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 首页
  2. 造价论文
  3. 内容

建设工程信息分类标准概论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建设工程信息分类标准,包括国外建设工程信息分类标准的发展历史、构成体系、应用模式,以及国内建设工程信息分类标准现状总结和建设建议。
【关键词】项目管理项目集成管理建筑工程信息分类标准

一、前言
传统的建设项目管理,往往以工程的建设过程作为对象,人们的许多研究和实践都定义在建设项目的某个参加者(如业主、设计师、承包商、监理工程师)的某个阶段(如决策、设计、施工等)的某个职能管理(如质量、成本、进度等)上,缺乏从全生命周期的角度对建设项目进行分析,从而难以保障项目全生命周期目标的实现。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外建设项目规模不断扩大,科技含量不断增加,社会影响大、投资额度高、规模大、复杂、建设周期长、涉及部门多。这使得对建设项目的项目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集成管理是近年来国际项目管理领域研究的热点,也是项目管理未来的发展方向。

集成管理的核心思想是运用集成思想,保证管理对象和管理系统完整的内部联系,提高系统的整体协调程度,以形成更大范围的有机整体。集成管理包括组织集成、过程集成、管理职能集成、计算机集成等等。对建设项目全寿命期集成管理,信息的集成管理是关键。因为项目管理是过程控制,动态管理。而管理离不开及时有效的信息。如果信息不能及时提供,就会失去其控制的作用。所以,项目集成管理也对建筑信息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信息管理的自动化:项目管理的新发展对信息的正确性、及时性、针对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项目各种信息(各种报表、记录、报告、联系函、信件、会议纪要、技术文件、图纸、标准、规范)的收集、传递、存储、处理、运用等工作需要实现自动化管理,为建设项目决策、实施和使用阶段的各项管理工作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

2、信息的无障碍沟通:因为一个建设项目,尤其是大型工程项目由于参与方众多,项目的沟通至关重要,而且也是最容易产生问题的地方,信息的无障碍交流要求信息在整个项目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之间,在不同组织,特别是业主、设计方、承包方、供应商、专业分包商、项目管理方中的不同职能部门之间实现无障碍的沟通和交流(不同组织,特别是业主和承包商之间)。

3、信息的共享:因为项目参与各方往往各自为政,他们之间缺少交流沟通,形成一个个“信息孤岛”,不能实现信息共享,不利于对项目进行整体考虑。建设项目的各个参与方、社会的各方面会项目信息都有各自的需求,要打破“信息孤岛”现象,实现项目信息的共享,并充分满足各自的个性化需求。
所有这些要求的满足和实现,都离不开一个基础工作:信息的标准化、规范化!且项目信息集成管理必须通过IT技术实现,但计算机并不能直接处理离散、无序状态的信息,必须对信息进行规范化的组织后才被它识别和操作。但是目前,我国尚没有统一的建筑信息分类编码体系,对建筑信息进行系统化、标准化的组织,这是制约IT技术发挥作用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国外建设工程分类标准介绍

2.1国外建筑工程信息分类方法
建筑领域的信息种类繁多,数量巨大,因此需要以分类的形式加以组织,不同国家地区,不同的协会、部门对建筑信息有不同的分类组织形式,随着建筑业的发展,建设项目全寿命期过程中的信息沟通和交换变得越来越重要。

建筑信息分类体系CICS(ConstructionInformationClassificationSystem)是对建筑领域的各种信息施行系统化、标准化、规范化的组织,为建设项目的各个参与方提供一个信息交流的一致语言,为建筑信息的管理和历史数据的积累利用提供一个统一的框架,同时为建筑应用软件的集成化提供一个共同的基础。

建筑信息分类体系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己经出现,但第一个正式的建筑信息分类体系是1950年瑞典的SfB。从那以后,随着建筑业的发展,各国逐渐建立起各种建筑信息分类方法,分别满足工程造价、建筑规范、项目管理、进度控制等需要,如美国的Masterformat,NIFORMAT,欧洲的Ci/SfB,CAWS,CESMM,EPIC等等。由于文化背景和法律环境的差异,各个国家的分类体系不尽相同。它们的分类方法、分类结构乃至应用范围都存在很大不同,甚至在一个国家内部也可能存在几种不同的分类。这些给建筑领域充分应用IT技术造成了障碍,也不利于建筑业的国际化。

进入90年代,为满足信息技术在建筑业的应用要求,以及推动建筑管理的集成化,ISO和一些国家开始制定集成化的建筑信息体系,如ISO/12006-2,英国的UNICLASS、荷兰的NBSA、美国的OCCS等。这些分类体系与传统的建筑信息分类体系不同,它们是从建筑业的高度对各种建筑信息进行统一、规范、标准的组织,将这些信息组织在一个科学的框架之下。其中,ISO/DIS12006-2[6]是国际标准化组织为各国建立自己的建筑信息分类体系所制定的框架,它对建筑信息分类体系的基本概念、术语进行了定义,并描述了这些概念之间的关系,然后提出分类体系的框架,即分类表的组成和结构,但不提供具体的分类表,“此标准是对多年以来已有的各种建筑信息分类系统的提炼”。UNICLASS和OCCS是欧洲和北美地区根据各自已有建筑信息体系的成果,采用ISO/12006-2的分类框架建立的现代建筑信息分类体系,它们旨在代替原有的分类体系,满足建设项目全寿命期阶段内各方对建筑信息各项的要求。

从这点可以看出,现代建筑信息分类体系的发展趋势是以国际统一的分类框架为基础,各个国家或地区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分类表的具体内容,这将有利于国际间各种建筑信息分类体系的对照和映射。

2.2国外建筑工程信息分类体系介绍
考察世界范围内建筑信息分类体系的最新发展状况,无论是ISO的建筑信息分类体系框架,还是英国的UNICLASS,或是北美的OCCS,都致力于将建筑领域的所有重要信息都纳入建筑信息分类体系的范围,以期能够满足建筑领域有关各方、建设项目各个阶段的需求,实现建设项目的集成化。我们下面以北美的Omniclass体系(2000开始制定的建筑信息分类体系)为例介绍建筑信息分类体系的涵盖范围:

纵向是建设信息的分类研究对象:面向建设项目的对象和研究过程。到目前为止,己经介绍的重要的建设对象有:建筑群、建筑单体、空间、建筑单体部件、构件、设计构件、工项、管理过程、施工过程、建筑单体寿命期阶段、项目阶段、建筑产品、建设辅助工具、建设参与人员、建设信息、属性特征等。这些对象覆盖了建筑领域所有重要的方面。

横向是由针对具体的分类研究对象:根据事物的某种属性,可以对某类事物进行细分,从而形成一个分类表。又由于分类的多面性,对同一类事物的细分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因此,如果有必要,可以对同一类事物进行多种分类,从而形成多个分类表。就建筑领域的对象而言,从实际需要出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分类,如用户活动或功能、物理形式、特征功能、工作类型等等,这些分类所形成的分类表共同组成了建筑信息分类体系的主要内容建设信息的分类方式:如从用户活动或功能、物理形式、特征功能、工作类型几个方面进行分类。

 

2.3国外建筑工程信息分类标准应用
建设工程分类标准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适用于建设项目的全生命周期各个阶段(从项目前期,设计、施工、运维、拆除、回收或是改建等),各个参与方,关于设计、施工的资料、资源、进度、估算、项目管理等所有的信息管理和IT系统建设。

 


2.4国外建筑工程信息分类标准总结
建设项目集成化信息分类体系是从建设项目乃至整个建筑业的角度,全面考虑所涉及到的各种信息,将建设项目全寿命期各个过程中的信息集成至一个大而全的框架以内,力图实现整个社会对于建设信息的共享。

 
 

三、国内建设工程分类标准介绍
3.1国内建筑工程信息分类标准
尽管建筑业的信息化己经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但是在我国建筑领域所进行的信息组织研究工作与国外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无论是建筑信息的分类组织,还是面向对象的方法,客观来讲,我国目前仍处在比较落后的状态。

我国建筑领域存在很多种关于建筑信息的分类,比如建筑文献档案、建筑标准规范、建筑工程定额以及建筑产品目录等等,它们构成了我国传统建筑信息分类体系的内容。这些传统体系为满足不同的需要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建筑信息进行组织,在不同的应用领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通过对ISO/DIS1 2006-2(建筑信息分类框架)和国外现代建筑信息分类体系的研究,分析了我国现有建筑信息分类及其存在的问题,结论如下:

 


(1 )现有分类系统的分类方法不符合分类法的一般准则:我国各类建筑信息分类体系中,常存在这样的问题:同一层次中所采用的分类标准和结构不一致,不利于记忆和检索。这不符合分类方法的一般准则。

 


(2 )我国没有一个统一的适用于整个建筑业的框架:各个部门或组织往往根据自己的使用需要对建筑信息进行划分,形成了多种体系,这些体系的结构、项目差异很大;总体来看,我国的建筑信息体系没有一个统一的适用于整个建筑业的框架,各个部门或组织往往根据自己的使用需要对建筑信息进行划分,形成了多种体系。而且这些分类体系常常是几种建筑对象的混合,如构件分类与工项分类混合。即使同是一种分类〔如工项分类),各个体系之间也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异。

 


(3 )我国现有分类普遍没有进行编码:而是以章节号进行表示;我国建筑信息分类体系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没有进行合理、系统的编码,有很多是以章节号码代替编码。章节号不能固定分类项目,也不利于计算机识别和处理。在定额体系和产品分类中,还经常采用序号编码,这种编码不能显示分类子目的结构关系,不利于检索和使用。

 


(4 )信息范围问题:现有分类的建立和应用往往是满足某些方面的需求,而没有从总体上考虑对建设项目全寿命期的支持,对建筑业各个方面的支持。我国现有的建筑信息分类是为满足某个方面的需求而建立的,如定额体系只用于工程造价分析,规范体系只用于组织建筑规范,中图法中的建筑相关分类只用于组织建筑文献等等。这些为不同需要而建立的体系之间没有统一的划分和编码。

 


(5 )专业分割:我国建筑信息分类体系另一个突出问题是各个专业工程之间的分割和离散。由于这些分割,造成了同一个建筑对象在不同的专业工程中存在不同的分类,导致各专业之间难于交流沟通。我国建筑信息分类体系另一个突出问题是各个专业工程之间的分割和离散,如定额体系被分为建筑工程定额、市政工程定额、房屋修缮工程定额、古建园林工程定额等等。建筑工程与土木工程的分割、土建工程与安装工程的分割,是我国分类体系中常见的现象。由于这些分割,造成了同一个建筑对象在不同的专业工程中存在不同的分类,导致各专业之间难于交流沟通。

3.2建筑工程信息分类标准地图
但是随着IT技术在建筑业的广泛应用,集成化管理趋势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分类体系越来越不能满足信息化的要求,因此需要从整体的角度,以统一的建筑信息分类体系框架为基础对已有的分类进行改造和重组。ISO /D IS 1 2006-2的框架已经被北美和欧洲两个地区的分类体系所应用,证明了这个框架的科学性和实用性。以这个框架为基础建立的建筑信息分类体系可以保持与国际分类体系接轨,便于相互映射和转换。我国的建筑信息分类体系也应当以此框架为基础。

 


本文以 ISO 心 IS1 2006-2的框架为基础,参照国外已经和正在开发的建筑信息分类体系的经验,本文提出我国建筑信息分类体系的框架,并指出体系中分类表内容的可能来源。

 


在制定我国建筑信息分类体系的过程中,应当充分利用已有的分类成果,按照分类法的一般原则和建筑信息分类体系的特点,对已有体系中的内容进行重组和整合,使之符合建筑信息分类体系的要求。最后还要对这些内容进行科学的编码,使分类结构固定下来,保证体系在使用过程中保持一致。

 


 

四、建设工程分类标准总结
4.1建设工程信息分类标准的价值总结
本文所论述的“建设项目信息分类标准体系”的核心业务价值围绕建设项目集成管理而展开,具体体现在以下这些方面:

 


(1)建设项目全寿命期各个阶段的集成。“建设项目信息分类标准”包含了从项目构思、可行性研究、项目计划、设计、施工、运行,乃至拆除各个阶段的信息。“建设项目信息分类标准”在统一的构架之下来描述和组织这些信息,为业主及有关各方提供全面的信息以支持决策。
 

 

(2)建设项目各个参与方的集成。一个建设项目在其全寿命期过程中,经历各个方面的参与,如业主、设计商、承包商、供应商、咨询服务单位、建设主管部门、社会公众等等.这些利益相关者对建设项目都有各自的利益需求,希望了解掌握项目的信息。“建设项目信息分类标准”以统一、标准的方式组织建设项目的信息,以满足不同参与者的需求,促进信息共享与交流。

 


(3)项目管理各个职能的集成。建设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各个不同的职能部门对项目信息有不同的要求。为全面实现项目的目标,需要集成协调各管理职能对信息的需求。“建设项目信息分类标准”为这些各有侧重的需求提供了一个一致的框架,为不同职能之间的信息共享交流创造了条件。“建设项目信息分类标准”为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集成管理的信息集成提供一个框架和机制,以它作为基础,发展相应的集成化信息管理模式,开发集成化的项目管理软件,实现项目管理的真正集成。

 


4.2国内建设工程信息分类标准建设建议

 


国内建设工程信息分类标准的建设会随着项目集成管理、IT技术的发展而成为行业必不可少的一项业务建设工作。

 


建设我国的建设工程信息分类标准体系应该以国家标准化组织ISO的建筑信息分类框架为基础,广泛邀请建筑业各个相关部门、组织参与编制工作,并组织各方对体系进行讨论和评价,不断完善;同时,建设时也充分整合应用现有分类系统的分类成果,使其适用性更强。

 

参考文献
[1] 建设项目全寿命期集成管理研究.成虎.南开大学出版
[2] 建设项目集成化信息分类体系研究.侯永春.东南大学

相关文章

回到顶部
请复制以下网址分享
建设工程信息分类标准概论
http://m.civilcn.com/zaojia/zjlw/13510385191669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