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规划管理中需要视觉景观的控制
城市的特色建筑与景观风貌是城市宝贵的财富。在城市面貌更新迅速的今天,如何建立一套完整的视觉景观控制方法,以保护原有的城市景观特色,同时指导未来城市建设?
不论是早期的西特,还是后来的凯文林奇、培根,无不在著作中阐述了视觉景观对城市形态的重要作用。
因此,对于规划管理者,需要这样一系列方法,对视觉景观进行有效的保护与控制。
2、各国规划管理中的视觉景观控制方法
在现有的城市规划管理实践中,各个国家的城市管理部门尤其是欧美国家,作为城市景观风貌保护与规划的先行者,提出了多种控制视觉景观的方法。
2.1英国的眺望景观
所谓眺望景观,即通过对眺望点及眺望对象间的建筑高度控制进行风景保护。
具体来说,针对各景观设定景观视廊、广角眺望周边景观协议区与背景协议区3个分区,在各分区中实行不同的高度控制管理。
眺望景观的不足之处在于,实际开发项目和建筑物是形态非常复杂的建筑物。因此,采取的高度控制是否真能起到保护景观的作用,单由图表或二维的平面分析很难下结论,而必须在实际建造过程中加以观察。
2.2法国的纺锤形控制方法
纺锤形控制,是在具有特别意义的景观中,阻止障碍建筑侵入的控制方法。表示针对某历史建筑物,以从某一眺望点观察到的景观为保护对象,力求阻止损害景观的建筑在其背景中出现。
巴黎市根据这些保护属性及景观的特殊性,采用了三种纺锤体形式:远景、全景、视廊。同时,巴黎的纺锤形控制为:与严格的全城高度控制互动;在此基础上,以保护具有某种特别意义的景观为目的;考虑到方便建设许可申请,准备了表示最为严格的高度控制的综合性规划。巴黎市的纺锤形控制规划,虽不适用少数特例,但从977年创设至今基本未作变动,共划定了48条控制地带,几乎覆盖整个巴黎上空。(图1-6)
巴黎的纺锤体控制,实际也是基于二维平面或立面,运用几何图形计算,进行视线控制的方法。
2.3德国的城市天际线与眺望景观控制方法
德国的城市天际线与眺望景观控制方法,分高层建筑与普通建筑两个体系进行分别控制。
2.3.1斯图加特市将高层建筑作为城市风景之“图”
将市中心教堂的高度作为斯图加特高层建筑的高度基准实施限制和引导。通过设置高层建筑禁建区、调查研究区、开发区,对城市风景实施控制。其中旧城区被指定为高层禁建区,高层建在开发区被限制在近距离高速铁路沿线的14个车站附近地区。
2.3.2慕尼黑通过区划控制形成“底”
慕尼黑20世纪初颁布的《阶段式建筑条例》,将建筑分为10个阶段,在周边建筑密度低的开放型社区,规划中允许建造最高2层的建筑物(阶段9);相反,在市区封闭型的街区规划中允许带屋顶的5层建筑(阶段1)。
德国的城市天际线与眺望景观控制方法,也是基于二维图纸层面的分析与控制。其中高层控制,通过剖面图的高度分析与控制,最终将限制结果落到城市总体平面控制图上。具体实施方面,采用控制引导方法。由城市的具体责任部门,从城市美学立场或视觉角度出发,要求建筑师或建筑委托人将保持街景和眺望景观的内容明确纳入规划及说明书中。
2.4香港的视觉景观控制
香港规划署于2003年11月完成的《城市规划标准》,其第11章“城市设计指引”为评审城市设计的大体纲领,规定了主要进行视线保护的三大景观要素:山脊线的保护、文物建筑的保护和观景廊道的塑造与保护。主要运用了视线分析的方法,通过选取重要视点,控制视点与景物之间的建筑高度与密度,形成一定的观景廊道,进行保护控制。
2.4.1山脊线保护
《指引》中提到:在香港采用发展高度轮廓,目www.jianzhulunwen.org的是要维持并加强城市与天然景色,特别是与山脊线、山峰的关系。为保护维港两岸的重要山脊线、山峰和山峦的景观, 从主要和人流汇聚的瞭望点望向的山脊线应维持一个不受建筑物遮挡地带。
2.4.2文物建筑的保护
为保护文物建筑,《指引》规定应为历史文物保存或创造一个适当的四周环境,在可行的情况下,保留和扩大可眺望历史文物的景观视廊。
2.4.3设立眺望点与观景廊道的保护
在港岛北岸,为配合扯旗山和其它山脊线、山峰,以保护从九龙望向的景观,设立眺望点。在这些瞭望点的观景廊内,应避免无限制高度及破坏“不受建筑物遮挡地带”的发展。对于个别地区的景色, 可视乎情况考虑其它合适的瞭望点。
2.4.4空间层次控制方法
《标准》中对城郊过度地带、城市中心地带、滨海地带等各种重要城市景观地区提出了丰富城市空间层次感的控制方法。
1.在市区边缘环境,为实现市区与乡郊地区之间的景观过渡,最高建设应位于中心地带, 然后向市镇边缘地点递减为中至低层。
2.在新开发地区,为使新开发与地形和景观环境相配合,新开发应配合新市镇地形和景观环境,并渐次降低建筑物高度,使新市镇与邻近的低矮发展环境互相协调和融合。
3.在文娱、商业中心、核心地点,为丰富城市空间层次,应建立地标。
4.在市镇中心,为营造视觉调剂和缓冲空间,可以突出利用低矮建筑物, 例如社区会堂、学校等。
5.在滨海空间,为保证从海面看城市时,空间具有较丰富的层次感,应发展出高低有致的高度轮廓,避免形成“墙壁效应”。
香港的视觉景观控制方法,控制面非常详尽,也取得了较好的结果。其方法主要为定性控制。
3.讨论与结语
综合来看,上述视觉景观控制方法主要集中为两种类型:一是宏观层面上,立足于二维的空间中,根据视觉通廊划定控制范围;二是微观层面上,通过定性判断,划定控制区域内的建筑高度、景观地貌特征。在规划设计管理中,这些控制方法对各城市景观的保护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值得我们借鉴。
但同时,这些方法也存在很大不足。主要表现为一方面,由于计算机三维技术的限制,这些控制方法大都基于二维层面,对于分析现实中复杂的建筑组合情况,存在着很大困难,由此便依赖管理者的主观判断;另一方面控制方法以定性分析为主,缺乏定量的控制方法,也带来一定的不科学合理性。
要解决上述问题,需要我们借助计算机模拟三维技术的发展,引入定量分析方法,使规划管理中视觉景观的控制方法更加客观合理与实用。相信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数据库的普及,这些问题将在不久的将来很快实现。
参考文献:
[1]卡米罗•西特. 城市建设艺术[M]. 齐康 译.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0
[2] 凯文.林奇[美],城市意象,华夏出版社
[3] 埃德蒙.N.培根[美],城市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 城市风景规划-欧美景观控制方法与实务.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5] Mayer of London, Draft Revised Supplementary Planning Guidance,2009
[6] 香港规划署,香港城市规划标准,第十一章,城市设计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