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 首页
  2. 造价论文
  3. 内容

指南针、地图册与GPS-工程定额的过去、现在与将来

【摘 要】回顾建筑工程定额产生的原因、形成机制与使用过程,结合事物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探讨在新时期、新技术等条件下建筑工程定额的发展方向及未来景象。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工程定额


前言
建设工程定额在建设经济中的作用与发展,是一个对于建筑经济管理活动中至关重要的问题,在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建筑经济管理经历着不断的变革,那么工程定额又经历什么样的变化?将走向何处?我们还会面临哪些问题?本文尝试从技术发展与管理发展的角度来分析一下建筑工程定额的发展与变革。

“指南针”——过去工程定额的产生
提到定额,我们不得不从产生说起,其随着工程技术的发展而发展,历史非常的悠久,早在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古代建筑家李诫的《营造法式》里就含有工程定额的概念和雏形,全书三十四卷,涵盖了名词术语、施工方法、工料用量和计算规定,可以看成是古代建筑工程的计算规则与工料定额,这一工程技术的巨著为工程定额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近代,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在经济活动发展最为迅猛的美国,形成了系统的经济管理理论。代表人物就有美国人泰勒和吉尔布雷斯夫妇等。近代定额的产生就是从泰勒制开始的,它的创始人是美国工程师泰勒,泰勒制的核心内容包括两方面,一是科学的工时定额。二是工时定额与有差别的计件工资制度相结合。泰勒制的产生和推行,在提高劳动生产率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也给近代的社会经济管理带来了根本性的改革和深远的影响。从这个历史中我们可以看到定额是伴随着管理科学的产生而产生,定额成为管理科学实践中的一个具体管理工具。
定额,是指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时,在人力、物力、财力消耗方面所应遵守或达到的数量标准,工程定额只是定额中的一种形式,作为建筑产品生产过程与物质消耗的客观反应,其本质就是一定规定的额度和规则,它和“指南针”一样,是一种度量或衡量的标准,是一种评价和判断的尺度,这是工程定额产生的根本原因与本质要求。

“地图册”——现在工程定额的发展
现在我国的工程造价管理中使用预算定额、概算定额等是在建国后逐步发展与完善起来的,在技术体系上与欧美国家并无多大差异,但在工程经济管理的具体体现上差异较大,在欧美国家,工程定额一般是作为技术标准、技术法规的形式确定下来,而我国是借鉴了前苏联的管理模式,通过集中的行政权力将工程定额确定下来,以行政管理的方式管理建筑工程经济,将技术与经济完全统一,一个具体的表现就是计划经济时代工程定额的“法定价、法定量”,同时产生了代表国家进行工程经济管理的机构——各省造价管理站或管理处,这时候建筑工程经济管理活动的主体是国家和政府。
1951年我国制定了东北地区统一劳动定额;1955年劳动部和建筑工程部联合编制了全国统一的劳动定额;1956年在此基础上颁发了全国统一施工定额;进入九十年代,又相继编制了全国统一建筑、安装、市政、园林等民用建筑专业定额,在这一时期,各个如石油、电力、铁路等存在大规模建设活动的行业也相继编制适应各行业应用的行业工程定额,如石油概预算定额、电力概预算定额等,这时候工程定额的编制过程一般是成立专门的专业编制机构,在编制机构中配置相应数量的专业人员,采用统计一定周期内实际工程,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得到工程定额的各个标准。通常3至5年进行一次更新发布,与“地图”的编制和使用在道理上完全一样,有固定编制机构(测绘局和定额站);有专业编制人员;采用一定时期内的采样做分析统计;有一定的更新周期(2-3年发行一次)。在当时的社会生产力与技术水平下,像这种需要大规模计算、统计、分析的工作必然如同“地图”绘制一样采用专业人力集中的战术来进行,这种特性同时也决定了工程定额标准的内容在一定周期内是静态不变的。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随着我国加入世界经济活动的深入和建筑市场经济本身的发展,我国的建筑经济管理模式也在发生着变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筑经济活动的参与主体是企业,不应该是国家和政府,“法定价”首先被突破,有了“法定量、市场价”“量价分离”等等,典型代表时期是上世纪90年代的工程造价改革,定额价作为指导价出现,对于市场变化的是以材料价格的调差计费来解决,其后,工程招投标制开始实施,工程量清单规范在2003年颁布执行,国家开始深入推进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市场化改革,要求参与建筑经济活动如同其它市场经济活动一样,以市场竞争选择、合同交易的方式进行建筑工程活动,这样,建筑经济管理活动在主体角色的变化后,其本身的管理内容与要求也被迫发生着变化,企业开始期望追求适应自己、能够反应自身建筑产品消耗水平的企业定额,这是企业在市场环境进行自身发展的必然诉求,但同时,管理职能与专业资源仍然在政府部门,大部分企业无法做到建筑工程经济的评价主体。一方面是企业期望时时反应适合企业自身的建筑产品生产消耗水平标准,另一方面是一定周期内固定不变的国家工程定额,大量的、变化的工程信息在建筑工程经济过程中得不到有效的评价与体现,举个例子说明,物料耗量与物料价格是工程定额核心的组成,也是企业形成工程造价最关注的部分,但耗量、价格是与企业的施工技术水平、生产管理水平密切相关的,不可能是所有企业都一个样,以企业的角度来看,耗量与企业水平有关系是变化的,以市场的角度来看,价格与供应矛盾有关系也是变化的。企业拿着社会平均水平的工程定额来参与市场竞争,不能说一点用也没有,但某种程度上就像在一份“地图”里寻找一个刚刚进行了旧城改造的街道一样,这时候极可能出现情况是,“地图”是地图,“街道”是街道。虽然可能是同一个地点,但两者的信息就是不一样。
因此,现阶段工程定额发展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相对静态的工程定额与绝对动态的市场变化之间的矛盾。

“GPS”——未来工程定额的方向
分析上述现存的建筑工程经济管理中的主要矛盾并不是为了简单否定工程定额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事实上,前面提到过,工程定额本身是一种衡量标准,和“指南针”的本质与作用是一样的,它是以建筑工程技术作为基础技术管理的重要依据,是研究与总结建设工程生产消耗规律的经济技术标准,简单的否定工程定额本身就是一种不科学的态度,就像“过时地图”的问题,并不是地理图绘制标准的问题,是“过时地图”不能及时反应地理变化信息的问题,静态的工程定额与动态的市场变化之间的矛盾也绝对不是工程定额标准体系本身的问题,而是建设工程定额是按照正常的条件下社会平均消耗标准制定的,难以体现众多企业的个别成本和技术差异。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原有的固定周期编制,固定周期更新的模式难以适应瞬间多样的市场变化,主要矛盾是我们工程定额物料耗量及物料价格形成所采用的技术手段不能适应现在建筑经济管理活动要求,不是工程定额标准就不科学、不合理。
要解决这一矛盾,其实只要我们打开思路,完全是可以找到解决之道的,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就是一个我们可以借鉴的思路,它就是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的一个典型产物,它是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包括大气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在这里,我们无意去深究GPS的专业技术细节,只需要想一想,它主要解决了什么问题?它通过复杂系统解决了地理信息变化的问题,只要打开GPS,我们看到的信息几乎都是实时信息,这是单靠人力加工无法实现的,而正是应用了计算机、卫星通讯、三维全息等新技术,才带来了地理信息应用的无限空间。这个例子用哲学的观点来解释就是当事物发展到一定水平就必然会由量变到质变,这一变化的催化剂就是信息化高新技术的采用。
同样,建筑工程产品中技术经济信息都与地理信息的变化类似,一样的复杂繁多,一样的变化多端,如何实时真实反映建筑工程经济信息的过程与变化,就是工程定额的发展方向,这一客观规律不是我们意识为转移,是以社会生产发展的要求而必然产生的,就像1000多年前的《营造法式》一样,同样也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工程定额作为一种评价标准,回归到标准自身的作用上,不应该同时承担建筑经济信息的反映,比如说,工程定额中的项目划分、计算规则这些内容就应该形成统一标准,至于某个定额项目的物料耗量与价格信息的反映应该交由企业根据自身水平去反映,这就是企业工程定额,而企业要做到企业定额,不可能再通过“人海集中战术”来进行,因为企业没有这样的资源,也没有这样的时间,企业能走的路只有一条,就是在自身的建筑经济活动中结合采用信息化高新技术来完成,通过网络技术、数据处理技术、软件应用系统技术等高科技去完成人类自身无法实时处理的大量信息数据,在这种场景中,工程定额只作为标准规范的作用存在,企业利用软件工程数据进行数据采集、分析、运算、存储去完成大量建筑工程信息的技术处理与专业应用,到今天为止,有些新的技术已经应用于建筑工程领域,如BIM信息模型、项目管理系统、造价数据中心、企业定额数据库等都在不断的应用到实际工程管理中,一批企业也在实践中不断的尝试与完善这些高新技术应用,我们可以确定的是工程定额的未来还会持续,只有应用新的技术后它才能摆脱“过时地图”的矛盾。
我们相信并且坚信,只要我们这个行业领域坚持对新兴技术应用的追求与探索,终有一天,工程定额这个古老的“指南针”必将进入“GPS”的时代。
 

相关文章

回到顶部
请复制以下网址分享
指南针、地图册与GPS-工程定额的过去、现在与将来
http://m.civilcn.com/zaojia/zjlw/13513190171679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