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一种重要类型,有着3000多年的悠久历史,形成了一种诗意的和谐,将山,水,花,树木以及精致优雅的木质建筑结合在一起。中国园林,巧妙的平衡了自然和人为创造的元素,反映了古代道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则。中国古典园林的基本目标是在有限的空间内模拟自然环境。中国园林与中国山水画一样,力求避免对称,并通过各种手法引人注意。
阁(Storeyed Pavilion):类似于建筑的楼层。两栋或两栋以上的楼阁,楼阁的正面只有门和窗,其余三面都是实墙。它通常是木栏杆装饰周围。在古代用于存放重要的物品和文件。“阁”这个名字也用来形容一些大寺庙雕像的庇护塔。
廊(Covered Corridor):有覆盖的通道称廊。廊的特点狭长而通畅,弯曲而空透,用来连结景区和景点,狭长而通畅能让人有种期待,可达到“引人入胜”的目的;弯曲而空透可观赏到千变万化的景色,因为可以步移景异。此外,廊柱还具有框景的作用。
楼(Storeyed Building):是没有围墙的有盖结构,一般为两层或两层以上的水平主脊。多层以上的古建筑有多种用途。私人住宅的较小的两层建筑,通常有书房,卧室。在公园或风景名胜区建造的更壮观,供人们登高望远,欣赏远方风景和提供阴凉休息的地方。
石舫(Marble Boats):舫为水边或水中的船形建筑,前后分作三段,前舱较高,中舱略低,后舱建二层楼房,供登高远眺。由于舫不能动又称不系舟。舫在水中,使人更接近于水,身临其中,是园林中供人休息、游赏、饮宴的场所。舫在不同场合也有不同的含意,如苏州狮子林,本是佛寺的后花园,所以其园中之舫含有普度众生之意。而颐和园之石舫,按唐魏征之说:“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由于石舫永覆不了,所以含有江山永固之意。上海豫园内园假山上的舫宜作“这里是人间仙境”之意。
台(Terrace):台本是指高耸的夯土构筑物,以作登眺之用(如烽火台),秦汉以后日渐式微。目前遗留的古典园林中使用较多的台则是另一种形式,是建筑在厅堂之前,高于厅堂台基相平或略低,宽与厅堂相同或减去两梢间之宽。这些台的作用乃是供纳凉赏月之用,一般称作月台或露台。
厅(Hall):厅为园林中的主体建筑,厅的功能多作聚会、宴请、赏景之用,其多种功能集于一体。因此厅的特点:造型高大、空间宽敞、装修精美、陈设富丽,一般前后或四周都开设门窗,可以在厅中静观园外美景。厅又有四面厅、鸳鸯厅之分,主要厅堂多采用四面厅,为了便于观景,四周往往不作封闭的墙体,而设大面积隔扇、落地长窗,并四周绕以回廊。鸳鸯厅是用屏风或罩将内部一分为二,分成前后两部分,前后的装修、陈设也各具特色。鸳鸯厅的优点是一厅同时可作两用,如前作庆典后作待客之用,或随季节变化,选择恰当位置待客、起坐。另外,赏荷的花厅和观鱼的厅堂多临水而建,一般前有平台,供观赏者在平台上自由选择目标,尽情游赏。
亭(Pavilion):是供游人休息、纳凉、避雨与观赏四周美景的地方。亭一般不设门窗,只有屋顶没有墙,具有四面迎风、八面玲珑的特点。其形态千态百姿,丰富多彩,其婷婷玉立的形象,可使山水增色。亭在园林中必定可以立足观景,它在选址时,其四周必定有甚具特色的美景,而且其所选择的观赏角度、观赏距离也是最佳的,所以亭素有“园林之眼”的美称。
榭(Waterside Pavilion):榭水边的敞屋称水谢。其特点:在水边架一平台.一半伸入水中,一半架于岸边,上建亭形建筑物,四周柱间设栏杆或美人靠,临水一面特别开敞。有时其台上的建筑,内圈以漏窗粉墙和圆洞落地罩加以分隔,外围成回廊,四周立面开敞、简洁、轻快,成为人们在水边休息和观景的好地方。水榭的主要功能是用来点缀水景,供游人观赏水景,在旅游中亦常作茶室之用,游人在此一方面可休息纳凉,另一方面还可品茗观景,一举多得,所以它是驻足观赏水景的理想之地。
轩(Studio):轩与亭相似,也是古典园林中起点景作用的小型建筑物。轩与亭不同的地方是:轩内设有简单的桌椅等摆设,供游人歇息,一般来说,园林中的轩多为诗人墨客聚会之所,要求环境安静,造型朴实,并多用传统书画、匾额、对联点缀,能给人以含蓄、典雅之情趣。轩也多作赏景之用。
斋(House of Retreat):斋即斋戒之意,其环境一般比较幽深僻静,其风格大都朴素清雅,具有高雅绝俗之趣,斋在园林中大多作静修、读书、休息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