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建筑市场的不断发展,工程造价面临的环境也越发复杂,在造价审计中所出现风险的几率也就越来越大。本文主要分析了工程造价审计风险的种类,并论述了工程造价审计风险防范对策。
【关键词】工程;造价;审计;风险;防范
工程造价审计是工程造价控制关键环节,它是指审计人员在实施工程造价审计后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它贯穿于工程的整个过程中。因为工程造价本身外部敏感性强、专业结构范围广、审计环境复杂、专业判断多等特点,审计风险也较大,必须正确地对待工程审计风险,找到防范风险和化解风险的对策。
一、工程造价审计风险的种类
认清工程造价审计风险,是做好风险防范的重要前提,在进行工程造价审计的实际工作中,一定要注意防范相关风险。
(一)内控制度不健全
被审计单位建设项目一般不多,但是往往因为建设项目的内控制度欠完善,在执行时容易出现一些问题。有的因管理人员敷衍塞责而失效;有的因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相互勾结而失效;有的因建设环境或项目规模的改变而削弱或失效;有的内控制度纯粹就是为了应付外部检查,根本未执行等等。工程项目管理不规范,给工程造价审计带来风险。
(二)审计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
尤其是基层审计机关,常常是一个人充当多面手,边干边学,遇到各专业中缺乏统一标准的问题时,审计人员难有准确、合理的判断,这些缺乏专业胜任能力的表现都会产生审计风险。此外,一些审计人员职业道德欠缺。对审计发现的问题视而不见或是知情不报,也给工程造价审计带来风险。
(三)建设项目本身的敏感性和复杂性
建设项目因为投资规模大,建设可变因素多,或者因为是国家投资建设项目,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审计人员所受的压力较大,又因建设项目的工期长,在人员、时间和材料单位上存在太多不确定因素,导致审计牵涉到太多的子目,审计结论的争议性较大、确定性较差。这些复杂而又敏感的审计业务特点容易导致审计风险。
(四)工程造价审计方法欠合理
工程造价计价规范在不断的修改中加深了施工方与建设方利益冲突,增加了工程造价审计风险。目前我国的工程造价审计主要依赖送审资料,偏重于事后审计,部分业主报审的资料不完整、不真实、不合法,对有关工程造价的设计变更不及时报审和签证,从而导致工程造价审计的结果与工程实际造价存在较大偏差,这会直接影响到工程造价审计的工作质量。因为施工方往往追求获得较高的利润,建设方想方设法降低建设成本,双方会对合同及相关签证的理解就存在差异,导致审计双方错误认识和计算问题。这些都会带来工程造价审计风险。
二、工程造价审计风险防范对策
(一)提升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工程造价审计的专业性和技术性都很强,必须建立起一支责任心强、业务素质好、职业道德佳的复合型工程造价审计队伍。
首先,审计工作本身的职能特点决定了审计人员发挥着领导的眼睛、决策的参谋、廉政的楷模的作用,所以,必须强化审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提升审计人员综合素质,合理地规避审计风险。其次,审计业务比较复杂,牵涉范围广,要求工程造价审计人员具备一定的技术、经济、法律、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再次,随着新技术和新工艺的不断涌现,急需一批年轻且具备高素质的工程审计人员,并且要有计划地安排审计人员进行后续业务教育培训。通过专业、政治教育等方式来提高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政治素质。为了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要求,工程造价审计队伍除了要配备必要的财会审计专业人员,还要把部分工程专业技术人员充实进来,从而提高审计队伍的整体素质。
(二)采用先进科学的审计方法
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的生命线,只有规范了审计,才能提高审计质量,促进行业长足发展,这就需要利用先进科学的审计技术和方法。其一,引进目前最先进的以风险为导向的风险基础审计模式。以风险的分析与控制为出发点,以保证审计质量为前提,统筹运用符合性测试、实质性测试、分析检查等方法,综合各种审计证据以控制审计风险。其二,采用动态的控制工程造价的方法。实行工程量清单计价后,工程造价审计不再单纯是事后的结算审计,而应该采用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全方位的动态审计方法,这样才能确保工程审计质量。其三,由于工程造价审计的特性和业务特点,要求在审计实施过程中还应注意多种审计方法的灵活运用和结合,严格执行审计程序,恰当地评价和估计被审计单位的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将检查风险降低至最低,以确保审计项目质量。
(三)加大内部审计部门的监督
在工程项目立项前,审计人员应会同有关部门对工程项目进行可行性测试,对拟邀请投标的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的资质、诚信度进行测试、评估。施工过程中,按照施工合同的要求,经常到施工现场进行突击检查,检查施工单位是否按质按量进行施工,材料购进是否符合合同要求,监理和甲方代表的签证是否属实,发现问题及时汇报有关领导,并及时进行纠正。工程付款必须严格按合同进行支付,并且经内部审计部门签字认可,否则容易出现工程款多付的现象,并且可以有效地杜绝单位主管人员虚立工程项目骗取单位的资金。内部审计部门内部也应建立监督机制,审计人员必须向内部审计部门领导负责,向内部审计部门领导汇报工作,所做出的审计结论,必须经内部审计部门领导签字认可。
(四)优化工程造价审计的外部环境
其一,要完善行业规范,健全相关的法律制度,有效降低工程建设中存在的不确定因素,约束工程建设的不合理行为,营造一个低风险、优良的工程造价审计环境的外部条件。这就要求不仅要完善工程建设行业规范,而且要求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建立起明确的、合理的、有效的工程建设行业规范,使得工程建设的各项工作有章可循。
其二,要加强管理控制与协调。安排工程造价审计计划要量力而行,工程造价审计任务与工程造价审计力量要基本匹配。审计组人员搭配要注意专业结构组合,主审必须专业知识丰富。审计人员要在审计过程中注意与被审计单位现场施工管理人员的沟通和协调,尽量做到出现问题在第一时间互相达成一致,以便有效防控审计风险。
(五)使用科学的审计手段
要想提高审计效率、降低层出不穷的审计风险,必须使用先进的审计手段:首先,采用工程全程审计手段。对工程整个过程的审计是做好审计工作的必备基础;其次,实行主动控制。主动控制能够能动地影响投资决策、设计、施工等过程,能够对审计工作的有效开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是防范审计风险的内因;再次.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计算机、互联网和其他一些辅助的现代科学技术能够提高审计方法的科技含量,提高审计效率,有利于降低审计风险。
(六)争取外援与合理转移风险
首先,聘请专业技术人员或委托的社会中介机构时一定要谨慎,详细调查和了解拟聘对象的技术力量、执业资质、以往执业情况和诚信度;其次,建立有关委托社会中介组织审计的管理制度,对委托审计的工程造价项目,一定要加强对其监督,并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明确双方权利、责任和义务;第三,要做好委托社会中介机构审计的工程造价项目监督和管理工作;最后,建立委托社会中介组织审计管理制度,从源头上降低委托审计的风险。
参考文献:
[1]朱群.施工阶段跟踪审计的作用[J].山西建筑.2007,33(11):245~246.
[2]向正平、李新辉.浅谈工程造价审计风险及防范[J].工业审计与会计.2006,(4):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