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建筑工程预算和决算在一个工程项目中起决定性作用。然而,现阶段建筑工程预算中存在着很多问题,包括人为因素影响预算编制以及工程预算重编制、轻管理等问题.工程决算中存在着资金费用清单不明,决算超预算等现象。这些都是工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将针对存在的具体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从而推进工程项目施工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预算;决算;影响因素
1.建筑工程预算中涉及到的影响因素,以及控制对策
1.1工程阶段对预算造成的影响
第一点,建筑材料价差对预算的影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筑材料价格是由市场的需求决定的,建筑材料价差按照建筑工程造价管理部门定期公布的造价信息的价格进行调整,随着时间推移,建筑材料价格将会有进一步的变化。第二,国家政策性调价。建筑工程的阶段性是由建筑工程的时间性决定的,每一个阶段依循一定的步骤,不能将下一道工序的时间提前。而国家每一阶段都可能进行政策性调价。第三,预算没有考虑现场签证。现场签证是建筑施工期的产物,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包括:基坑排水、土方坍塌、地下障碍、文物、自然灾害等。第四,预算没有特殊施工技术措施。工程造价主要是由工程实体性消耗部分和措施性消耗部分决定的。实体性消耗部分一般是按施工图及说明所描述的工程实体部分计算,不应有较大出入。而措施性消耗部分,则因施工的环境、方法、工艺、手段不同产生的差异。
第二点,建筑工程量计算是一个重要环节,建筑施工图纸表达是否正确、全面、清晰明了是建筑工程量计算准确性的基础。在市政道路、桥梁及安装工程项目中,材料用量表及工程量表,往往在图纸中已有明确标示。
第三点,建筑设备材料价格误差。在国内,同一种型号设备存在多家厂商生产竞争,价格混乱,报价不一,没有统一的规范市场,使得设备材料预算价格同结算相差较大。
1.2建筑施工图结算超预算的影响
首先,编制时间不同。建筑施工图预算是在设计阶段编制,而结算是在建筑工程实施阶段编制,两者存在着绝对的时间差。而且,建筑工程实施阶段控制力度不够。建筑工程项目合同可分为总价合同、单价合同、成本加酬金合同。合同类型的选择因建筑工程规模大小、工期长短、技术复杂的程度、外部环境及承担风险而定。通常总价合同和单价合同适用于建筑工程量不太大、建筑工期较短且建筑设计图纸全面详细、单价明确、风险不大情况下,此种合同业主不承担风险,建筑工程投资易于控制。
其次,建筑施工图预算是在理想状态下编制出来的产物,是根据建筑施工图纸及说明、预算定额、材料预算价格、费用定额等依据编制的。结算的编制还包括建筑施工组织设计、建筑施工方案、图纸会审纪要、建筑设计变更、现场签证、隐蔽工程记录、建筑材料价差、政策性调价等实际发生全部费用。
最后,建设单位建筑工程管理不善,缺乏有效监督建筑工程在实施阶段,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时间长、场面大、工序多,由于种种原因,建筑施工情况不能及时反馈,做到有效监控,容易给工程留下质量隐患,造成资金浪费,直接影响工程造价控制。
1.3加强监理的力度
建筑工程项目建设监理投资控制,是指在整个建筑工程项目实施阶段开展管理活动,力求使项目在满足质量和进度要求的前提下,保证项目投资目标的实现。决策阶段对投资影响最大也是监理工作的重点,这个阶段工艺技术方案的确定,设备选型,新技术的运用,建筑工程结构的形式对投资控制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建筑施工阶段节约投资的可能性很小,但浪费投资的可能性很大,因而要对投资控制给予足够的重视。建筑施工期间投资控制,要从经济、技术、合同等多方面采取措施,重点控制变更,认真做好现场签证,通过对原合同价格中主要费用正常计量,结算程序,监督其费用如期正常发生,防止超前过量支付。加强预结算的审核,力求建筑工程计量的准确预结算工作完成后,校审很有必要,能有效避免多算、漏算、重算,提高预算的准确性,加快工作进展。
2.建筑工程决算中涉及到的影响因素,以及控制对策
2.1工程决算中存在着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甲方奉行“拖而不审”和“审而不定”策略目前建设单位普遍存在资金到位差的问题。甲方为避免给施工企业提出法律诉讼或工程索赔提供事实依据,在工程决算审定上采取“拖而不审”、“审而不定”的策略,以达到拖延工程决算审定时限和拖欠工程款之目的。
第二,乙方提供工程决算资料不及时、不全面有些施工企业在工程竣工前,不能按规定向甲方提供结算资料,或提供的工程决算资料不及时、不全面,影响了工程决算审定的时效性。不能不说,也是造成甲方拖欠工程款的一个原因。
第三,缺少工程决算审定的准据法工程决算审定既然是工程价款结算管理的一个关键监控点,实践中理应有其相应的准据法。但由于目前相关法规还未健全,造成工程决算审定工作中无法可依,给解决由此引发的经济纠纷造成了困难。这不仅对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建筑市场不利,也给整顿建筑市场、加强企业管理和维护甲乙双方合法权益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
2.2工程决算审定的解决方法
第一,工程决算审定的解决结构通常包括宪法性规范、中央专项单行性规范和地方性规范三个层次。结合工程决算审定结构的实际,中央专项单行性规范结构较为适宜。为了增加工程决算审定的权威性,最好选择中央专项单行性规范结构。当然,作为临时过渡,也可考虑本地自行制订相应的地方性法规,待时机成熟再选择中央专项单行性规范结构。
第二,工程决算需要符合一定的程序规则。工程决算审定是在特定的时空环境下进行的,从工程决算编制、报送审定到审定落实,其间历经不同的程序阶段。因此,在工程决算审定上应制定程序规则。包括专管部门、确定程序环节范围、规定编制、报送、审定程序等等程序。
第三,建立完善预算管理体系。根据建筑工程预决算定额体系,可以有针对性的建立一些适合当地施工水平和市场需求的预算编制,建筑企业在进行工程预决算的时候可以考虑根据工程地域分布和综合各种因素,制定适合工程建筑的额定项目,同时也要根据时代和技术的变化,来选择及时的调整工程额定系数。
第四,加强工程竣工结算管理。在工程竣工结算时,应严格把好审核关,在工程内容上既不遗漏,也不重复计价。正确应用定额及有关规定是做好决算的关键,双方的预算、材料人员通过合作,保证量与价的准确合理,为整个工程造价的控制打好基础。我们知道工程量清单方式下的工程量的计算与传统的定额方式有很大的区别:①招标方算量,投标方审核;②招标方为编制工程量清单算量,投标方为组价的内容算量;③招标方按图示尺寸计算,投标方按施工方案的实际发生量计算;④招标方的工程量清单中要包括项目编码、数量和单位。因此,在清单方式下,建设单位要主动加强内部控制和管理,尽量减少工程索赔的发生,以降低投资,减少工期;对施工过程的变更事宜保持必要的关注,及时、合理地对施工单位进行反索赔,以作最后的造价控制。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工程的预算和决算必须从细处着眼,做好每一步工作,避免容易产生误差的因素,保证工程如期完成,并达到一个高效、公正、客观的建筑市场是趋 势所需。
【参考文献】
[1]社利同等·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中国计划出版社,2000.
[2]朱维益·建筑工程预决算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