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 首页
  2. 园林相关
  3. 内容

城市滨水绿地设计与植物造景

 城市滨水绿地设计与植物造景

摘要:通过从保护生态和满足人的视觉和心理需求出发,分析了河道的驳岸类型及存在的问题,探讨了生态驳岸的含义。并对分析了滨水区景观植物的配置 

    众所周知,水是构成景观的重要因素。在各种风格的园林中,水体均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李清照称:“山光水色与人亲”,描述了人有亲水的欲望。故我国南、北古典园林中,几乎无园不水。园林水体可赏、可游。大水体有助空气流通,即使是一斗碧水映着蓝天,也可起到使游客的视线无限延伸的作用,在感觉上扩大了空间。淡绿透明的水色,简洁平淌的水面是各种园林景物的底色,与绿叶相调和,与艳丽的鲜花相对比,相映成趣。园林中各类水体,无论其在园林中是主景、配景或小景,无一不借助植物来丰富水体的景观。水中、水旁园林植物的姿态、色彩、所形成的倒影,均加强了水体的美感。 

    一城市滨水绿地概念 

    城市滨水绿地是指在城市规划用地区域内,与水域(河、湖、海等)想接的一定范围内的城市公共绿地。具有其他环境所无法比拟的亲水性和快适性。它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 

    1.它是一个城市公共绿地范畴,具有公共绿地的形态特征(如开放性、系统性、生态性)。 

    2.它是属于城市滨水区的范畴,是城市范围内水域(河、湖、海等)与陆地(主要是绿地)相接的一定范围内的水域。 

    3.它是属于城市公共空间的范畴,这意味着它受城市多种因素的制约,要承载城市活动,执行城市功能,体现城市形象,反映城市问题,等等。 

    城市滨水绿地是构成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是城市公共开放空间中兼具自然地景和人工景观的区域,水体和绿化的存在尤其显得独特和重要之处。在生态层面上,城市滨水绿地的自然因素使得人和环境间达到和谐、平衡的发展,作为城市生态走廊是构筑城市人工生态系统的重要部分;从经济层面上,城市滨水绿地具有高品质的游憩、旅游资源和潜质,对周边商业开发具有重要的连带价值;在社会层面上,城市滨水绿地提高了城市可居性,以水域为焦点,往往构成了城市最具活力开放性空间。 

    二滨水区的处理方式 

    2.1滨水区驳岸处理 

    滨水区驳岸是水域和陆域的交界线,相对水而言也是陆域的最前沿。人们在观水时驳岸会自然而然地进入视野,接触水时也必须通过驳岸作为到达水边的最终阶段。因此驳岸设计的好坏决定了滨水区能否成为吸引游人的空间,并且作为城市中的生态敏感带驳岸的处理对于滨水区的生态也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目前在我国景观的改造中驳岸主要采取以下三种模式: 

    2.1.1立式驳岸 

    这种驳岸一般用在水面和陆地的平面差距很大或水面涨落高差较大的水域或者因建筑面积受限没有充分的空间而不得不建的驳岸。 

    南京莫愁湖公园、玄武湖多采用这种立式驳岸,以泥土堆砌,在岸边配置桃柳树,并相间而植,形成桃红柳绿的景观效果。但在植物配置上,由于桃柳均属阳性树种,待柳树成型后,形成宽大的荫区,其荫下的桃树必然长势不良,最后只能砍去柳树顶以保桃树。这种间棵桃间棵柳形成的景观效果欠佳,如改用三棵桃三棵柳,或桃柳交叉会形成比较好的景观效果。杭州西湖白堤上桃柳交叉种植与浩瀚的西湖水面相得益彰。南京财经大学对其学校旁河道连续进行了三次立式驳岸,整个景观凌乱不堪,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如石岸边采用种植垂柳和南迎春,细长柔软的柳枝下垂至水面,圆拱形的云南黄馨枝条沿着笔直的石岸壁下垂至水面,遮挡了石岸的丑陋,会对景观的改善起到一定的效果。 

    2.1.2斜式驳岸 

    这种驳岸相对于直立式驳岸来说容易使人接触到水面,从安全方面来讲也比较理想,但适于这种驳岸设计的地方必须有足够的空间。斜式驳岸多采用石砌护坡,大多是为达到某些功利价值,如防洪、水运、灌溉等。将滨水区的环境作为工程实体而非城市公共空间来看待,较少考虑人的心理和生理需求。此方法虽能立竿见影,使滨水区景观看上去显得很“整洁”、“干净”,但是却忽略了许多缓慢或不易察觉的负面影响。由于这样的岸线垂直陡峭,落差大,加之水流快,使人们行走在岸边,有一种畏惧感,不能获得良好的亲水性,使滨水区成为冷冰冰和缺乏生活情趣的堆砌体。 

    2.1.3阶式驳岸 

    比之前两种驳岸这种驳岸让人很容易接触到水面,可坐在台阶上眺望水面,但它很容易给人一种单调的人工化感觉。且驻足的地方是平面式的容易积水。上述做法虽能立竿见影,使河道景观看上去显得很整洁、漂亮,但是,它忽视了人在水边的感受,因为人对水的感情往往和人的参与有关,人们聚集在水中体现出对水的钟爱。但上述驳岸让人看到的是被禁锢在水泥槽中的人工水,而不是自然的活水。它给人视觉和心理上的感受都大打折扣并且由于河岸使人们走在河边有一种畏惧感,不能获得良好的亲水性。 

    2.1.4生态驳岸 

    生态驳岸采用软式稳定法代替钢筋混凝土和石砌挡土墙的硬式河岸,其恢复后具有自然河岸或具有自然河岸可渗透性的人工驳岸。它可以充分保证河岸与河流水体之间的水分交换和调节,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抗洪强度。生态驳岸把滨水区植被与堤内植被连成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河流生态系统。它也有三种处理方式: 

    1)自然原型驳岸 

    对于坡度缓或腹地大的河段可以考虑保持自然状态配合植物种植达到稳定河岸的目的。如种植柳树、水杨、白杨、榛树以及芦苇、菖蒲等具有喜水特性的植物。由它们生长舒展的发达根系来稳固堤岸,加之其枝叶柔韧,顺应水流增加抗洪护堤的能力。 

    南京月牙湖滨水区在规划时特别注意亲水性问题的处理。为了让游客能亲近水面,让公园景观与江海景观融为一体,开辟了临江游赏线。设计中结合原有地形,设计弧形的临水平台以及不同高度的涉水平台,驳岸采用泥土自然驳岸,防止水土流失的“块石驳岸”设计在水面以下,水上部分用当地的自然风化石作自然堆筑,石缝之间以鸢尾、麦冬、草坪点缀,利用地势地形使绿地延伸到岸边,呈现出自然河滩的原始风貌。 

    2)自然型驳岸 

    对于较陡的坡岸或冲蚀较严重的地段不仅种植植被,还采用天然石材、木材护底以增强堤岸抗洪能力。如在坡脚采用石笼、木桩或浆砌石块(设有鱼巢)等护底,其上筑有一定坡度的土堤、斜坡种植植被,实行乔灌草相结合固堤护岸。 

    3)台阶式人工自然驳岸 

    对于防洪要求较高、而且腹地较小的河段在必须建造重力式挡土墙时,也要采取台阶式的分层处理。在自然型护堤的基础上再用钢筋混凝土等材料确保大的抗洪能力。如将钢筋混凝土柱或耐水原木制成梯形箱状框架,投入大的石块,或插入不同直径的混凝土管,形成很深的鱼巢,再在箱状框架内埋入大柳枝、水杨枝等,邻水则种植芦苇、菖蒲等水生植物,使其在缝中生长出繁茂葱绿的草木。 

    2.2滨水岸线人文化处理 

    在环境规划设计中,以人为本是一条非常重要的原则。滨水景观在城市中越来越受到重视,有的甚至成为城市的标志性景观,如上海的外滩,在观赏滨水景观的同时,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等环境设施,不仅有观赏性,还具适用性,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这类滨水景观的设计也可以定位为带状滨水公园,也是当今滨水环境发展的趋势之一,其中要注意的是无阻碍设计,滨水岸线大多是有高差的,切不可因此而成为弱势人群的障碍,应多注意缓坡、盲道等的处理方式。在植物的种植选择方面,切不可盲目模仿,不能应大片草坪视野开阔就处处种植;应充分考虑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人们的不同需求。例如,在南方地区大多需要遮荫植物来避免强光的伤害,而在北方恰恰相反,落叶乔木更适宜种植,夏季遮阳,冬季则为人们回馈温暖的阳光。因此景观植物的选择也讲以人为本。 

    2.3滨水岸线的照明设计 

    滨水岸线的照明设计不同于室内照明和建筑照明设计,除照明功能外更注意的是适景功能,通过灯具自身流连的色彩,雕塑般的造型与水中的波纹、倒影溶为一体,创造视觉美感。同时注重衬托滨水景观,其中灯具的设置不再局限于岸上,可在水中、地坪,不再局限于静态,而呈现动态,更不再局限于通过灯具来表达的单一方式,而是与情与景溶为一体,结合声、光、电艺术综合表达。 

    南京秦淮河畔的夫子庙在岸边建有船坊、护堤,并有各色各异灯笼,照明灯,使夜晚的秦淮河五光十色,灯火阑珊,让人流连忘返。 

    三滨水的植物配植 

    滨水是介于水体和陆地之间,植物景观既要考虑陆地上的观赏效果,又要考虑对水体的景观效果。在色彩构图上,水边植物群落会在淡蓝透明的水里留下倒影,因此,植物配置应格外重视色彩搭配;在线条构图上,平直的水面和水岸给人以宁静、平和的效果,但有时会感觉单调,通过各种株形植物的配置,可以丰富岸边的线条构图,如株形为竖向线条的湿生鸢尾类、落羽杉、香蒲类等,株形为下垂线条的云南黄馨、榕树等的应用,可以打破水面和岸边的平直感,使得景观生动起起来。 

    杭州植物园山水园的土岸边,高低错落,延伸到水面上的合欢枝条,以及水中倒影颇具自然之趣。早春有红色的山茶、红枫,黄色的南迎春、黄菖蒲,白色的毛白杜鹃及芳香的含笑;夏有合欢;秋有桂花、枫香、鸡爪械;冬有马尾松、杜英。四季常青,色香俱备。 

    南京情侣园某处水边的植物景观,选择了原产北美沼泽地耐水湿的落羽松及池杉植于水边,对于较不太耐湿,又不耐干的水杉植于离水边稍远处,这三种树种的树形一致,均为高耸的圆锥形,外轮廓线非常协调统一,但在色彩上却有对比,夏季其绿色度各异,而秋色更大相迥异。落羽松为棕红色、水杉常为黄竭色,由于落羽松植于水边潮湿处,为了透气,在士面上长出很多膝根作呼吸用,状似小石林,大树根际还出现板根状现象,站在远处,在水中可以看到这组植物景观清晰的倒影。 

    植物的恢复和完善滨水绿地生态功能的主要手段,滨水绿地的景观设计应以植物造景为主体,模仿自然滨水植被的生态群落结构特征,采用自然化设计。以绿地生态效益作为主要目标,在传统植物造景的基础上,除了要注重植物观赏性方面的要求,还要结合地形的竖向设计,模拟水系形成自然过程所形成的典型地貌特征(如河口、滩涂、湿地等)创造滨水植物适生的地形环境,以恢复城市滨水区域的生态品质。另外在滨水生态敏感区引入天然植被要素,比如在合适地区建立滨水生态保护区,以及建立多种野生生物栖息地等、缉拿里完整的滨水绿色生态走廊。 

    四水边绿化植物树种 

    水边绿化树种首先要具备一定耐水湿的能力,另外还要符合设计意图中美化的要求。我国从南到北常见应用的树种有:水松、蒲桃、小叶榕、高山榕、水翁、紫花羊蹄甲、木麻黄、椰子、蒲葵、落羽松。池杉、水杉、大叶柳。垂柳、旱柳、水冬瓜、乌柏、苦楝、悬铃木、枫香、枫杨、三角枫、重阳木、柿、榔榆、桑、拓、梨属、白蜡属、海棠、香樟、棕榈、无患子、蔷薇、紫藤、南迎春、连翘,棣棠、夹竹桃、桧柏、丝棉木等。 

    五水面的植物配植 

    水面景观低于人的视线,与水边景观呼应,加上水中倒影,最宜游人观赏。杭州植物园裸子植物区旁的湖中,可见水面上种植了一片萍蓬,金黄色的花朵挺立水面,与水中水杉倒影相映,犹如一幅优美的水面画。南京玄武湖中遍植荷花,体现了“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意境,每当游人环湖漫步在柳林下,阵阵请香袭来,非常惬意。当朵朵莲蓬挺立水面时,是一番水面庄稼丰硕景象。如在岸边若有亭、台、楼、阁、榭、塔等园林建筑,或种植有优美树姿、色彩艳丽的观花、观叶树种,会起到很好的景观效果。 

    南京莫愁湖在近岸边的水中种植了极耐水湿的半常绿的墨西哥落羽杉,冬季来临,湖面上翠绿的枝条为枯黄的冬季增添了一丝的春意,同时在其根部形成膨大的膝状根,在水面上形成了良好的景观效果。对待一些污染严重,具有臭味的水面,则宜配植抗污染能力强的凤眼莲,水浮莲以及浮萍等,布满水面,隔臭防污,使水面犹如一片绿毯或花地。通过种植些野生的水生植物,如芦苇、蒲草、香蒲、慈菇、杏菜、浮萍。槐叶萍,水底植物眼子菜、玻璃藻、黑藻等,则水景野趣横生。 

    六结语 

    滨水环境是一个特定的空间,在很大程度上还要受到自然条件、城市发展、人文历史等因素的影响。设计师们应该掌握更多的历史、地理、文化等资讯,以把握更加长远的发展方向,为滨水环境的繁衍发展留有一定的余地。在规划设计中,环境的可持续性是考虑的必要因素之一。 

    滨水区又是城市特色集中表现的荟萃点,人们可以从它的景观表达中感受到城市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文化风貌的综合印象。因此,城市的滨水景观应该形成人与自然的共存、共荣和持续发展,并体现鲜明的场所性和强烈的特征感,成为城市中具有环境独特性和舒适性的亲切空间,以此维育“城市山水”的空间品质,提升城市的整体景观质量。 

    人类改变着环境同时也被环境改变。城市是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界面,要使城市发展所带来的一系列环境与生态问题得以解决,就必须使人的主观愿望与自然规律达到和谐与统一。在照顾人的需要的同时取得最佳的环境、经济、社会效益。滨水环境设计可以兼顾自然和人类的共同需求,使人类和自然真正达到和谐统一。

相关文章

回到顶部
请复制以下网址分享
城市滨水绿地设计与植物造景
http://m.civilcn.com/yuanlin/yllw/ylxg/15002595703207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