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浇带的具体施工要点有哪些?
后浇带的具体施工
1、防水处理
对于不同工程来说,浇筑后浇带混凝土的时间也有所不同。结合设计图纸的相关要求,当结构完成封顶之后,即可进入到浇筑封闭流程。因此,做好后浇带位置的地基处理与防水技术,至关重要。
1.1基础底板处理
地下防水主要由柔性卷材防水与抗渗混凝土防水构成,在后浇带正式封闭之前,采用柔性防水方法,形成第一道防水封闭的整体,以工程造价角度为出发点,可以在施工过程中不进行降水处理,直接采取加强垫层或保护层的方法。对于后浇带位置的混凝土垫层,进行加厚和配筋处理,可有效避免地下水的突涌问题,同时降低后浇带位置的垫层标高,以此避免经过清理的混凝土流入到后浇带中,其中杂物或者混凝土浆对防水层造成破坏,不利于整体防水[4]。
1.2外墙处理
在进行外墙柔性防水的设计过程中,可以在墙内侧粘贴卷材防水层。在施工时,由于采取支模加固方式,对混凝土的振捣、钢筋绑扎等产生影响,不利于地下室外墙防水功能。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应加强注意,减少后浇带位置的聚苯板厚度,同时加设一层竹胶板,以保护防水层,避免水压的破坏作用。
2、后浇带支模
当留置后浇带之后,对两侧模板的支撑要求较高,除了满足紧密性、牢固性要求之外,还应满足易拆除的要求。如果底板厚度在1-1.5m之间,则可应用泵送商品混凝土浇筑方法;如果对坍落度的要求较高,则可采取一次性的单层钢丝网,避免混凝土或者泥浆流入到后浇带中,不便于清洗[5]。在施工过程中,如果采取双层网的方式,制成一次性模板,事先将两层网绑扎,可有效避免混凝土浆液流入后浇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