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 首页
  2. 造价论文
  3. 内容

建筑工程造价存在风险及处理

[摘 要]本文针对建筑工程造价风险管理的特点,研究企业工程造价的风险管理,希望能够帮助建筑施工企业确立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减少风险而带来的各类问题及损失,确保工程投资的效益,促进施工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风险管理;存在风险;控制措施
  1、工程造价风险的特点 
  1.1 复杂性 
  主要表现为风险的多样性和多层次性。大型开发项目周期长、规模大、涉及范围广、风险因素数量多且种类繁杂,致使其在全寿命周期内面临的风险多种多样。而且大量风险因素之间的内在关系错综复杂、各风险因素之间与外界交叉影响又使风险显示出多层次性。作为风险的一种,工程造价风险也同样具有复杂性。 
  1.2 可变性 
  指在项目实施的整个过程中,各种风险在质和量上是可以变化的。随着项目的进行,有些风险得到控制并消除。有些风险会发生并得到处理,同时在项目的每一阶段都可能产生新的风险。 
  1.3 全程性 
  在项目实施的全过程的各个阶段、各个方面都存在着不确定性因素,即各种不确定性因素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对工程造价产生影响,即工程造价风险存在的客观性、普遍性和全程性。 
  1.4 被动性 
  某一具体风险发生的偶然性和大量风险发生的必然性。任一具体风险的发生都是诸多风险因素和其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一种随机现象。个别风险事故的发生是偶然的、杂乱无章的,所以从某种程度上工程造价风险存在一定的被动性。 
  2、工程造价中存在的风险 
  2.1 风险管理意识淡薄 
  当前,国内建筑施工企业还未能对工程造价所存在的风险给予足够的认识,严重阻碍了风险管理。许多建筑施工企业未能充分将可能存在的风险考虑进去,在投标报价中没有通过系统的风险评估与计算,只是象征性的计取一定比例的风险系数,这样做很有可能造成对风险的预估不足,风险费用过低。而在日后的实际施工过程中,如果施工企业不能承担所增加的风险造价,则会严重影响结算工作,造成极大的不便,具体来说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施工企业将风险造价通过索赔的形式向业主索要补偿;第二,业主已经通过合同的形式将部分风险转嫁给施工企业,对结算中可能增加的风险补偿费用预估不足,造成投资超预算的结果。 
  2.2 策划和设计不妥当导致工程造价存在风险 
  一般地,在施工方对工程进行竣工前,会有相关的部门对工程进行专业的检测和评估,进而得出工程是否适合建造的结论。但是,现在的部分业主为了追求更高的效益而对数据进行造假,从而达到提升可行性的一个目的。但是,他们的经济利益只是一个眼前的利益,这样的行为背后可能却是给企业带来无穷的麻烦。 
  设计环节是在整个工程时期的前期阶段,而且设计阶段的费用是占工程的整个费用很少的一部分,只要付出这少少的一部分,就可以保证企业工程的质量。 
  2.3 对风险的管理力度不够 
  近阶段,我国大多企业没有注意到造价风险的问题上,对工程管理的造价管理尚未做出相关的规定,使得企业的工程操作没有良好的操作规范。即使有些企业注意到培养工程总价风险防范的意识,但是也只是在表面上做做样子而已,并没有把这工作实施到工作当中去,从而使得企业内部的造价风险快速地增加。 
  2.4 风险识别和风险处理手段落后 
  直到上世纪80年代,我国才逐步引入风险管理理论,同时在一些大型的重点项目中进行运用。相较于国外发达国家工程造价风险管理均具备专门的风险研究报告,我国的建筑施工企业几乎都不具备这种设立风险管理手册的意识。施工企业的管理者缺乏风险识别能力,不能准确预估潜在的风险,缺乏前瞻性和判断力,而且我国工程项目造价的风险处理手段单一,难以面对越来越多样化的风险。 
  3、建筑工程造价风险控制措施 
  3.1 明确相关法律规定,强化全过程造价管理 
  为有效规范工程参与建设单位实践行为,我国出台了较多法律规范标准、规章体制,而该类法律制度同时也是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依据。建筑工程当事人应依据法律规范行事,进而有效避免由于不良违规受到法律惩处,还可保护自身享有合法权益、免受利益的不良侵害。可将法律作为有效的保护利器,做好项目风险的科学管控。对市场各类动态信息应全面掌控,汲取汇总多样化资讯,还应对市场环境进行合理良好的预测与研究,进而为工程建设规模、施工进度以及相关标准、管理定位提供有效参考依据。建筑工程发包方应明确自身的权利义务,在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中做到事前控制,主动控制,明确控制的目标。承包方应依据招标文件、承包合同的实质性条款,科学捕捉市场竞争的趋向态势,了解劳动力以及各类设施设备的市场价格波动,进而有效依据法律规范形成有效的投标价格,并做好过程中成本管理。。 
  3.2 重视前期及设计阶段目标管理,做好事前控制 
  建筑工程施工建设持续周期较长,且投资经费庞大,需要实施多次的计价管理,为此其造价管控目标的明确应伴随施工建设过程持续深入且分阶段实施。前期的有效决策以及设计则成为建筑工程控制造价的核心关键。项目投资制定决策后,则管控造价的重要环节就在于做好科学设计。建筑工程全寿命周期的经费涵盖一次完成的项目造价以及交付应用后的费用,还包括工程使用期到期后投入的拆除以及报废的经费。为此首先在设计环节中应明确设计目标造价,做到事前控制。控制过程中应注重做好设计规划方案的审核,倘若施工方案超过投资具体额度,应实施必要的全面整改。 
  3.3 完善招投标管理,实施有效的风险分离 
  就建筑工程发包方来讲,应科学编制合理严明的招标资料以及合同条件,进而可对承包方创建有效的约束指导标准。就工程项目承包应由技术、法规法律以及商务视角明确严格合理的定性以及定量标准,做好投资资格的有效审核,优选资质水平较高、信誉好的承包方一同投标。建筑工程投标书则应实施有效评定。建筑工程承包方应深入钻研、科学分析招标资料文件,制定投标策略,降低合同内容签订的后续风险。招投标管理应确保公平合理性,有效保护投标与招标方的相应合法权益,明确项目工程法人履行责任的现实状况,实现对建筑工程项目的规范管控,营造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确保建筑项目工程的规范、顺畅施工建设。 
  风险分离为令各个风险单位实现有效的分隔,预防风险因素引起连锁反应,并令各方受到不良牵连。该类处理方式可将风险因素控制在一定范畴之中,进而降低不良损失。针对建筑工程进行造价风险分离的方式,可有效预防承包方无法严格遵循相关规范而引发的整体建筑工程建设不佳、疏漏错误、提升造价投入的风险。招投标时将造价风险因素在建筑工程参与方之中作出合理有效的分配,令各个当事人均能够担负相应的风险责任,方能激发各方积极性以及创新意识,进而令建筑工程整体造价风险实现有效的管控,最终合理实现效益目标。 
  3.4 采取一切有效手段控制成本风险 
  建筑施工企业成本的风险管理也是很重要的,主要的对策如下描述:材料用量的控制以现场工程师计算数量与造价工程师计算数量核对后的确定数量加材料损耗后作为采购限量。任何超过采购限量的材料额外采购,必须经过超量分析得出结论后刁‘能够实施。通过招标采购的方式选择履约能力强、质量稳定、价格低廉的供应商。鼓励使用新产品、新技术替代老产品降低措施费部分的材料使用费。 
  结语:建筑行业的工作本身存在很多不明的因素,而且建筑工程的工作复杂,经历的时期长、造价不稳定,使得造价风险无处不存在。而企业在这竞争激烈的市场,只有做到施工的过程中保证工程的质量,造价预算符合经济型的原则,并且实时地对造价风险进行控制,才能提高工程的效率和质量,才能提升企业的形象,才能规范整个市场的操作。

相关文章

回到顶部
请复制以下网址分享
建筑工程造价存在风险及处理
http://m.civilcn.com/zaojia/zjlw/15006219823224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