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法国住房紧缺,大量住房建设给大城市发展带来巨大压力,另外首都巴黎城市功能又面临急剧发展,1965年6月制订的巴黎地区规划(1965-1985年)提出:
1.地区购买力到1985年提高两倍,2000年为三倍。
2.第三产业比第二产业多增加两倍。
3.闲暇时间增加,各类服务设施到2000年增加四倍。
4.城市居民每人交通需求增加30%。
5.大巴黎地区城市人口2000年达到1200万,规划考虑1400万人。
面对地区未来庞大的需求,巴黎新城建设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保持与母城最方便的联系,为此在平行于巴黎城市东西轴线的南北两侧,布置5座新城。
2.新城与母城之间有完善的道路系统,由快速路、(Fast road)直达路(Access road)与铁路组成道路网。新城与母城之间大都用公共交通,并充分利用铁路。
3.新城规模比较大,5座新城可容纳165万人,每座新城规模25-50万不等。吸引巴黎市区内一些办公、商业、服务行业等第三产业到新城内,使60-80%的居民能就地工作。
4.每座新城有多功能、设施齐全的中心,有大型商店、消暇设施等组成,不仅为新城本身服务,而且还服务于郊区的许多村镇。
5.巴黎新城建设不是平地起家,而是与大批郊区村镇结合起来,并充分考虑到当地地形、水面、森林,创造出一个田园城市自然优美的空间环境。
6.规划设计本身保留有很大的灵活性,以适应今后变化。
7.探求新城构成不同要素的特色。如居住区、工作区、闲暇区以及新城与新城之间景观上的变化。充分考虑原有地区现状与特点。在城市设计上也力求各具特色。
这5座新城中如埃夫利、塞尔基·蓬图瓦兹等都有较好的城市设计。如塞尔基·蓬图瓦兹结合河弯和大片水面,景色十分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