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 首页
  2. 造价论文
  3. 内容

论工程造价的信息化管理

[摘 要] 工程造价管理作为建筑领域内的经济管理,纵向上从项目可行性研究开始,经历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合同价确定一直到竣工结算,应实行全过程的造价管理;横向上涉及主方、委托方、施工方和上级主管部门等众多机构和单位,应采取全方位的造价控制。本文分析了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现状、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探讨。指出网络信息技术与工程造价体系更广泛的融合是大势所趋。 

[关键词] 信息技术 工程造价 信息管理 
  目前工程造价管理的难点就在于参与方众多、经历时间长、信息需求量大且变动频繁、造价确定方法繁杂等,但这些都可以借助于计算机的具有的速度快、容量大、传播面广及双向交流、多媒体传输等特点来得以优化和改善。目前随着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在建筑行业的推广应用,在工程造价管理方面,计算机的应用也越来越深入,主要表现在人们在制定定额、编制标底、投标报价、造价控制等方面,已经摆脱了手工劳动,实现了电子化、信息化管理,各类与工程造价管理相关软件的广泛应用就是一个最好的说明。 
  一、信息技术在工程造价领域的主要应用 
  1.定额编制应用 
  定额编制工作是一项计算复杂、数据量大、过程繁琐且需要反复检查、校验的工作。目前的定额编制软件针对编制工作的特点,以简便、实用为主导,从定额编制人员最容易接受的角度出发,应用软件的主要工作页面与定额页面完全一致,只要用鼠标在页面相应位置点选,就可以对定额进行修改、添加、删除等操作,简便易用。定额编制软件具有较强的工作技能,单项材料或机械数量修改后,定额相关费用和基价都会自动重新计算更新,操作方式灵活,做到相关计算一次完成。在定额编制过程中,还可以通过应用软件的检验功能,迅速发现定额编制过程中的不合理情况,编制者可以随时比较数据差异,适时调整,保证了定额编制过程中数据的准确性。 
  2.工程计价应用 
  工程造价的形成,需要借助一个功能强大、操作方便的工具。相对于定额编制,工程造价的形成对计算机的需求更大,应用更为广泛。目前,工程计价应用软件的发展已经走过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基本应用阶段,即软件设计目标仅仅为满足基本计算需求。在这个阶段软件本身的扩充能力较差,无法实现和其他软件的无缝接口,不能做到数据共享,难以适应现实工作的需要。第二阶段为个性化扩充阶段,即提高了软件的易用性,增强了软件的稳定性和可扩充能力,满足工程个性化需求的阶段。作为应用软件,稳定性十分重要,稳定且经过成熟测试的基础平台是整个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重要保证。工程造价应用软件同时应具有二次开发能力,根据实现情况,在不影响根本的稳定性条件下调整软件功能或者增加软件功能,实行个性化服务,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软件界面的直观性,数据显示的所见所得,数据计算更加快速准确也是此阶段软件的基本特征。 
  3.工程造价信息资源的积累 
  已完工程造价信息资料是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基础资料,利用其不但能研究工程造价变动的规律,还能经过分析、整理出相应的价格指标,企业可作为投标报价的参考,上级部门可作为编制定额、控制投资的主要依据。工程造价信息资料积累工作是招标投标管理中的一项基础工作,全面系统地积累和利用工程造价信息资料,建立稳定的工程造价信息资料积累制度,对加强招标投标管理,合理确定和控制工程造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实际应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软件计算模式单一,计算过程机械、呆板 
  我国的工程造价管理,是在计划经济模式下,以定额管理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一套造价管理体系。受到这种管理体制的制约,工程造价的计算主要依赖于定额,目前大部分软件的功能只局限于套用定额、计算工程量,然后才能根据实际情况运用计算机进行调整。 
  2.软件设计不能以人为本,操作使用较为繁琐 
  目前的工程造价应用软件还不能充分反映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需求,软件设计人员在设计思路上不能完全以人为本,只是以完成计算功能为主要目的,在使用过程中往往需要操作人员掌握一定的计算机专业知识,且操作程序繁琐,使使用者增加了新的学习工作量,对解放劳动力、提高效率无益,同时也阻碍了软件本身的推广。 
  3.计算机应用的系统性不够,智能化水平偏低 
  目前,计算机在工程造价工作中的应用,主要局限于价格计算工作中的“数据处理”,这对设计所要求的与其他环节的数据通讯和信息共享的能力来说,还是远远不够的。另外,工程造价计算的结果是否有效往往需要进行审核才能确定。由于软件不配有作为审核依据的经验数据,造成利用计算机所进行的审核操作只不过是编制操作的一次简单重复。这样,使得计算机在工程造价的审核应用上智能化水平偏低。 
  4.工程造价信息资料积累工作滞后 
  传统的数据采集和积累方式制约了计算机技术和造价控制领域的应用。由于没有建立一个有效的工作造价信息网络系统,工程造价所需的材料、设备、劳务等价格信息仍需耗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通过查阅期刊、报纸或询问厂家等方式来获取,效率十分低,招标投标工作仍需投入大量人力,自动化程度低,造成计算机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  
   三、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的发展与展望  
  1.互联网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在Internet时代,企业的生存空间和行为空间及企业的工程造价管理都不能脱离网络而发展,做好工程造价信息的网络建设,实现企业内部和外部信息的网络化。包括数据处理,基础资料的收集整理,效果评估,数据包的传递,技术经济信息咨询等网络服务,工程项目中的价格文件也可以在网上向各有关单位传递,各单位便可以及时地对文件中的数据进行验证、修改和补充。网络经济条件下运用互联网技术进行工程造价管理,将会在投资项目评价软件、设计概算软件、建筑辅助设计软件、施工图预算软件、建筑业的价格信息网和企业内部信息资料库之间建立无缝连接的通道,在项目评估、工程设计、造价管理等各部分工作间实现数据信息的低成本转移。 
  2.建立工程造价数据库 
  任何一个工程都不是独立存在的,都要随时接收不同的参考信息。为适应招标投标快速报价的需要,科学地进行工程价格评估,使招标投标工作自动化,需要利用互联网收集各类已完工程资料,包括日常工作中积累的大量工作技术经济指标和基础数据,建立工程造价数据库,实现数据共享。 
  3.应用软件的人性化设计 
  工程造价应用软件应通过分析工程造价工作的需求,以人为本进行设计,要充分考虑系统使用的群众性,在保持其全面、强大功能的同时,尽量友好简化界面,方便用户操作。 
  4.信息处理集成化 
  工程造价工作应该将信息处理的范围扩展到相关系统,如企业定额编制系统、投标报价系统、施工管理系统、材机数据收集系统、工程造价数据收集系统、造价指标系统、工程设计的其他设计过程 
  5.应用软件智能化 
  工程造价应用软件要进一步升级到对价格进行自动分析、判断和比较上。如果通过计算机可以收集到各种竣工工程的各类价格信息,比如工程特征、造价成本、造价指数分析等方面的数据,作为经验数据组成智能化专家系统,在实际的工作中,便可以借助它们对某一新建工程的价格数据进行分析比较,从而判断其是否失常,为各级领导提供决策信息。这样不仅有效地改进了工程审核工作方法,提高审核工作效率,而且还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动态调整,使审核的结果更加准确,更具权威性。 
  参考文献: 
  [1]刘 睿:援外工程造价信息管理体系的构建设想,2007 
  [2]黄佩华:论建筑工程造价的信息管理,2009 
  [3]李建一: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进度、费用控制与监督管理,2007

相关文章

回到顶部
请复制以下网址分享
论工程造价的信息化管理
http://m.civilcn.com/zaojia/zjlw/15046019243355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