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多数业主方对工程实施阶段的造价管理与控制仍采取事后核算,即注重对已发生的建设成本进行审核,把造价控制的重点放在了造价形成后的结算审计环节,忽视了对工程造价形成的阶段,特别是招投标阶段的管理。
工程造价包括人工、材料、施工机械费等,其价格是影响建设工程造价的关键。因此,作为投标方,人工、材料、机械台班的单价根据本企业的工资状况、生产效率、分包商的报价、材料供应商的报价、施工机械的租赁价格、自有机械的台班使用价格详细计算,并结合当地市场行情予以确定。作为招标方,在工程招标前,必须了解市场价格行情,熟悉市场上各类资源的供求变化及价格动态,需将工程用基本要素、特别是作为造价组成中三要素之一的主要材料价格事先进行市场询价,了解市场价格行情,熟悉市场上各类资源的供求变化及价格动态,掌握要素市场的价格信息。这样,得到的建筑工程投资才能反映市场,反映工程建设所需的真实费用。
一、材料管理在造价控制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加强对建安工程设备、材料的价格控制,是投资控制的有效手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建筑材料、构配件、设备的价格会随着国家政策调整、地区差异、时间差异、供求关系等状况的变化而处于经常波动的状态。在建筑工程中,材料费占总投资的比例为50%左右;在安装工程中,材料费占总投资的比例为70%左右。材料价格的变动,材料价格取定的高、低以及材料管理效果的好与坏都将会直接影响工程造价。因此,加强对工程实施阶段所使用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设备的管理工作,管理好建筑材料价格,对于控制建设项目投资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材料管理的主要内容
在材料管理环节控制工程造价,其关键内容是合理确定材料、设备的品牌、档次、价格。如何在满足设计要求、功能要求、质量要求前提下,按照质优价廉、最佳适用性和最佳性价比的定价原则,合理确定材料、设备的价格,是材料管理过程中最关键的问题。完成合同内各项工作所需的材料和工程设备,原则上应采用承包人直接采购的方式,建设单位不能指定材料供应商,但为确保大宗的、重要的材料或设备的采购质量,可在招标文件和合同专用条款中约定建设单位提供,作为建设单位在材料管理上的主要内容如下:
(1)由甲方招标、甲方采购材料、设备的价格及采购和供应的管理。主要是涉及结构质量、使用安全的重要材料、设备,例如钢材、水泥、电梯、中央空调电缆等,或质量差别大、市场价格变动大,不易控制的大宗材料,例如地面砖、墙面砖等装饰材料,在招标文件中以暂估价方式出现,施工过程中通过招标、寻价确定材料单价,结算时调整。
(2)由甲方规定同档次的几个品牌,乙方在符合要求的范围内采购材料、设备的价格及采购和供应的管理。主要是针对市场价格复杂,品牌、档次不同,价格差别大,并且施工过程中要求供应方与使用方紧密配合,不宜甲供的主材。例如配电箱、乳胶漆、电线等。由施工单位投标时按选定品牌自主报价。
(3)由乙方采购材料、设备的价格及采购和供应的管理。主要是质量稳定、市场价格比较透明的部分材料,例如吊顶材料、地材等。由施工单位投标时自主报价。
在实际操作中,对于什么材料、设备采用什么样的管理、定价和供应方式应在招标前及招标文件中明确规定。抓好材料、设备定价、采购和供应等管理工作,坚决避免招标文件界定不清,使材料、设备的品牌、档次、价格确定不及时、不合理,以及材料供应时间无法保证等原因造成停工待料或者由于材料质量的问题造成返工,耽误工期。
三、材料管理环节控制工程造价的分析研究
在材料管理环节影响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是材料、设备的价格、品牌、档次以及材料、设备的采购供应方式。
1.材料、设备价格确定
材料、设备价格偏高导致造价增加,价格偏低造成质量、供应或售后服务等不能满足要求。因此,在确定材料价格时应注意下列问题。
(1)运用多种手段切实掌握材料、设备的市场价格。通过经常性的市场调查,查询已建工程的材料价格信息,查询工程造价管理部门定期公布的材价格信息,咨询材料供应厂商,准确掌握工程所需的成品、半成品、原材料的真实市场价格,并以此为依据确定材料限价。
(2)坚持严格的材料、设备招投标制度和定价程序。大宗材料的供应应采用招标形式确定材料价格与供应厂商。通过质量、供货情况、服务、价格方面等综合评定,确定质优价廉的材料产品,降低工程造价。
(3)谨慎进行材料、设备变更。在施工图会审和设计交底完成后,即进入正式施工阶段,设计或施工图会审纪要确定下来的做法和使用的材料、设备,通常情况下应尽量避免导致造价增加的材料、设备变更,特别注意不要随意提高材料档次,以防止因材料、设备品种档次的变化而导致材料价格波动,影响造价控制。
(4)严格掌握材料、设备控制价。在确定材料价格的时候必须以材料控制价为依据,无论是招标还是定价都不能突破。
2.材料采管及供应
建设单位为控制建设成本,确保工程质量,对大宗材料或对工程结构质量、使用安全有较大影响的材料均会采用暂估价,依法必须招标的材料、工程设备由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以招标方式选择供应商,由甲方供应方,依法不需要招标的材料、工程设备,采用甲方在招标文件要求的档次基础上,选定几种品牌,乙方自主选用、自行采购的方式。
在甲供材料的采管和供应过程中应注意材料采购方案与运输方式的选择,必须以满足施工强度和有利于降低成本原则;采购前应准确掌握材料、设备的投标报价和用量;材料设备进入施工现场要有严格的验收制度,不符合要求的,坚决拒收;对工程中设计特殊且价格昂贵的材料应认真审核,选择廉价可替代材料,降低造价;在满足设计、使用功能、质量要求的基础上将材料采购价格控制在限定的范围以内。
3.全面、准确掌握材料市场信息
因对材料价格波动、材料市场信息、政策变化等情况不了解,产生材料差价而影响工程造价。应建立市场价格监控体系和预警制度,注意收集材料的市场信息,及时掌握材料的市场价格变化情况,对于市场波动造成的材料涨价应做好预测,及早采取措施规避材料涨价风险,防止造价失控。
(1)认真研究动态管理方法。通过对已完工程造价资料的积累和对未来建材价格的科学分析,对材料价格上升幅度进行合理预测。
(2)建立能够准确、及时反映建材市场信息的网络系统。应从多渠道了解情况,掌握真实信息,避免质量或价格陷井。建设单位可以通过向主要材料生产基地、建材市场信息员了解有关材料价格,并通过及时参阅工程造价管理部门发布的近期材料价格等多种形式,建立自己的材料信息网络。
4.材料的品种、档次选用坚持最佳适用性原则
同一品种的材料,档次、价格有高有低。材料品种、档次的确定及材料价格的确定必须是建立在准确、全面掌握相关材料信息的基础上,全面准确地了解工程需用材料的具体功能要求。在满足设计、使用功能、结构安全、国家相关规范和质量要求的前提下,根据客观使用情况,有针对性的确定材料品种、档次,科学、合理地选择价廉物美、性价比最高的产品,对价格、质量、技术性能指标、供应厂商服务的综合分析、比较,以造价控制为中心,按最佳适用性原则确定。
所以,建设单位在工程实施阶段材料管理的难点与重点在于材料价格的控制,对材料管理实行全过程管理,抓好招投标阶段的事前控制、施工阶段的事中监督检查,材料失控必然会导致造价失控,而通过全面、科学、高效、严格的材料管理工作,可以使建设工程获得更多的直接或间接经济效益,有利于达到节省工程投资,降低工程造价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