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现代城市园林建设与管理必须更新观念,树立可持续发展的大环境思想,走人性化、生态化的路子,提高城市园林的建设管理水平,使有限的城市园林发挥出最大的生态效益和环境效益。
【关键词】 园林城市;园林建设;管理
现代城市园林建设与管理必须更新观念,树立可持续发展的大环境思想,走人性化、生态化的路子,提高城市园林的建设管理水平,使有限的城市园林发挥出最大的生态效益和环境效益。它的总目标是“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生态良好,人居和谐”。因此,现代园林城市应适应城市需要,顺应当代人的需要,以整个城市辖区为载体,以实现整个城市辖区的园林化和建设国家园林城市为目的的一种新型园林。但对于在城市园林中存在的问题不可忽视,要及时发现并予以及时改正。园林建设的优化关系到整个建筑群的环境,不得不予以重视。其优化也是新时期、新时代的要求。
1 建设园林城市的重要性
⑴保护生态与环境的要求。经过工业化、城市化急速的发展,人们猛回首,惊觉我们的环境已经变的如此恶劣,生态失去平衡,大自然饱受蹂躏,空气、水、土壤遭受污染,动植物灭绝,森林消失,水土流失,沙漠化,温室效应等使人类生活品质下降,各种“城市病”随之而起威胁人的健康。这些促使人类觉悟到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我们必须从工业化的黑色道路向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道路转折。建设园林城市可使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维护生物多样性。
⑵建设一流的城区要有与之匹配的一流环境,这是发展地区经济的需要。优美城市环境是招商引资最好的宣传和广告,可以吸引八方来客、万商云集,促进经济发展。这是一条投入少,见效快的最佳途径。
⑶城市化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城市化程度的提高,又会促进经济的发展。城市是人口大量聚居的地方,城市生态环境的好坏,对市民的身心健康影响至深。因此,园林城市的建设也越来越重要。我们都知道,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依赖于总体绿量的增加,以及分布的合理性。城市中的园林仅仅达到绿化、美化、香化、彩化是不够的,还要有改善生态的作用。所以要科学地做好城市园林的远期和近期规划,逐步扩大城市中的园林绿地,降低城市“热岛效应”,改善城市生态状况。
⑷随着经济的增长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劳动生产效率提高,使工作时间缩短,人们的闲暇时间增多。紧张快节奏的工作,人们迫切需要很好地利用闲暇时间去放松一下身心,消除疲劳。从近年节假日七天长假期掀起的旅游热、假日经济等情况可以看出,城市居民在经济提高了以后,对大自然的热切渴求。这就要求园林工作者跳出小园林的围墙,扩展到风景名胜区的领域,去满足人对绿色、对自然环境的迫切需求。
2 园林管理是建设园林城市的关键
2.1 城市园林建设管理人性化
在城市园林建设管理中,要把人的活动放在第一位,要留有充分的空间让人和自然进行交流,比如可以在大草坪中铺设脚踏小径,直入草坪中心,中心可设登椅、秋千,使人的心情在荡秋千中得到充分释放。也可建设疏林草地向游人开放。人性化管理还表现在让人参与进来,体会到参与管理的麻烦与辛苦,就会自觉维护环境,保护生态。现在许多广场、公园免费开放,使广场、公园成为人们锻炼、交流、抒发情怀的良好去处。特别是高蜂期游人如织,管理上必须给予考虑,如打药时除根据天气之外,最好选择游人活动最少时进行。
2.2 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树立正确的生态美学观
城市园林绿化在科学和谐的发展过程中必须走节约型道路,使城市园林绿化不仅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自身也成为节约型建设、管理的楷模。加强培训,着力提高从业人员的生态美学观,努力提高从业人员的生态意识,尊重自然,强调人与自然的“平等共生”,树立生态美学观,减少违背自然规律的绿地形式,减少对植物群落的外部能量干预。园林城市是由各类形态各类功能的公园、绿地构成的总体,不管什么形态什么功能的公园、绿地都应把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作为自己的一项首要功能。它应该拥有很高的园林绿地率,其标准应以能够保持城市生态平衡为准。要加快园林绿地的建设步伐,以适应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需要。
2.3 发动群众参与园林绿化建设
建园林城市是一项公益事业,具有社会性、群众性,离开社会和群众的支持参与是不可能办好的。为使群众能热爱并积极参与,应以多种方式广泛地进行有关园林绿化和人类关系的宣传教育,进行有关树木花草种养知识的宣传教育,以提高其认识,培育其兴趣,力争把爱护园林绿化形成社会风气,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更重要的是要制定相应政策,大力倡导社会、单位及个人出资搞好各个单位的园林化,或投资兴建各种类型的公园和风景区。没有社会单位及个人多渠道投资,光靠政府拨款是不可能建成大园林的。同时要大力加强园林绿化的法制力度,使各项事业行之有效。
2.4 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
在城市园林绿化中,应尽可能配置稳定的植物群落,以减少对植物群落的外部能量、物质输人。在植物材料的选择上,坚持以乔木为主的原则,多用成本低、适应性强、地域特色明显的乡土树种。在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中要注重园林建筑的节能,尽可能多使用先进的建筑韦能材料与技术。注意土壤的保水与渗水,铺装材料尽可能使用透水、透气的环保材料,以增加城市地面的透水率。借鉴国外城市绿化成功经验,改变过去那种用绿化点缀城市,见缝插针、小打小闹的城市绿化模式,着重于整体城市大环境建设和整体规划,在结合大规模市政建设和旧城区改造的同时,同步进行高质量,高标准的园林城市建设。
2.5 绿化管理要做好人的管理
制度大致可分为“管人”和“管物”两种类型。“管人”的制度目的是提高绿化养护质量,“管物”的制度是如何进行绿化养护,也是通过“管人”来实现的,即要求物的管理者如何去做。园林城市的成败得失,从根本上说取决于人才的有无和多少,因此要把人才培养工作当作一项根本大事来抓,根据全社会的需要,采取多渠道多方设法加大培养力度。园林绿化事业所需人才是多类型、多档次的,要按所需类型、档次分别加以培养。既要注重通过学校的培养,也要注重通过实践自学培养和继续教育的培养。在培养过程中,除了进行知识性、业务性教育外,更要重视品德教育,没有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没有强烈的事业心,纵有知识懂业务,也成不了对人民有用的优秀人才。
3 对城市园林规划的思考
⑴进一步增强园林绿化研究中心的实力,予以重点扶持,建成省或院的重点工程研究中心。
⑵加速印进园林专业的高学历、高素质人才,对园林绿化规划进行深度和广度的研究。
⑶加强对外合作,进行科研单位间、科研单位与高校间、科研单位与专业业务部门间的强强合作,扩大合作领域,提高知名度。
⑷进行相应量化研究,建成保障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的生态绿地类型,植物配置的新模式及相关数据标准。
⑸以法治绿是城市园林绿化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必须制定相关的地方性法规,为依法治绿提供依据,地方性法规的制定要具一定的前瞻性。必须严格执法。法规只有在执行中才具权威性和约束力。充分发挥园林行政主管部门的政府职能。
⑹转变城市规划观念是城市园林绿化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现代城市园林绿化的内涵已有了质的扩张,不仅是城市的点缀和人们茶余饭后的消遣,而且被历史性地赋予了保护环境、改善环境的功能。
⑺遵守生态学原则是中小城市园林绿化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生态学原则要求人们关注自身存在以外的更大范围,关注人对环境所负的责任,认同人与自然本是同一根源发展起来的,城市形态绝大多数来自我们对自然演化过程的理解和反响。
4 结束语
城市园林建设能有效提高环境质量, 美化环境, 改善城市面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人居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园林建设已成为城市建设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创建园林城市, 即建成适合人们高质量生活、工作、游憩的生态环境, 也称为绿色城市。园林城市建设能否适应城市的发展和要求, 如何满足城市居民的需要, 将成为衡量“宜居”的重要尺度。这是社会发展的要求, 也是满足群众需求的唯一途径。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走进世界先进行列。
【关键词】 园林城市;园林建设;管理
现代城市园林建设与管理必须更新观念,树立可持续发展的大环境思想,走人性化、生态化的路子,提高城市园林的建设管理水平,使有限的城市园林发挥出最大的生态效益和环境效益。它的总目标是“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生态良好,人居和谐”。因此,现代园林城市应适应城市需要,顺应当代人的需要,以整个城市辖区为载体,以实现整个城市辖区的园林化和建设国家园林城市为目的的一种新型园林。但对于在城市园林中存在的问题不可忽视,要及时发现并予以及时改正。园林建设的优化关系到整个建筑群的环境,不得不予以重视。其优化也是新时期、新时代的要求。
1 建设园林城市的重要性
⑴保护生态与环境的要求。经过工业化、城市化急速的发展,人们猛回首,惊觉我们的环境已经变的如此恶劣,生态失去平衡,大自然饱受蹂躏,空气、水、土壤遭受污染,动植物灭绝,森林消失,水土流失,沙漠化,温室效应等使人类生活品质下降,各种“城市病”随之而起威胁人的健康。这些促使人类觉悟到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我们必须从工业化的黑色道路向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道路转折。建设园林城市可使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维护生物多样性。
⑵建设一流的城区要有与之匹配的一流环境,这是发展地区经济的需要。优美城市环境是招商引资最好的宣传和广告,可以吸引八方来客、万商云集,促进经济发展。这是一条投入少,见效快的最佳途径。
⑶城市化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城市化程度的提高,又会促进经济的发展。城市是人口大量聚居的地方,城市生态环境的好坏,对市民的身心健康影响至深。因此,园林城市的建设也越来越重要。我们都知道,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依赖于总体绿量的增加,以及分布的合理性。城市中的园林仅仅达到绿化、美化、香化、彩化是不够的,还要有改善生态的作用。所以要科学地做好城市园林的远期和近期规划,逐步扩大城市中的园林绿地,降低城市“热岛效应”,改善城市生态状况。
⑷随着经济的增长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劳动生产效率提高,使工作时间缩短,人们的闲暇时间增多。紧张快节奏的工作,人们迫切需要很好地利用闲暇时间去放松一下身心,消除疲劳。从近年节假日七天长假期掀起的旅游热、假日经济等情况可以看出,城市居民在经济提高了以后,对大自然的热切渴求。这就要求园林工作者跳出小园林的围墙,扩展到风景名胜区的领域,去满足人对绿色、对自然环境的迫切需求。
2 园林管理是建设园林城市的关键
2.1 城市园林建设管理人性化
在城市园林建设管理中,要把人的活动放在第一位,要留有充分的空间让人和自然进行交流,比如可以在大草坪中铺设脚踏小径,直入草坪中心,中心可设登椅、秋千,使人的心情在荡秋千中得到充分释放。也可建设疏林草地向游人开放。人性化管理还表现在让人参与进来,体会到参与管理的麻烦与辛苦,就会自觉维护环境,保护生态。现在许多广场、公园免费开放,使广场、公园成为人们锻炼、交流、抒发情怀的良好去处。特别是高蜂期游人如织,管理上必须给予考虑,如打药时除根据天气之外,最好选择游人活动最少时进行。
2.2 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树立正确的生态美学观
城市园林绿化在科学和谐的发展过程中必须走节约型道路,使城市园林绿化不仅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自身也成为节约型建设、管理的楷模。加强培训,着力提高从业人员的生态美学观,努力提高从业人员的生态意识,尊重自然,强调人与自然的“平等共生”,树立生态美学观,减少违背自然规律的绿地形式,减少对植物群落的外部能量干预。园林城市是由各类形态各类功能的公园、绿地构成的总体,不管什么形态什么功能的公园、绿地都应把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作为自己的一项首要功能。它应该拥有很高的园林绿地率,其标准应以能够保持城市生态平衡为准。要加快园林绿地的建设步伐,以适应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需要。
2.3 发动群众参与园林绿化建设
建园林城市是一项公益事业,具有社会性、群众性,离开社会和群众的支持参与是不可能办好的。为使群众能热爱并积极参与,应以多种方式广泛地进行有关园林绿化和人类关系的宣传教育,进行有关树木花草种养知识的宣传教育,以提高其认识,培育其兴趣,力争把爱护园林绿化形成社会风气,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更重要的是要制定相应政策,大力倡导社会、单位及个人出资搞好各个单位的园林化,或投资兴建各种类型的公园和风景区。没有社会单位及个人多渠道投资,光靠政府拨款是不可能建成大园林的。同时要大力加强园林绿化的法制力度,使各项事业行之有效。
2.4 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
在城市园林绿化中,应尽可能配置稳定的植物群落,以减少对植物群落的外部能量、物质输人。在植物材料的选择上,坚持以乔木为主的原则,多用成本低、适应性强、地域特色明显的乡土树种。在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中要注重园林建筑的节能,尽可能多使用先进的建筑韦能材料与技术。注意土壤的保水与渗水,铺装材料尽可能使用透水、透气的环保材料,以增加城市地面的透水率。借鉴国外城市绿化成功经验,改变过去那种用绿化点缀城市,见缝插针、小打小闹的城市绿化模式,着重于整体城市大环境建设和整体规划,在结合大规模市政建设和旧城区改造的同时,同步进行高质量,高标准的园林城市建设。
2.5 绿化管理要做好人的管理
制度大致可分为“管人”和“管物”两种类型。“管人”的制度目的是提高绿化养护质量,“管物”的制度是如何进行绿化养护,也是通过“管人”来实现的,即要求物的管理者如何去做。园林城市的成败得失,从根本上说取决于人才的有无和多少,因此要把人才培养工作当作一项根本大事来抓,根据全社会的需要,采取多渠道多方设法加大培养力度。园林绿化事业所需人才是多类型、多档次的,要按所需类型、档次分别加以培养。既要注重通过学校的培养,也要注重通过实践自学培养和继续教育的培养。在培养过程中,除了进行知识性、业务性教育外,更要重视品德教育,没有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没有强烈的事业心,纵有知识懂业务,也成不了对人民有用的优秀人才。
3 对城市园林规划的思考
⑴进一步增强园林绿化研究中心的实力,予以重点扶持,建成省或院的重点工程研究中心。
⑵加速印进园林专业的高学历、高素质人才,对园林绿化规划进行深度和广度的研究。
⑶加强对外合作,进行科研单位间、科研单位与高校间、科研单位与专业业务部门间的强强合作,扩大合作领域,提高知名度。
⑷进行相应量化研究,建成保障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的生态绿地类型,植物配置的新模式及相关数据标准。
⑸以法治绿是城市园林绿化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必须制定相关的地方性法规,为依法治绿提供依据,地方性法规的制定要具一定的前瞻性。必须严格执法。法规只有在执行中才具权威性和约束力。充分发挥园林行政主管部门的政府职能。
⑹转变城市规划观念是城市园林绿化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现代城市园林绿化的内涵已有了质的扩张,不仅是城市的点缀和人们茶余饭后的消遣,而且被历史性地赋予了保护环境、改善环境的功能。
⑺遵守生态学原则是中小城市园林绿化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生态学原则要求人们关注自身存在以外的更大范围,关注人对环境所负的责任,认同人与自然本是同一根源发展起来的,城市形态绝大多数来自我们对自然演化过程的理解和反响。
4 结束语
城市园林建设能有效提高环境质量, 美化环境, 改善城市面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人居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园林建设已成为城市建设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创建园林城市, 即建成适合人们高质量生活、工作、游憩的生态环境, 也称为绿色城市。园林城市建设能否适应城市的发展和要求, 如何满足城市居民的需要, 将成为衡量“宜居”的重要尺度。这是社会发展的要求, 也是满足群众需求的唯一途径。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走进世界先进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