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 首页
  2. 轨道工程
  3. 内容

盾构隧道及地下车站监理实施细则104p

  • 资料大小:192 KB
  • 运行环境:NT/2000/XP/2003/Vista
  • 资料语言:简体中文
  • 资料评级
  • 授权形式:资料共享
  • 更新时间:2013-05-20 15:17
  • 发布作者:菜花头
  • 插件情况 无插件,请放心使用
  • 文件类型 RAR
  • 解压密码:civilcn.com
  • 安全检测 瑞星 江民 卡巴斯基 金山
介绍:    城际轨道交通项目DK26+000~DK71+400,共45.4公里的桥梁、隧道、路基、车站、轨道等工程的施工全过程实施施工监理,对工程的质量控制、进度控制、投资控制、合同管理、安全生产、环保监督、信息管理和工作协调实施全面管理,对包括质量保修期在内的全部工作承担合同规定的责任。    二、线路走向及工程特点    1、线路走向    穗莞深城际轨道交通线是经国务院批准的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网的主轴线之一。穗莞深城际轨道交通项目工程(麻涌-深圳机场)段,起点在东莞洪梅、沙田、厚街、虎门长安,进入深圳境内松岗车站。线路沿红梅大道进入红梅站后,再沿红金路一路向南高架,后与沿江高速公路并行并跨越东江南支流进入沙田;过东江后沿口岸大道高架,与沿江高速公路并行,至沙田公安局处东转,跨淡水湖、经广荣中学门前,跨东引运河后入地设厚街地下站,再沿东溪路下行,下穿宜家家居城后拐入S256省道,沿省道设虎门火车站;再行至虎门商贸城设站后沿捷南路地下前行,过金宁大道后出地面高架,后拐入振安路,先后设长安夏边、长安金沙、长安锦厦站;出站跨东宝河后拐入宝安大道,至终点松岗站。    本段共设车站9个,分别为洪梅、沙田、厚街、虎门火车站、虎门商贸城、长安厦边、长安金沙、长安锦厦、松岗,平均站间距为5.68km。。    2、工程自然特征    1)自然特征:    地形地貌:    线路主要经过广阔富饶的冲积平原及滨海平原区,地势平坦开阔,河道纵横交错,地面标高多在0.8~10m,总在地势由北向南微倾;其间发育河流阶地区及漫滩区,沿江河带状分布。东莞~深圳段进入东南沿海剥蚀丘陵与平原区交界地带,零星分布孤丘。沿线城镇化程度高,房屋建筑密布。 1)水文、气象特征 (1)水文    线路经过的珠江三角洲式一个广阔平原及交错的网河区,东、西、北三面被山地围绕,南临南海,海岸线长度为522.4km。线路主要跨越东江南支流、倒运海、东宝河等。 (2)气象    沿海一带属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冬季无严寒,夏季湿热多雨,由于地处沿海,受南亚季候风影响,台风、暴雨及冷锋都比较强烈,造成冬春季节多阴雨并有冷空气侵袭,但无冰雪,雨季长,夏季汛期多台风暴雨,对铁路建筑物,特别是桥梁工程影响大。    气温:气温从北至南逐渐递增。年平均气温21.9~22.40C,最热月7月为28.1~28.80C,最冷月1月为13.0~14.60C。    降雨量:雨量充沛,但干、湿季明显。本地区由于受海洋季风影响,平均年降雨量1600~2200mm。    风:年平均风速2.9~3.9m/s。台风登陆地区,平均最大风速达25~30m/s,冬季最大风速达14~18m/s左右。    (3)地震动参数    根据国家地震局2001发布的1;400万“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确定沿线地震动参数: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0.35s。  2)地层岩性及构造   地层岩性   线路通过地区主要有震旦系、第三系河第四系沉积地层,以及燕山期侵入体。   地质构造   线路位于华南准地台的桂湘赣粤褶皱带东南侧与东南沿海断褶带西南端的交界区。区内构造活动频繁,形成了东莞断陷盆地及珠东洼隆的构造格局。区内以北东向及北西向构造为主,兼有近东西向及近南北向构造,并发育有基底褶皱及大陆边缘活动带褶皱。  水文地质特征 地下水位埋深多在0.2~6.0m内。碳化环境作用等级为T2,氯盐环境作用等级主要多为L1~L2,个别地段为L3,化学侵蚀环境作用等级主要为H1,少量为H2,局部为H3。    3)沿线工程地质条件 根据沿线的地貌特征可分为二个工程地质区:三角洲平原区、剥蚀低山丘陵区。不良地质主要表现为液化土、岩溶地质。特殊地质表现为人工填土、(松)软土。 地质灾害危害性评价、压覆矿产资源评价及地震安全性评价。    沿线建设用地范围内地质灾害危险性等级为一级,沿线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类别为中等,重要性分类为重要建设项目。   沿线未压覆重大矿产资源。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1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0.35s。
点击进入下载 (需要 0 积分)

相关文章

回到顶部
请复制以下网址分享
盾构隧道及地下车站监理实施细则104p
http://m.civilcn.com/luqiao/guidao/13690342484884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