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分析了构造柱的施工质量对结构安全的影响,对其施工中的质量通病作了阐述,提出了具体的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抗剪能力
引言
构造柱又叫抗震柱,顾名思义,就是在抗震地区的建筑物中,按构造要求而设置的钢筋混凝土小柱。在术语解释中为“在多层砌体房屋墙体的规定部位,按构造配筋,并按先砌墙后浇灌混凝土柱的施工顺序制成的混凝土柱,通常称为混凝土构造柱,简称构造柱。”
1 构造柱的作用
1.1 它可以加强纵横墙间的连接。
1.2它可以提高砖砌体的抗剪能力,虽然提高的比例不很大,试验表明:能提高砖体的抗剪承载力约为10~30%(提高幅度与墙体的高宽比,竖向压力应力,开洞情况等因素有关)能约束墙体的开裂,对限其裂缝开展,起一定作用。
1.3它与梁共同作用,加大了建筑物的整体度,类似框架结构,可称为“弱框架”,对墙体起了约束作用,墙体的四周处于双向双压状态使墙体横向变形减少,改善墙体受压的稳定性能从而提高墙体的承载力。
2 构造柱的施工现状
由于它并非依照受力构件设计,因此在施工中,往往不被重视,加之目前由于一些施工队伍的技术人员对抗震认识不足,对构造柱的重要性理解不够,直接影响了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的抗震作用,必须引起注意。
在框架结构填充墙施工中,本应先砌填充墙,后浇筑构造柱混凝土。但有的施工单位却无视有关规定,在主体施工当中,将构造柱随同主体框架结构一起施工。致使构造柱拉结钢筋与马牙槎没按规范设置,使构造柱与填充墙体分离,没有马牙槎与墙体齿合,导致填充墙的整体刚度降低。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2.1 为了加快施工进度,有意为之。有些施工单位认为作为二次结构施工的构造柱,其作用不如框架柱那么重要,怎么方便怎么施工,置构造柱的设置初衷及其抗震作用于不顾,无视国家施工规范的明文规定,片面为加快施工进度,本末倒置。
2.2 减少周转材料的施工费用。有些施工单位抱着最大限度降低周转材料设备的费用,片面追求利益最大化,加之随着商品混凝土的普及,个别施工单位用砼泵车将构造柱随同框架结构一同施工,减少构造柱支模中的实际用材、用工费及混凝土的人工运输,加快设备料的周转,降低二次结构施工时周转设备料的基数,降低施工成本。
2.3 个别参与工程施工的关键人员缺乏对构造柱重要性的认识。由于目前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建筑市场中参与工程施工的责任主体人员素质良莠不齐,人员流动大。虽然要求各责任主体各相关人员持证上岗,但投标时人员配备与中标后施工现场实际人员配备有出入,尤其是关键岗位人员人、证不符。导致现场施工混乱,违反施工规范规定成为普遍。有些施工单位实质上就是三级资质甚至什么资质都没有,但傍上高级资质的施工企业,采取挂靠联营方式,只要上缴管理费,自负盈亏,“东家”又疏于管理,现场真正的项目负责人十之八九是私人老板自己,至于项目部负责施工的人员其来历就不言而论了。作为现场的施工监理,如果再“监而不理”的话,就为盲目施工、胡乱施工提供了滋生的温床。
3 构造柱的施工质量对结构安全的影响
无论是多层砌体房屋的构造柱,还是填充墙砌体中的构造柱,尽管施工规范已经经历了数次修订、改版,但对于构造柱的施工都是一贯的,历来明文规定先砌墙,后浇筑混凝土。如果是先浇筑构造柱混凝土,后砌墙,会给工程留下很多的质量隐患。
3.1 使构造柱失去作用,丧失其意义。一旦发生震情,由于墙体没有和构造柱有效联结,墙体失稳轻者出现裂缝,重者发生倒塌,伤及人身财产安全。
3.2 改变框架结构的受力体系。在框架结构中其受力体系是十分明显的,构造柱的设立只是为了增强填充墙的整体稳定,提高墙体的抗震性能。它主要不是承担竖向荷载的,而是抗击剪力,抗震等横向荷载的,仅仅是为了提高墙体抗震性能而设置的。将构造柱随同框架结构一起施工,无形中在梁下设置了一个又一个的支座,大大改变了框架结构的受力体系,对结构将非常不利。
3.3 构造柱失去与墙体咬合力。构造柱混凝土先于墙体施工的结果使得构造柱没有了马牙槎,墙体与构造柱缺失了有效的咬合力,墙体的刚度和稳定性将会大大降低,构造柱与墙体难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因而墙体的抗震性能将无从谈起。
4 结言
为了真正确保施工质量,杜绝上述施工现象的发生,切实发挥框架结构填充墙中构造柱的应有作用,这种先浇筑构造柱混凝土,后砌墙,不留马牙搓,违反施工规范的做法应该休矣。无论何时何地在施工构造柱时一定要先砌墙,留马牙搓,后浇筑构造柱混凝土,拉结钢筋伸入墙体的长度要有足够保证,并应设弯钩。否则,由于无知造成无畏,无畏导致的人祸比天灾还可怕。
参 考 文 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GB50203-2002 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
[2] 《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编写组 《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