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工程检测公司以出售工程检测服务收取相关费用为主,检测公司的盈利主要来源于各检测项目部的盈利,但因项目部跨度大,故公司难以统一管理。因此,本论文以工程检测公司为研究对象,在项目合同管理的基础上,分析了工程检测项目部在运营过程中体现的管理特点,呈现的相关风险,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全过程合约风险控制研究。
关键词:工程检测公司;风险控制;项目合同管理
1绪论
工程检测公司以出售工程检测服务收取相关费用为主,针对相关工程项目成立相应的工程检测项目部。检测公司的盈利主要来源于各检测项目部的盈利。项目部因地域跨度大、项目各具特色,公司很难统一管理。目前,工程管理公司检测项目部主要收入为出售工程检测服务收取的报酬。而检测项目部主要成本为检测人员的工资、检测设备的折旧、修建(或租赁)检测场所(项目部)的开支等。检测人员一般由公司委派,检测设备一般由公司代购,成本控制较为直接、明确。项目部出售工程检测服务收取的报酬、修建(或租赁)检测场所(项目部)的开支,人为因素影响较大,不容易把控。
2项目管理过程中的风险
2.1行为责任风险。检测机构人员未能正确地履行检测合同中规定的检测活动应尽的职责,在工作中发生失职行为。比如,对某些该实行检测(验)的参数未进行相应的检测(验),或者虽然进行了检测(验),本应发现却未能发现工程所用材料或实体质量不符合工程建设标准(含设计标准)的要求,由此造成质量事故或工程损失的,检测机构及人员同样要对损失承担相应的责任。2.2工作技能风险。由于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活动是基于专业知识与技能的鉴证类技术服务,因此,尽管检测机构人员基本履行检测合同中规定委托的工作职责,但由于检测人员本身专业知识与技能的限制,对检测方法的适用或评价标准理解的程度可能并不一定能取得应有效果。比如,检测人员对需要专门进行检测的关键环节或部位按规定进行了相应检测,检测程序和方法也基本符合规定要求,并未发现本应该发现的问题或隐患。原因可能是检测人员掌握的工程建设知识有限,也可能是相关的实践经验不足。检测人员主观并不希望发生这样的过错,但并不能免除责任。当今的工程建设技术日新月异,新材料新工艺层出不穷,并不是每一位检测人员都能及时、准确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因此,工作技能方面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2.3技术资源风险。即使检测机构人员在工作中无行为上的过错,仍然有可能承受由技术、资源和环境而带来风险。比如,检测人员对在建的混凝土结构工程实体检测,按照与委托方签订合同的要求和建议,对某项部位采用回弹法推定混凝土抗压强度,按照正常的程序和方法,对检测数据进行推定并未发现隐患,但施工过程中有可能留有隐患如某些部位强度达不到要求,由于没有发现,竣工后的一段时间内也没有发现,检测机构也需要承担技术、合同带来的风险。现有的技术手段和科学方法,需要懂技术、懂管理、有工程建设经验的人员操作,否则不可能保证工程质量安全缺陷和隐患都能够被及时发现。
3基于项目合同管理的工程检测公司风险控制
综上所述,工程检测公司所面临的合同风险是十分复杂和巨大的。因此工程检测公司应当根据自身的条件与特点,设计规范的项目合同管理流程,明确各阶段的权责义务,合理恰当的防范合同风险。合同管理分为事前、事中、事后三个阶段。事前控制主要在于“防”,事中控制主要在于“审”,而事后控制主要在于“履约”。每个阶段的重点不同,风险控制的目标和手段也不尽相同。下图将重点阐述全过程合同风险控制的整个过程。3.1事前控制。事前控制在于“防”,而防的手段是通过核算和规划等手段。核算是在明确目标成本的基础上,按照合同模板的要求进行合约规划。3.2事中控制。事中控制核心是“审”,工程检测公司在合约规划后填写合同模板,然后进行合同电子版预审,预审通过后通过ARP系统或微信正式审核,与此同时,预审后的电子版合同也将提供给管理中枢,通过后盖上合同用章(影像租赁),ARP审核和管理中枢审核同时通过后,加盖智能印章,并盖上合同用章。最后一步就是合同登记,需要通过AI智能技术对比管理中枢和合同登记结果。3.3事后控制。事后控制的重点是“履约”,合同正式登记后,合同的履约并成为工程检测公司最重要的诉求,而履约需要完成预结算、计量结算、资金支付等系列重要工作,这期间,合同执行过程中可能随时存在着变更的可能性,一旦出现合同变更,签证结束后需要重新进行计量结算,并进行资金支付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