筑群,有如观看一幅传统的国画,淡淡的笔墨勾勒出建筑的轮廓,高低错落的马头墙富有万马奔腾的动态之美,粉墙黛瓦素雅恬静显示出那种意境高远、忘情山水的诗情画意。身处城市中央的半闲瓦舍小区以其独一无二的植物造景在闹市中构筑自己的天地,以隐的思想为主导,反映业主既想拥有自己的一片小天地,但又想向外扩展,了解外部世界的思想情感。
1 以往城市中央模式的小区园林造景出现的问题
其一、植物造景缺乏意境。现在许多中式园林中,在园林植物造景采用中国古典建筑风格的同时,却使用西方的植物搭配风格,色彩丰富,变化多端,虽然体现了自然之美,却忽略园中的诗意。很多植物造景不具有深层次的文化内涵。与之相反,有的设计为了体现主题,而在古典景观中加入现代景观造型,盲目拼凑缺乏美感。
其二、缺乏对地形条件的考虑,重人工、轻自然。小区植物造景没有与周围的环境和本身的地理条件联系起来:将小区中难得的自然条件如山体、水系等推平、填埋,然后在上面造景种绿植。强行改造地形,凿池堆山,取而代之一些外来的植物景观。这样的“人造的天堂”,自然美和生态性极差。
其三、单纯模仿名园,缺乏个性。盲目地将古典园林植物造景用于现代园林的建造,把北方皇家园林的植物移植到南方的江南园林或者是岭南园林,缺乏本土园林的个性风格。
2 园林造景遵循原则
传统的植物造景是利用乔木、灌木、藤木、草本植物来创造景观,并发挥植物的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未配置美景。
其一、统一的原则。植物景观设计时,树形、色彩、质地及比例都要有一定的差异,显示多样性,但又要使它们之间保持一定相似性,形成统一。植物配置变化太多,整体就会显得杂乱无章,失去美感。因此要在统一中求变化,在变化中求统一。
其二、调和的原则。植物景观设计时要相互配合,使人产生柔和、平静、舒适和愉悦的美感。寻找近似性与一致性,配置的植物才能产生协调感。相反地,用差异和变化可产生对比的效果,具有强烈的刺激感,形成兴奋、热烈和奔放的感受。因此,在植物景观设计中常用对比的手法来突出主题。
其三、均衡的原则。这是植物配植时的一种布局方法。将体量、质地各异的植物种类按均衡配植,景观就显得稳定。若色彩太浓重、体量太庞大、数量繁多、枝叶茂密的植物给人以重的感觉;若色彩素淡、体量小巧、质地细柔、枝叶疏的植物配置,则给人以轻盈的视觉。
3 城市中央小区园林重点元素的组合
3.1 植物造景寓意深远。在繁华闹市中,小区的植物造景寓意显得更为亲切,体现着人与景的情感对话。由于历史的缘故,凡花木草木,都有着一定的美学意义和文化寓意,而且又是通过谐音、借喻、比拟、象征、用典等手法来表达的。将有特定内涵的植物运用于园林中,给园林艺术增添历史感和厚重感,并表达出某种愿望、追求、向往和希望。如榉树、南天竺、柿、梧桐等。如“榉”与“举”谐音,比喻达官贵人。“天竺”与“祝”同音,比喻祝贺。爬山虎的蔓带(蔓)与“万代”音近,将它与(笋)竹子、石榴一起配置比喻子孙万代。柿与百合、桔一起栽植,寓意“百事大吉”。葫芦:福禄。其谐音“福禄”、“护禄”,其茎称为“蔓”,“蔓”与“万”谐音,“蔓带”与“万代”谐音。“福禄”“万代”即是“福禄寿”。荷莲:清廉。荷花,又名莲花,素有吉祥、清廉之喻。
3.2 巧用隔音植物。交通噪声是城市环境噪声污染的主要来源,其能量通常占环境噪声总能量的75%。闹市中的小区绿化在强调视觉、遮阴等效果的同时,要考虑如何达到降噪效果。利用植物降噪是一种生态环保和经济美观的方式。单株植物减噪效果很小,而植物群落则可以有效减缓噪声,形成隔音墙。本土盛产的银杏、香樟、桂花等构成各种树种高低配合的群落,增加植物层次,尤其是增加中层和地被植物的量既可以丰富路边植物、增强观赏,又能发挥其“隔音墙”降噪降震动功能。
3.3 园林水景植物配置设计。水是园林艺术中最富魅力的一种园林元素。传统园林中,几乎是“无园不水”。有了水,周边植物与水配置更显和谐,园林更添活泼生机。在水边搭配种植浅水植物如水葱、菖蒲等,能起到美化池边线条生硬、枯燥的作用。水体植物景观的营造,常采用丛植的手法,所用植物种类丰富,通过充分利用植物不同的高度、质感、色彩及花期进行精致组景,营造色彩丰富、错落有致的立体水景,适合慢慢观赏、细细品味。水岸边的有美人蕉、黄菖蒲、慈姑等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水湿生植物,并与水面睡莲等浮叶植物,以丰富水面而达到小中见大的效果。在水景中穿插种植狐尾藻、金鱼藻等沉水植物的应用,促进小水溪水体净化能力。
3.4 藤本植物在城市垂直绿化中的应用。城市中央的徽派建筑小区可用于园林绿化的土地少,很难依靠传统的地面绿化来增加城市绿化总量和绿化覆盖率。藤本植物具有众多独特的优点:一是“占天不占地”,或者说占地极少,这在寸土寸金的主城区尤其可贵。利用藤本植物进行垂直绿化,能够弥补平地绿化之不足,拓展园林空间,增加植物景观层次的变化,丰富绿化景观,赋予生冷的马头墙以生机,增加建筑的艺术效果,使之与环境更加整洁美观、生动活泼、协调统一。
3.5 竹子在园林中的应用。在现代园林植物造景中,竹景以其特有的审美情趣为现代园林带来了无限的画意。竹林中开辟小径是竹林景观设计常用手法,古典园林中“竹径通幽”艺术手法在现代园林休息区依然适用。为营造含蓄深邃的意境,竹径的平曲线和竖曲线应力求变化,迂回地扩展和丰富了园林的有限空间。
在半闲瓦舍小区,到处可以看到竹子与建筑搭配组景。在亭、楼、阁附近,栽植数株翠绿修竹,起到与建筑色彩和谐的作用。白居易所说“映竹年年见,时闻下子声”的那种情境在园中体会深刻。竹子与园林建筑配置时,应让建筑立面优美的线条和色彩充分地展现出来。根据园林建筑的高度和体量特征,一般选用中小型观赏竹种。在房屋角隅,培植紫竹、方竹等,能形成层次丰富的景色,缓解、软化墙角廊隅的生硬线条,增强自然、生动的气氛。水体的竹子造景配置小型丛生竹,如凤尾竹等,水中竹林倒影与岸上竹林的动静对比,增加了竹林景观的空间层次。竹与假山、景石配置恰当,使景观呈自然之美。
4 追求“以人为本” “生态平衡”的理念
园林景观在设计观念上强调建筑、人、环境相结合的“天人合一”的理念。因此,在生态园林景观中不单纯追求大片中央绿地,更强调推窗见绿、出门观景、进园闻香的自然生态环境,园林植物造景要体现自然之美,充分发挥和利用自然的优势,让自然的原生态产生作用,做到草坪可憩、林中可游、水溪可亲,真正营造出“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的自然境界。
半闲瓦舍植物造景在中国文化中的表达是含蓄的,在幽幽的庭院中,与家人喝茶赏月、对酒当歌,设计者是在极力还原这种身处闹市心系田园的生活韵味。
5 美好愿望
植物与居住者之间的互动。在现在巨大的工作压力、单调的生活内容、身处城市的人们更需要一种精神的回归:注重园林植物对人类身心的调剂功能。在植物的设计中,可以根据住户的个人喜好安排其偏爱的植物种植。安排一定区域的自留地,种植一些香草植物,既可以丰富庭院中的植物种类,又可以充实老年人的业余生活。同时一些果树的果实、花香也很具有观赏价值,适合在别墅庭院推广,如枇杷、桃树等。这是那些既想享受闹市繁华又期盼田园幽静的人们美好愿望。
参考文献:
[1]宛军.景观设计[M].辽宁科学出版社,2009.
[2]周析涛.商业空间设计[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