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木作为:柱、梁、枋、檩
木结构古建筑中,承重的木构件及由这些构件组成的木构架,总称为大木。宋代以来,手工行业多以作(zuō)为名,遂称设计、制做、安装大木的行业为大木作。
大木构件 古建筑木构架主要是由柱、梁、枋、檩、椽、斗栱等大木构件组成的。
1.柱 直立承压的构件。根据其在木构架中所处的位置不同,有位于建筑外围屋檐下的檐柱,位与檐柱以内的金柱 (宋称内柱),位于转角处的角檐柱和角金柱,位于正脊下的中柱和山柱。此外,还有置于上下梁之间或梁与檩之间的矮柱,清称瓜柱、宋称蜀柱。
2.梁 木构架中水平放置的受弯构件,宋称栿。一般常由上下叠放的几根梁和瓜柱共同组成梁架,用作屋顶的承重结构。梁架中,上面的梁短于下面的梁,最下一根较长的梁直接(或通过斗栱)搁置在前后檐柱或金柱上。梁常按其上所支承的总檩数或椽数命名,如:上有5檩的称五架梁,宋称四椽栿;上有7檩的称七架梁,宋称六椽栿。梁架最上面一根梁如上有3檩时,称三架梁,宋称平梁。檐柱与金柱间如距离为2步架,则须置两根梁,上面一根长l步架,称为单步架,宋称劄牵;下面一根长2步架,称为双步架,宋称乳栿。明清建筑中,檐柱与金柱间一般仅为1步架,只置一根梁,有斗栱时称桃尖梁,无斗栱时称抱头梁。庑殿顶和歇山顶两侧端常置有垂直于梁架方向的顺梁或扒梁,宋称丁栿。顺梁与梁架上最下一根深在同一高度上,扒梁外端则趴在檩上。
庑殿顶和歇山顶在屋檐转角处还置有沿分角线向外伸挑的角梁,宋称阳马。角梁是由上下叠放在一起的两根木构件组成的,上面一根为仔角梁,宋称子角梁;下面一根为老角梁,宋称大角梁。
3.枋 木构架中水平旋转的、矩形截面的连系构件。连接檐柱柱头的构件,有斗栱时称为额枋,无斗栱时称为檐枋,宋统称阑额。明清建筑中常用上下两重额枋,上面的称为大额枋,下面的称为小额枋,两额枋之间置一竖放的垫板,称为由额垫板。柱头和额枋上面,承托斗栱的、扁放的木枋,称平板枋,宋称普拍方。明清建筑常在前后金柱或檐柱间紧贴于梁下加置一根木枋,称为随梁枋。
4.斗栱 古建筑木构架中,置于柱与梁架之间的组合构件,宋称铺作,《工程做法则例》中也作斗科。随其在木构架中所处位置的不同,斗栱分为柱头科(置于柱头上方,宋称柱头铺作)、平身科 (置于柱间额仿上方,宋称补间铺作)和角科 (置于转角柱上,宋称转角铺作)三种类型。一般明清建筑中的斗栱主要是下列几种分件组成的:与建筑物表面平行布置、略似弓形的栱;形状与栱相同、方向与栱垂直的翘;位置与翘相同、外端斜向下伸的昂;斗形木块,有垫在栱头上的升和垫在栱翘相交处(或栱昂相交处的斗。斗栱靠翘和昂自檐柱中心线向内外挑出。翘昂数越多,支挑的层数越多,挑出的距离越大。每支挑一层,内外各挑出三斗口,称为一拽架,并在拽架的中心线上各加一排栱。内外各挑出一拽架的斗拱称为三踩斗栱,各挑出两拽架的称为五踩斗栱,各挑出三拽架的称为七踩斗栱,余类推。栱随其所处位置及长短不同,又有瓜栱、万栱、厢栱置之置分。万栱最长,厢栱次之,瓜栱最短。厢栱置于拽架最外侧和最内侧中心线上;其余中心线上下面置瓜栱,瓜栱上面置万栱。在檐柱中心线上的称为正心瓜栱和正心万栱。
5.檩 屋面以下、梁架之间,沿建筑物纵向布置的圆木构件,上承椽所传递下来的屋面荷载,两端落在梁架上,对梁架兼起连系作用。宋称 。清制:无斗栱时称檩,有斗栱时称桁,通称檩。明清建筑中,无斗栱时,正脊下的檩称脊檩,屋檐下的檩(在檐柱中心线上)称檐檩,檐、脊之间的称为金檩,如有两根金檩则分别称为上金檩和下金檩。有斗栱时,屋檐下有两根檩,一根在檐柱中心线上,称为正心桁,一根在斗栱外侧的厢栱上方,称为挑檐桁,其余的檩则相应地称为脊桁、金桁。檩下常置垫板和木枋,如脊檩(桁)下有脊垫板和脊枋,金檩(桁)下有金垫板和金枋。
6.椽 架在檩(桁)上密排的圆木或方木。相邻两椽间的净距离,称为椽当。一般椽当等于或近于椽径(或方椽的宽),习惯上称之为“一椽一当”。架在脊檩和上金檩上的椽称为脑椽;上、下金檩之间的椽称为花架椽;金檩与檐檩(或正心桁)之间的椽称为檐椽。檐椽常外伸到檐柱中心线以外,形成挑檐。这时,檐椽外端上面常再加一排继续外挑的椽,称为飞椽。脑椽、花架椽、檐椽一般用圆椽,飞椽则为方椽。
7.望板 铺钉于椽上、用以封闭屋顶的木板,一般多与椽垂直铺放,称为横望板。也有时顺椽铺放,称为顺望板。清制:横望板以椽径十分之二定厚;顺望板以椽径二倍定宽,以椽径三分之一定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