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 首页
  2. 工程造价知识
  3. 内容

工程招标存在的问题

 随着工程招标制度的全面确立,工程招标为我国建筑市场带来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工程招标体制也逐渐成为全国上下高度关注的话题。工程招标存在的问题势必会大大减少经济利润的最大化收益,下面我们就来看下时下的工程招标到底存在什么问题。

到底是什么导致工程招标问题的出现?

长期以来存在的建筑市场的供不应求,导致了工程招标过度的竞争。在巨大利益的驱动下,一些施工单位铤而走险,为了获得更多经济利益,凭借在工程建筑中的招标主导地位,唯利是图,为内定“中标人”擅自改动评标标准、评标资格,以此暗中勾结潜在中标单位,提供绝对的有利中标环境,并最终在没有任何悬念的情况下获得工程建设权。一些施工企业为了中标或提高中标几率,不惜采取“围标”、“挂标”等不正当的参与手段。类似的违法、违规不公平、不公正的招标、竞标现象屡见不鲜,恶意的竞争、违法的招标、暗箱操作等为我国建筑工程发展带来了巨大的质量安全隐患,造成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损失,最终引起了社会各界对工程招标的极大关注。工程招标的违法、违规行为,归根到底是腐败作祟,使建筑市场畸形,因此,工程招标中存在的违法违规行为成为重点整治对象。

工程招标中存在的问题

(1)招标文件编制

存在漏洞在合法正规的情况下,工程招标工作要依据招标投标的相关法律条文规定,在建筑工程项目进行工程招标活动时,招标单位或招标代理人对编制招标文件必须要有严格、充分的掌握能力。在实际的工程招标过程中,尽管招标单位或是招标代理人通过自身对工程项目的了解,编制了工程招标文件内容,但能力水平远远不够。由于招标单位在招标文件编辑能力上的参差不齐,导致了后期在工程招标的过程中,出现了大量与工程实际需求不符、与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的偏离。招标文件编制出现的诸多纰漏,为工程在招标环节带来了严重的阻碍与挑战,科学、准确性不足的招标文件编制,无法为众多的评标单位提供评标标准,致使在招标环节上出现操作不规范甚至无法正常招标评标的现象。

(2)招标机制不健全

  目前,我国建筑工程项目招标采用的编制核心理论、评标方式基本相似,没有根据不同的建筑类型、规模合理进行编制管理。这种不健全的招标机构,极大程度影响了投标单位真正的市场竞争实力,不能选中最适合工程发展的施工单位。一些能力水平较差的施工企业混入投标队伍中,由于不健全的统一式标底编制模式无法真正看到投标企业的内部真实水平,导致资质水平能力差的施工单位与优秀的施工单位享受同等级的评标资格。由于资历差的单位不考虑工程的质量问题,以工程利益和工程最短建期为优先出发点,在评标过程中,给出了极为诱人的评标条件,在竞标环节中出现了严重的机制问题。

3、不合理压价

不合理的压价,可以说是目前建筑市场中最突出的问题。受建设项目的需求量以及建设市场中的过激竞争影响,经济成本的最低化成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点,各大竞标企业为了中标,往往进行不合理的压价行为,从而来赢得招标的认可和选定。一味强调投资节约、成本造价的人为性不合理压低,致使工程项目在施工前就出现了严重的亏损漏洞,在施工前期就为工程建设发展埋下了建设隐患

主要表现如下:

  一是过低的成本造价为了节约成本花销,建设过程中出现了大量的偷工减料、以次充好行为,导致建筑项目出现严重的质量问题。

  二是成本造价不合理致使建设资金不足造成的施工停工、换工,为工程健康发展造成严重阻碍。

  三是不合理压价造成的过低经济利润,迫使施工单位为了获取更局的经济效益从而进行二次转包行为,导致工程出现问题时,查无对症,质量无法保障。

  四是由于不合理的压价致使在后期工程建设中,劳务费、技术费用等一切环节的施工成本费用降低,限制了工程的顺利发展,工程施工隐患颇多,间接导致了严重的不良社会后果

4、广泛的陪标、挂标

暗箱操作是目前工程招标投标存在的最严重问题,人为的违规现象最为恶劣。在利益驱动下,施工竞标企业为了提高中标几率,恶意进行竞标、陪标,陪标的施工企业在编制文件标书、提供造价竞标数据上粗制滥造,为招标工作带来严重的影响,对于最优施工单位的选评制造了障碍。而有部分投标单位和投标单位之间或招标单位和投标单位之间选择不正当的方法,破坏投标者利益或挤兑竞争对手,对招标事项实行勾结,让投标报价高位运转。有部分施工单位用转包工程、利益分层等好处为条件,找部分施工单位实行陪标,以便于自己中标;创造公开招标的假象。虚假操作现象是目前工程招标中最为严重的问题,值得引起更为广泛的关注。

5、保障体系不完善

在工程招标评选出最优秀的施工企业后,招标单位与中标单位要签署彼此牵制、彼此保障、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工程建设单位凭借此合同要求中标的施工单位照章施工。同时,中标施工单位凭借合同要求,拿到建设单位的资金供给。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建设单位只有在施工前可以对中标的施工单位进行资金的控制,此外,再没有任何有效的保障体系制约施工单位在后期建设中的施工行为。这客观上造成保障体系不完善的问题。

自2001年我国对工程招标确立基本法律构架以来,工程建筑领域不断进行规范整治工作。但是,在一系列大规模、全方位的“地毯式”彻查活动下,建筑工程项目招标中违法违规的问题依然屡禁不止。对此,必须找到核心问题根源,对症下药。只有这样,才能彻底肃清工程招标问题。

相关文章

回到顶部
请复制以下网址分享
工程招标存在的问题
http://m.civilcn.com/zhishi/gczj/14928436232993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