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招投标阶段造价指标意识分析
作者:广联达 戴小红 发布时间:2007-7-19
前 言
建设项目从决策到竣工,大体包括以下五个阶段:可行性研究阶段、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验收阶段。在每个阶段的工程造价确定与控制的过程中,指标都以它特有的表现形态存在,起着审核,调整造价,控制指导等作用。本文主要以招投标阶段为例分析一下指标的表现形态和指标应用。
一、 指标在招投标阶段的表现形态分析
在招投标阶段的各项业务中,指标无处不在。我们可以将指标抽象的理解成造价人员头脑中的经验,经验是衡量一个造价人员专业素质的关键要素。我们分析一下,招投标阶段中各项业务是如何开展的,指标又是以怎样的形态存在的呢?
在建设部第89号令中指出,招标人应当根据招标工程的特点和需要,自行或者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工程招标代理机构编制招标文件,其中工程量清单是招标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了拟建工程的分部分项工程量项目、措施项目、其他项目名称和相应数量的明细清单。招标方统一编制有效保障了投标单位竞争基础的一致性。
工程量清单的编制主要按照国标清单的四统一来进行。由于建筑工程本身的特性,工程的不确定性和变更因素多,工程建设的风险较大。采用工程量清单招标,招投标双方业务主体共担项目合同价确定所应有的责任和风险,也就是投标单位只对自己所报的单价,成本等负责,而对工程量计算等原因引起的错误则由招标方承担。如何保障编制的清单量的准确性?是否有丢项、漏项、错项等情况发生?如何将风险降至最小化?面对这些问题,该如何处理?
如果是一名资深的造价人员,他的头脑中会有大量历史工程数据的积累,面对相同工程类型,相同工程结构和基础形式,相似工程特征的工程,对编制出来的清单项进行审核时,很快就能发现是否有丢项、漏项、错项,而对清单项的工程量进行审核时,也能快速判断主要清单项的量是否在经验值范围之内。假如我们将这些头脑中的经验抽离出来具体为一种表现形式的话,就是指标的存在形态。所以说,指标是经验的一种载体,头脑中的经验与指标往往是多层面,多纬度的,我们主要探讨一下工程造价指标的形态。
工程造价指标的存在形态有量和价两种,在清单编制阶段主要以量的形式出现,即清单实物量指标,而在编制标底和投标报价阶段,不但有量的指标,还有价的指标。随着业务的展开,对指标的需求也是分层次逐层细化。指标的具体分类有:
第1级:单项工程单方造价指标,各单位工程单方造价及比例。
第2级:单位工程单方造价、分部分项工程单方造价及占单位工程造价的比例。单位工程人材机消耗百平米用量,百平米造价及综合单价。
第3级:分部工程单方造价及各分部工程占分部分项工程造价的比例指标。
第4级:实物工程量清单项百平米用量,百平米造价及综合单价。第5级:12位清单百平米用量,百平米造价及综合单价。
二、 指标的应用解析
1、指标的应用意识:
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追求的无非就是两个:利润和发展。企业和个人永远会有走在前沿,成为思考并带领这个行业向前进的佼佼者。
工程造价行业不同于其他行业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实践性大于理论性,经验论大于书本。工程造价管理有两个工作过程,其一是工程造价确定,其二是工程造价控制。工程造价的确定,仍然有人是用电子表格计算,而工程造价的控制更是依赖资深人士的经验论。试想,一个缺乏经验的造价人员何谈造价控制呢?
工程造价行业发展了多年,它的历史积累应该是非常丰富的,我们可以做这样一个思考,一直以来我们积累的造价经验有多少?对于企业来讲,他可以花高薪聘请资深人士,但他无法杜绝人员流失。如果企业没有经验积累,优秀人才的流失就是企业生产力的丧失;对于个人来讲,在我们的职业生涯中可能要花费很长的时间去积累经验。10年,20年,甚至更多的时间,经验就是资深的衡量标准。如果每一个进入这个行业的人都要花这么长的时间去积累经验的话,这个行业的发展速度可想而知。
但现状就是,大部分的企业没有系统的工程造价经验积累,预算人员仍然需要从零开始一点一滴的积累经验。所谓的经验都存在于资深人士的大脑中,原始的,没有分析,没有体系化,没有分享的存在形态。如果我们能将这样的经验提炼出来固化成一个专家模块,这样的经验存在形态,用来指导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一定会开创一番新的工作模式。就结算对量模式而言,在一个城市你可能看到的是两个预算员满头大汗拿着手稿或电子表格对量,而在另一个城市你看到的是两个人轻松的对着两台笔记本电脑用软件对量。效率比值就是10:1!
2、指标的价值
指标的价值,如果狭隘的理解就是一个值的范围,如果广义的去理解,指标就等同经验。指标数据库就是一个资深的专家。任何拥有指标数据库的人就相当于站在专家的肩膀上从事造价工程,任何拥有指标数据库的企业就相当于拥有一个不会流失的资深专家。这就是指标的价值!
3、指标的应用模式
资深的造价人员也会苦恼手中的指标积累不够,更何况是新手。当然指标的应用必须基于一个前提就是有指标,有相对完整的指标。现在你有指标吗?指标有多少?我想这个问题换一种问法就是,你现在有经验吗?经验丰富吗?
如果你觉得自己的指标还欠缺的话,我们可以将指标的应用模式分成两个阶段来进行:
第一阶段:指标化审核和指标积累。从现在开始将我们所做的每一个工程,都进行指标化,按照指标化模块自动生成各层指标,利用个人头脑中的历史工程经验数据对比审核当前工程的量价合理性,同时积累本工程的指标。
第二阶段:通过一个丰富典型工程的指标数据库来应用。当我们对于指标的积累养成习惯,你会发现,自己头脑中的指标体系越来越清晰,指标值也越来越丰富,我们可以把每个人的头脑比作一个指标库。但每个人的经历有限,接触到的工程覆盖面也有限,所以整合一个综合的,有着各类工程积累,有一定质量规模的指标库非常必要,一方面这个指标库覆盖面广,另一方面指标库也能将个人头脑中的感性指标具体落实到有着详细应用环境的数据库中。而当我们拥有这样的指标库,结合招投标阶段的应用模块再开展工程量清单编制的审核工作,标底价的审核,投标报价的确定与调整以及评标的合理性都会具有很现实的意义。
三、 结束语
在清单模式下,无论对于企业还是个人,指标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只是指标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所以从现在起,作为企业应该建立企业内部的指标积累体系和机构,收集每一个工程的造价信息资料。造价信息资料分两部分:一是工程特征资料,(包括对造价有主要影响的技术经济条件)如建设标准、工期、质量等级要求、施工地点、工程内容、结构特征、主要施工工艺等它是编制造价指标工程特征内容的基础;二是工程造价资料。其类型可以是施工图预算,标底(招标控制价)、投标报价、合同价以及竣工结算价的造价成果以及相应的编制说明等。工程造价资料是造价指标数据形成的基础,做好归档整理工作,安排专业人员进行工程的指标化,造价分析工作,为企业慢慢积累储备核心竞争力。作为个人也应该建立积累自己历史工程数据经验值的习惯和工作方式,使我们以后的造价工作越来越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