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市发展中河道防洪的重要性
河道是避免洪水灾害的有效通道,可以在夏季汛期进行泄洪,同时还能够与闸门、水库等协作降低河流的洪峰水流量,达到滞洪错锋、缓解堤坝压力的目的。洪水带来的危害十分严重,例如,洪水会引起流域内生态环境的变化,造成河道改变,水土流失和土地贫瘠等,严重者甚至冲毁堤坝,破坏河岸的植被和建筑,给百姓带来巨大的威胁。河道护岸工程是指利用各种建筑材料或者自然植被形成的保护河流畅通、河道安全的措施,可以控制河流形势,稳定水流,是河道整治改造的重要手段。
为了避免洪涝灾害,我国在河流的防洪设计改造中运用了很多的新技术、新手段,本文对城市河道工程规划方法进行分析,并通过富阳西郊半岛岸线景观工程的滨水景观设计方案作为应用实例介绍护岸工程的应用以及重要意义。
二、城市河道工程规划方法。
城市滨水空间是城市中特有的空间地段,是城市到水域的过渡空间。城市滨水景观设计是以城市水域( 江、河、湖等) 为中心,对城市滨水空间、设施、环境等所做的相关的规划设计。由于城市水域和野生水域特点不同,河流和海洋性质不同,本文只限于城市区域内河流、水域的滨水景观设计研究。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生态化、人本化、多元化已成为城市滨水景观设计新的追求目标。
2.1 生态化趋势
通过多年实践和向发达国家的学习,我国水体护岸设计有了极大的转变,由早期的水泥护岸、石砌护岸到自然化护岸,从真木桩、仿木桩护岸到现在的生态护岸。生态护岸的设计尊重水岸的自然形态,采用自然原有的材料,尽量创造自然的生态河堤。
城市河道的形态和断面设计方面,起初,城市河道尽可能裁弯取直,河道断面多为相同的矩形断面; 岸边距离水面较远,且有护栏相隔离。目前,河道设计已逐渐向自然靠拢,将自然河道形态的特点通过设计手段加以精炼,并引入河道横截面设计中去。现在简单的矩形或梯形做法已逐渐被复式断面取代,使得河岸景观功能在枯水期、丰水期都可以合理开发利用。此外,双层河道断面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上层明河具有安全、休闲、亲水等功能,下层暗河具有泄洪、排涝功能。总之,根据地形特点设计河道线形,利用多变的河流断面,最大程度地模拟生态河道,已经成为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宗旨。
现在一种水质生态化更新与水体景观相结合的“水景观绿化”方法,已经在水景观的设计中得到广泛运用。水量方面,以前大面积盲目地填湖降低了湖泊的调蓄能力,造成城市原有降水和蓄排水之间的平衡关系被破坏,使城市在暴雨时极易发生内涝。如今设计师尽量保留城市水体、湿地,经过精心设计后与建筑环境有机结合的水体景观,不仅具有很好的景观价值,而且具有不可估量的生态价值。
2.2 人本化趋势
现代滨水景观设计更多地考虑人与生俱来的亲水性,将水体与人的精神需求紧密结合起来。以往的河岸设计只考虑防洪目的,建造高厚的堤岸,将人与水远远隔开,而在现在已经能够较好掌握河湖涨落特性的基础上,河岸设计也趋向亲水性。在亲水设计方式丰富多样的今天,设计师们对亲水空间的打造已不仅仅局限于色彩、造型和材料的运用,在岸线的立体化处理方面有着很好的发展。其中包括横向和纵向的立体处理: 横向立体处理打破原有滨水岸线单一的结构模式,结合场地环境设置节点空间,通过广场或者景观节点丰富原有岸线的平面布局; 纵向立体处理则是指利用岸线的高差,通过设立多级平台或台阶以及随水位变化的浮台等方式,丰富空间层次。
滨水景观设计中的人本化趋势还体现在另外两方面:
1) 更加注重人们在场地活动中的各种功能需要;
2) 加入对行为心理学的研究,体现人与场地、环境的和谐。随着法规的出台,设计师更注重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如残疾人坡道、残疾人卫生间以及盲道的设置等,以形成系统化的景观设施,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同时,一些滨水或是水上的休闲娱乐设施逐渐增多,不但在功能上满足了人们亲水的要求,在视觉形态上也增加了空间的丰富性和趣味性,形成城市滨水空间的开放性节点。它不再以滨水景观的附属出现在规划设计中,而成为了不可缺少的滨水景观节点。
2.3 滨水交通的合理规划
步行交通的组织不再局限于以往的形式,而采用建筑首层架空的柱廊,作为联系室内外的步行区,形成内外交融的空间组合;或设置临水空中走廊,形成多层次、立体化的人行网络,游人可自由地在高度不同的平面上往返,使步行空间更加活跃,并获得多层次、多视角的滨水景观。
车行交通,以往城市的滨水区都设有与河道平行的车行道路,步行者很难便捷地到达滨水区。宽阔的街道和拥挤的车流截断了滨水区与城市的联系,也破坏了滨水区的空间完整性和环境品质。因此,现在设计师更着重于改善滨水区外围道路,加强道路绿化建设,形成过渡地带,减少过往车辆对滨水区的有害影响。并增加安全、便捷的过街通道,保证二者之间的紧密联系。水上交通是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的设计已不仅仅是水路运输,而更多考虑人们利用水上交通工具来欣赏城市景观。设计师开始研究滨水连接点分布、确定视线焦点和结合点、保证通道通畅和建立景观点的连接关系等等,这些还必须同堤内交通枢纽相连接。另外,有水上交通船的停靠码头、沿河主要设施的距离,以及与其他城市区域的便捷联系都是设计师关心的问题。
2.4 公众参与理念的深入
城市滨水景观设计越来越强调反映公众意见,通常在前期调查阶段,将人的心理和行为特征调查作为重点,如调查滨水空间的利用目的是体育锻炼、休闲还是聚会活动,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三、富阳西郊半岛岸线景观工程的滨水景观设计方案
3.1 项目背景
富阳西郊半岛滨水岸线项目位于富阳市城区东侧的大浦闸~大岭山脚沿江段,全长约
自然资源---山清水秀,景色绮丽。“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富阳地处“西湖——富春江——千岛湖——黄山”国家级黄金旅游线的前站,既赋山城之美,又具江城之秀,是典型的江南山水城市,景观设计将融入山、水、梯田等自然的元素,营造充满现代气息的品质空间。
人文资源---历史悠久,人杰地灵,资源丰富,特产众多,景观设计将其与我们的西郊半岛综合体结合在一起,营造出充满文化气息的城市公共开发空间,寓教于乐,既是市民活动的场所,又是展示富阳文明的一张名片。
3.2 设计目标与愿景
将滨水岸线打造成:
一条“运动休闲、绿色生态”的景观廊道
一条“动线通畅、人文气息浓郁”的滨水活力带
一张展示富阳迈入“富春江时代未来之城”的城市新名片
充分挖掘富阳的山水文化和民间艺术文化,加以强调和演绎,并赋予时代气息,将其融入到滨水岸线景观的设计之中,创造独具魅力的滨水活力空间。
A. 生态性原则:满足防洪、泄洪的条件下,提高城市滨水区生物的多样性,使岸线景观与富阳的山水融为一体
B. 人文历史性原则:延续城市文脉,以人为本,构筑浓郁的文化氛围和城市的文明程度
C. 整体性原则:从城市整体出发,将滨水岸线与城市山体、水体以及人们高品质的生活空间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D. 环境保护和景观审美原则:营造健康、优美的滨水环境,为市民提供高品质的场所
E. 时代性原则:智能化、信息化等等,城市综合体必须给人带来更高效率的品质生活
A. 整体控制,营造序列景观带
B. 渗透与层次,创造独具亲和力的滨水空间
C. 空间的开与合、收与放,营造丰富的体验空间
3.3 设计方案分析
景观规划方案秉承充分挖掘富阳的山水文化和民间艺术文化的设计理念,加以强调和演绎,并赋予时代气息,将其融入到滨水岸线景观的设计之中,旨在创造独具魅力的滨水活力空间。
整个项目至西向东主要分成8个区,分别是文化长廊展示区、星光码头区、市民广场区、客运码头区、滨水文化商业街、水之韵公园、体育主题公园和生态主题公园。
水之韵公园、体育主题公园和生态主题公园是三个滨水的四季公园,设计时用了大量本地的水生植物,非常有特色。同时,对水体又有净化功能。沿水有一部分滨水的运动设施,接下来很重要的是希尔顿酒店的游艇俱乐部区域,这边同时也是公共开放的,在这里大家有非常好的植被供大家穿越。
市民广场区,把项目的各个部分连接在一起,成为整个项目的核心部分。所以会变成休闲、节庆和庆祝城市活动的区域。这里不仅有绿树成荫提供大家休憩的地方,同样还有水体和各种休闲设施。
在城市广场和商业街之间的,未来可能会建一个游轮码头,连接富阳和杭州。同时,成为一个旅游和吸引其他区域的人到这个地方来进行消费休闲的途径。
滨水文化商业街实际上是本地居民和外来游客或者客人相聚的地方,在这里可以吃饭、聚会、休闲。第二个是把水引入到广场内,有各种不同特性的水体,有喷泉、小溪,同时创造出不同的水声,尽管尺度小一点,但是和其他商业绿化功能结合会更有意思。最后一个广场有不同的标高,从水体一直往上升,结合整个住宅和各种活动变成亲水的区域。
3.4植物栽植策略
市民客厅:植物素材:榉树、银杏、香樟、樱花、海棠、春鹃、茶梅、时花等
文化商业街:植物素材:黄山栾、香樟、玉兰、竹子、金森女贞、红叶石楠、时花等
生态公园:植物素材:水杉、池衫、垂柳、枫香、乌桕、红枫、云南黄馨、连翘、蒲苇、芦苇、美人蕉等
该滨水项目因防洪要求,驳岸较为生硬,植物规划设计时选用一些线条柔软、色彩多变的植物来增添其景色与趣味;驳岸边我们种植垂柳和南迎春,使细长柔细的柳枝和圆拱形的南迎春枝条沿着笔直的石岸壁下垂至水面,以遮挡石岸的生硬和单调。
植物群落的合理搭配我们从生态功能考虑,采用根系发达的植物以利于吸收水系污染物。从景观效果上考虑,要尽量摸拟自然湿地中各种植物的组成及分布状态,将水湿生植物进行合理搭配,形成更加自然的多层次水湿生植物景观。在满足防洪、泄洪的条件下,提高城市滨水区生物的多样性,使岸线景观与富阳的山水融为一体
水边绿化植物首先要具备一定耐水湿能力,同时也要符合方案设计中规划美化的要求。华东地区常见应用的乡土树种有:落羽松、池杉、水杉、大叶柳、垂柳、乌柏、苦楝、悬铃木、枫香、枫杨、三角枫、柿、榔榆、桑、梨属、白蜡属、懂柳、海棠、香樟、无患子、蔷薇、紫藤、南迎春、连翘、棒棠及水生植物等。
3.5 照明设计策略
(1)、功能性
应满滨水环境和公共设施的夜间功能性需求。如聚集、商业、娱乐、交通等功能。
(2)、艺术性
城市照明的艺术性从宏观尺度来讲,主要表现在清晰体现中心区城市结构,实现广场、公园、轴线、建筑的有机联系,展现富阳滨水特色,塑造愉悦的夜景等方面。照明设计应将目光引向城市意象、城市环境的原本层面。
(3)、以人为本
城市的活力是通过市民和游人的活动。如:旅游、购物、娱乐、文体、休闲、交通和节日庆典等来体现的,照明的根本目标是为人的夜间活动提供良好的光环境。
(4)、可持续发展
城市照明的可持续发展主要体现在防止光污染与光干扰、实现节能与环保等方面。
主要以
3.6 小品设计分析
(1).设计构思:
理念--该景观亭的设计是大自然树叶与船舶风帆的结合。寓意文化与绿色的结合
材料--采用玻璃、钢材和实木,是现代与自然的结合
功能--构造浑厚而有形,既是景观标志物,又为步行人们提供驻留和休憩的空间
(2)设计构思:
理念--该景观廊架的设计取自于“山”与“水”的抽象和演变,寓意五彩斑斓的山水世界
材料--采用彩色玻璃和钢材,展现现代感和活力
功能--构造轻盈而舒展,是岸线上特有的景观构筑物,为步行人们提供驻留和休憩的空间
(3)设计构思:
理念--设计与希尔顿酒店建筑的风帆遥相呼应,运用桅杆的有机排列,形成线条优美的构筑物,寓意起航、拼搏的精神
材料--运用了轻型、现代的碳纤维材料,结合玻璃和彩色灯光照明,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景观灯塔
功能--将景观灯柱与人防出入口结合,成为了整个市民广场的标志
四、结语
实践证明.规划在河道综合治理工作中十分重要。要规划好城市河道,就必须根据每一条河流的具体情况,如其所处的具体区位、现状宽度及走向、周边用地布局情况、历史洪水、景观功能需求、在河网布局中的功能与重要性等进行具体分忻,从而制定出基本完整、切合实际的规划方案,达到科学谋划、合理布局的目的 在具体河道治理规划设计中,应充分借鉴已有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进行可以持久存续并适应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河道规划与治理,最终实现城市整体规划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1]朱丽向.对城市河道治理规划问题的探讨[J].水利规划与设计,2009(2):6-7.
[2]金建峰.城市河道治理规划新思路浅析[Jl_科技咨询导报,2007(13):111.
[3]贺清录,邵明星,巩楠,等.河道与城市防洪fJ].生态与防洪,2008(6):42-43.
[4]胡虎.城市河流规划探讨lJ].有色冶金设计与研究,2003,24(3):43-44.
[5]徐国宾,任晓枫.河道渠化治理研究『J].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02。22(5):17-20.
作者简介: 刘振兴/1984年生/男/浙江龙游人/2007年毕业于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园林专业/本科/现工作于棕榈园林股份有限公司棕榈景观规划设计院杭州分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