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滨水绿地园林设计应遵循 “以人为本,生态优先”的设计理念。坚持防洪、生态、景观等多功能兼顾的原则,美观与实用原则,空间层次丰富原则,植物造景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使景观与文化的融合,突出当地特色的原则。
关键词:滨水绿地;园林设计;理念与原则
滨水绿地无论是调节气候、净化污水,还是涵养水源和改善空气质量,对一个城镇来说,是非常珍贵的自然资源,也是城镇生态绿廊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滨水绿地园林是市民休息、娱乐、观光的理想场所,也是一种独特的自然资源景观,极具景观美学价值。因此,充分重视和建设好滨水绿地园林,有助于塑造城镇形象,提升城镇品位。因此,有必要对城镇滨水绿地园林设计进行探究。
1 园林设计应遵循的理念
城镇滨水绿地的园林设计要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历史与未来的和谐。
1.1 人与自然的和谐
城镇滨水绿地园林设计的总体目标,就是为市民提供一个舒适、安全、怡人的亲水、健身、观景、游憩的场所。在满足市民生活娱乐需求的同时,应尽量减少人为干扰与破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就要求我们在滨水绿地园林设计时,要坚持“以人为本,生态优先”的设计理念。环境艺术设计要充分考虑人们的多维感觉,创造符合现代生活模式,适合各种人群行为及心理需要活动场所和交往空间。以生态为先就是要充分考虑区域气候特征,结合周边环境特征,实现人与自然与地域环境的和谐共生,以“水清、岸绿、景美、人水和谐”的良好生态环境为目标,开发利用自然生态景观,改善人居生态环境等。
1.2 人与人的和谐
人与人的和谐,既有古人与现代人的和谐统一,也包括今人之间的和谐统一。人们生活在绿地景观空间里休闲、亲昵、亲水、沐浴阳光、交流嬉戏,需要人性化的良好平台。这正是景观塑造与规划的出发点。循着这个目标,将园林造景元素组合成为有序的可持续发展的景观空间,实现天地万物的动感空间互动,既是人与人的和谐,也是人与自然的和谐。
1.3 历史与未来的和谐
要尊重当地历史,努力打造文化景观,使城镇滨水绿地景观有内涵,有灵气。赋予景观文化内涵,把生态文化自然美与人文文化古典美有机完美结合起来,不断提高生活品味和品质,最大限度去追求经典文化与自然生态相互交融的完美融合,实现天人合一。
2 城镇滨水绿地园林设计应坚持的原则
2.1 坚持防洪、生态、景观等多功能兼顾的原则
城镇滨水绿地的园林设计必须统筹兼顾,整体协调。首先要考虑满足河道坑塘防洪的功能与需要。其次可利用水生植物或者岸边自然生长的植物进行绿地园林设计,使得游人更加贴近自然,感受大自然的气息。再者,城镇滨水绿地的园林设计还要关注改善水域生态环境,满足现代城镇生活多样化的需求。
2.2 坚持美观与实用原则
现代园林设计的成果是供城镇内所有居民和外来游客共同休闲、欣赏、使用的,因此,滨水园林设计应将审美功能和实用功能创造性地融合在一起,把城镇、道路与绿地景观巧妙而有机地融合。美观与实用是园林设计中外在形式与景观在人们生活中影响的不同侧面,要深入挖掘当地人文、植物特色,结合地理位置与城镇功能,用恰当的景观描绘手法进行充分地表达,以提高城镇滨水绿地的文化品味和实用功能。
2.3 坚持空间层次丰富原则
从近年来的美学视觉来讲,垂直面上的变化远比平面上的变化更能引起人们的关注与兴趣。所以,滨水园林设计不应仅仅是平面设计,而应是全方位的立体设计。立体设计包括软质园林设计和硬质园林设计。软质景观如在种植灌木、乔木等植物时,先堆土成坡形成一定的地形变化,再按植物特性种类分高低立体种植;硬质景观则运用上下层平台、道路等手法进行空间转换和空间高差创造。
2.4 坚持植物造景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无论从美学角度,还是从生物多样性的角度,来对城镇滨水绿地生态景观进行设计,主要通过植物绿化来实现的。在园林设计时,要依据景观生态为先的设计理念,维护河流生态群落自然结构,坚持以区域乡土树种为主,突出生物多样性特点,建设以本区域植物群落为主,植物造景可持续发展的现代生态功能设计模式,改善绿地景观自然环境,创建风景优美,舒适宜人,环境清新的滨水绿地园林。
2.5 坚持景观与文化的融合,突出当地特色的原则
自然景观是一个城镇绿地景观的外在形式美,文化景观突出的是滨水绿地的文化内涵,是深层次的美。自然景观的自然秀美与文化景观的古典美在城镇绿地景观中,相得益彰,各领风骚。但两者完美融合就使得现代城镇滨水绿地园林特色达到最佳的境界。也只有把自然景观的秀美与文化景观的古典美完美融合,才能真正体现历史名城深厚的文化底蕴,彰显城镇绿地景观的魅力。因此,在园林设计时,要坚持自然景观与文化景观的融合,充分挖掘深厚的城镇历史和文化特点,用当地独特的文化内涵彰显当地的文化特色,增强滨水景观的活力,提高滨水绿地园林的魅力。
参考文献
[1]张文英.浅谈城镇滨水绿地的生态和景观功能[J].中国园林,20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