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 首页
  2. 规划设计
  3. 内容

城市公共景观设计策略

 摘要:当前高速城市化导致了流浪者群体在城市中的大量聚集,引发了复杂的社会性问题。虽然当前城市空公共间设计在人文关怀思想的引领下已开始关注老人、儿童、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利益诉求,但对于流浪者这一群体的关注则明显不足。通过把合理的设计策略引入城市公共景观的设计过程中,使得城市景观能够成为一个很好的媒介来展现对于流浪者群体的包容和关怀。

关键词:城市公共景观;流浪者;人文关怀

流浪者,通常指在当代社会中一些经济能力不足以支撑生活的、且居无定所的人群。他们在城市中流浪、行乞或当苦力等临时工人,在公园、广场、天桥底、街边、废弃建筑临时过夜。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社会现象,虽与文明相驳,却长期存在于历朝历代的现实社会中。尤其是随着如今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快、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城市的高速扩张、户籍制度的改革加速,同时社会保障体系却发展滞后的情况下,更多的生活无着者开始在城市集结,规模越来越大。这个群体备受社会诟病,甚至被打上“城市疾病”的印记,而四处遭到排斥。满足城市不同群体需求的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不仅是人类改造世界过程中一直追求的目标,也是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发展的高级阶段,更是体现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尺。当前中国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已在关注老人、儿童、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利益诉求上有所实践与改善,但对于流浪者这一群体的关注则明显不足。文章以需求理论为基础,通过对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中体现对流浪者群体关怀的设计策略探讨,引发社会对流浪者这一社会弱势群体的关注、包容与关爱,引导其回归主流社会。

1流浪者群体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生存遭遇

1.1流浪者群体享有城市公共空间的权利被剥夺

2003年我国出台的《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其他人员救助办法》被看做是对于城市社会现象治理水平的一大进步。但仍有部分城市通过推行简单的“禁讨”等制度性排斥政策来展现城市虚假的“太平盛世”景象。南方都市报2012年7月题为《又筑“笼”为哪般》的文章指出了当前如广州、深圳等城市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引入非常多的“反流浪汉”设计。其中,广州市为了防止流浪者露宿,在白云机场高速黄石南入口的高架桥桥面下安装了2000多个水泥圆锥形的物体(图1)。与此同时,出现于各国大、中城市的“防睡檐下钉”、“消防栓保护钉”“防躺座椅”等都表现出了人类社会的此类“智慧”。这些用以剥夺流浪者享有城市公共空间权利的设计,恰好与国家所倡导的和谐社会的要求相违背。其实,当前的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也还是有温情的一面的。例如:在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中通常会特别为老年人及残疾人设计无障碍通行的设施;在儿童游乐场设计中也会特别关注不同年龄段的孩子的使用需求、使用尺度及使用安全。甚至设计师还费尽心思为提升生态多样性而在拥挤的城市中为野生动物、昆虫规划出一片生态栖息净土;为鸟类迁徙提供歇脚的绿色屋顶等。但相比之下,对于城市另一弱势的群体———流浪者群体,采用的态度似乎也过于冷漠和残忍了。

1.2目前国家对流浪者群体的救助方法单一

当前中国应对流浪者问题的处理方法主要体现在物质救济手段的运用方面。然而,政策引导下的单一的直接物质救济手段经过实践证明,并不是总能获得很好的效果。物质的援助虽然问题针对性明确,如一顿饱饭可以解决流浪者当下的饥饿问题,一个临时床位可以让流浪者免受室外的风吹雨打,但却很可能让这个群体感受更多的“不平等”,甚至出现一部分流浪人员就算是在劝说、引导之下,仍不愿意去救济站接受救济。这种情况除了反映出流浪群体对官方救助模式的不信任(害怕被遣返回乡),也反映出了部分流浪者并不喜欢这种施舍式的救济模式。此外,救济所救济模式还会让普通大众认为流浪者通过“不劳而获”的方式获取社会资源,引发对流浪者更强烈的排斥心理。因而有必要对于当前的救济手段做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2城市公共景观设计实现对流浪者群体的人文关怀的可行性

在城市公共空间中进行景观设计,并在设计中引入适当的设计策略来让场地具备包容和关怀流浪者的能力逐渐被认为是对直接的物质救济手段的一种有效的补足方式。城市公共景观是通过构筑物、设施、道路、树木等实体要素构成的物质环境,提供给城市居民连接自然和开展室外活动的功能空间。而另一方面,城市公共景观所具备的社会属性让其可以触摸到人类深层的精神世界,让城市景观在特定社会矛盾面前扮演调节者的角色,这也是其可以实现关怀和包容流浪者的先决条件。西方当代城市景观设计实践中不乏关怀及包容流浪者的优秀设计案例,如2005年美国丹佛市把一个被流浪者占据的破败的城市的中心绿地改造成为高品质的城市休闲绿地公园(EDDIEMAESTAS公园),设计师通过巧妙设计使得公园在投入运行后普通的城市大众可以和流浪者和谐的分享公园;美国奥特兰大流浪者庇护区屋顶的公共种植园尝试在公共空间中给流浪者提供部分生活必须品;英国谢菲尔德大学景观系课程实验项目———OLDHAM铁道公园改造,也基于一系列调研数据提出了多条可应用于帮助城市公共景观更好包容与引导流浪者的策略。这些成功的实践和大胆的尝试,都说明通过在城市公共景观设计中引入合理的设计策略是可以实现对流浪者这个特殊群体的人文关怀目标。

3城市公共景观设计中对流浪者群体人性关怀的基本策略

美国著名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Maslow)认为:动机是由多种不同层级与性质的需求所组合而成的,而每个层级的需求与满足的程度,其决定个体的人格发展境界。需求层级理论将人的需求划分为5个层次,分别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社会需求)、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马斯洛的需求层级理论是可应用于每一个人的,因此,城市公共景观设计中实现对流浪者群体的人文关怀目标也应该从满足该群体对这5个层级需求的角度出发。

3.1“可食用景观”策略

3.1.1引导流浪者参与城市农业景观建设城市农业景观(URBANFARMINGLANDSCAPE)作为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的一部分,潜在地塑造我们未来城市生活质量和展现我们的新生存方式。目前,通过给流浪者提供城市农业的相关培训和启动资金来鼓励他们开垦城市花园(菜园)已经在很多流浪者资助项目中运用。这方面的案例有奥特兰大有机植物种植园(AtlantaPlantOrganicGarden),为当地慈善协会筹备的流浪者资助项目的一个子项目,该项目旨在公共空间中提供满足流浪者自给自足的种植景观。3.1.2设计与建设城市觅食型景观谢菲尔德大学实验性项目———OLDHAM铁路公园提出了一种新的思考方向,其设计基于场地原有的特点,引入“城市觅食(URBANFORAGING)”景观(图2)概念。“城市觅食”是目前西方国家很流行的一种通过在城市中寻找野生可食用植物来满足城市人猎奇心理的采摘活动。可食用景观策略设计景观,不仅可以为普通的城市居民提供多样化的生活材料,也可以为流浪者提供蔬菜水果类临时裹腹食物,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流浪者的基础性饮食需求。同时这一策略也让原先由救济中心、福利机构的直接提供救济食物的模式变成让流浪汉自己通过努力来获取所需食物的方式,这可以避免长期直接提供食物而容易形成的“养懒汉”情况。此外,那些不好意思或者不愿意主动接受他人救济的流浪者也将更能接受这种方式。所以这是一种在公共空间设计中一举多得的设计策略。

3.2强化城市公共景观中设施的细节设计策略

要实现城市公共景观设计中体现对流浪者的关怀,细节是其试金石。曼彻斯特市委会智库对曼城地区的社会调查数据显示,当地流浪群体除了食物的需求,流浪者还对干净的水源、休息的设施及钟表设备有比较强烈的需求。因而需确保设计过程中在公共景观中安装了饮水、洗净装置和室外钟设施,同时在场地中安置了足够数量的休息桌椅。有的座椅设施经过人性化的改造设计后,甚至具备了临时庇护所的功能(如图3)。同时,EDDIEMAESTAS公园的经验告诉我们,为了让公园设施能够更加耐久,避免在设计选材中选择木材等可能会被应用为生活取暖的材料。图3加拿大某公园带有人文关怀的座椅设计

3.3合理的空间设计策略

安全性和舒适性是营造充满人文关怀的景观空间的前提条件。安全问题是公众对于公共空间最在意的问题之一,只有在确保不会在使用场地过程中受到伤害或者惊吓,使用者才能放松心态,感到舒适。虽然流浪者本身并不会给普通大众造成直接的安全隐患,但在人们潜意识中对于流浪汉的聚集总会有不放心感。从设计角度来讲,良好的路线规划和空间设计是保证安全的首要条件。首先,设计时要避免出现断头路、幽闭的林间小路和远离公共集散区的僻静路径;空间设计中避免形成安全死角,减少出现封闭空间,让游览者保持良好的视野范围。除了设计的措施的应用,相应的公园管理措施如每天定时的巡逻和设置夜间闭园的方式也能给使用者提供安全感。上述策略可以缓解人们对于空间潜在危险的担忧。

3.4“以工代赈”的参与策略

为了让建成的城市公共景观能够在将来的使用中持续发挥初期设想的“包容、关怀、引导”的功能,可以让流浪者通过“以工代赈”的方式参与到景观后期运营管理中,作为关怀流浪群体的一种延展策略。如:安排流浪者作为公园景观维护员人员,给予一些相关的专业培训,让接受过技能培训的流浪者承担公园的除草、修复、清洁等工作。又如:英国谢菲尔德大学课程OLDHAM铁道公园实验性设计中,设计者提出可以让流浪者扮演采摘引导员的角色,通过进行相关的知识培训并持证上岗扮演该公园绿地中“城市觅食”主题活动的讲解和引导员,帮助来到公园参与采摘活动的游客能够更安全、更专业地进行食物采摘。对于所有愿意参与到“以工代赈”模式的公园维护工作的流浪者,公园管理委员会可适当支付工作酬劳或者提供代替性报酬。以工代赈的模式可以帮助公园降低运营管理的成本,同时,对流浪群体来说,该参与模式也是一种较为积极的救助方式,这种救助方式实际可以将救助利益外部化,其推动产生的社会正能量可以带来大量的隐性回报。通过“以工代赈”的参与模式,部分流浪者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善生活质量;另一方面,以工代赈的参与模式让流浪者获得与普通游览者接触和交往的机会,同时,在接触的过程中,还有机会扭转普通大众本身对流浪群体的固有偏见。通过在城市公共景观引入“可食用景观”策略、提供饮水设施、休息桌椅设施等设备的策略,可对应满足流浪者最基本的生理需求;合理的空间设计、耐久的设施设计、定时的安全排查和合理的开闭园时间可以确保城市公共景观的安全运营,提供所有景观使用者安全需求;同时,通过“以工代赈”参与模式来帮助流浪者其他的场地使用者形成更多的交互交流,并在这个过程中实现其对社交的需求。甚至,有的流浪者还可能在景观运用及维护参与过程中重新建立起对自我的信心并寻找到自己在社会中的定位,并进一步实现自我实现的最终需求目标(图4)。

4对流浪者群体人性关怀策略应用需注意的问题

城市公共景观在设计时应该尽可能的考虑容纳所有城市群体的利益诉求,特别是流浪者这种城市弱势群体的权益应该被予以考虑。而有效设计策略的引入是实现这个目标的重要手段。但是,对于上述策略的应用不能忽略以下几个问题。①了解目标群体需求特点。对该特定群体需要进行深入了解,因而大量的社会调研工作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对该群体的研究,解析群体的主要特点并根据该群体的主要需求以为后续的策略制定提供依据。②选择应用策略因地制宜。对于策略的筛选有必要通过科学的方式进行评估,确保其不会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当前,可参照的“关怀及包容流浪者”设计策略及相应的学术探索主要是基于西方国家设计师在具体实践而提出的,因而这些策略还需要经过本土化的适应期才能加以应用。③消除固有偏见,提高包容度。设计者不仅仅要做到给流浪者提供使用城市公共空间的权利,而应该通过设计去改善普通大众群体对流浪者群体的固有偏见,做到真心接纳他们。④以“为全部人而设计”的视角把握设计方向。虽然关注流浪者群体需求是文章讨论的主题,但城市公共景观应该是为所有人群服务的,设计师必须考虑不同群体在使用景观中的利益的平衡。

5结语

综上所述,满足城市中流浪者群体需求的城市公共空间人性化设计,是人类文明社会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虽然当前的景观设计界关于“关怀及包容流浪者”讨论及项目实践中还存在很多理想主义色彩,同时也因欠缺科学的方法论而造成策略在应用过程中效果不尽人意。但文章总结的“引入可食用景观”、“强化细节设计”、“提升空间安全”、“运用以工代赈模式”等设计与管理策略,不仅让流浪者这一群体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善生活质量,还让他们获得与普通游览者接触和交往的机会,甚至有机会扭转普通大众对流浪群体的固有偏见。更重要的是可以引导这一群体获得“归属和爱”“尊重和自我发展”需要的感受,从根本上引导其回归主流社会,不失为解决这一社会“痼疾”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关文章

回到顶部
请复制以下网址分享
城市公共景观设计策略
http://m.civilcn.com/yuanlin/yllw/ghsj/15550288043668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