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 首页
  2. 园林绿化
  3. 内容

园林植物景观评价研究进展

【摘 要】园林植物景观配置在城市建设中正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园林植物一方面能够改善人居环境,还能有效提升绿地生态效益。随着人们对园林植物景观越发重视,对园林植物经管的评价也就成为学者们新的关注焦点。本文拟对当前的主要园林植物景观评价体系进行梳理,并对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做一展望。 

【关键词】园林景观; 植物景观; 景观评价 
  园林植物景观配置在城市建设中正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园林植物一方面能够改善人居环境,还能有效提升绿地生态效益。同时,随着人们对居住环境越来越多的关注,除了上述作用以外,人们对园林植物的配置也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评价一处园林植物景观就成为越来越多作者关注的重点。 
  一、园林植物景观评价研究 
  (一)层次分析法( AHP) 
  层次分析法是定性与定量结合的研究方法的一种。该方法出现于上世纪70年代,由美国匹兹堡大学Saaty 教授提出。这一方法很好地结合了定性与定量的要求,能够应用于对多目标、准则的分析,是目前在国际上被应用较为广泛地一种方法。该方法的具体操作步骤是根据专家建议或通过问卷调查得出评价指标及其权重,通过被试评分获得定量及定性评价的分值,借助统计分析的方法计算这些指标,并将定性指标量化,从而确定了园林植物景观效果评价的基础体系。在此基础上,他们还将这一体系用于实际的对园林植物景观进行了实际案例分析。有人在唐东芹等人的基础上进一步修正了AHP模型,并利用修正后的评分方法评价了成都的城市街道绿化结果。陆东芳将AHP方法的指标进行了量化,并建立了大学校园植物景观的综合评价模型。她还利用这一模型评价了高校校园中的植物景观。邹建勤等人则着眼于居住区的园林植物景观。他们利用层次分析法评价了南京市区的几个住宅小区,其评价过程和结果对甄选优秀的城市居住区植物景观设计方案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二)美景度评价法( SBE) 
  美景度评价法是一种心理物理评价法,由Daniel 等人创立。这一方法基于归类评判法,向被测试者提供风景幻灯片或照片用来评分,最终这些评分被汇总并被制成一份美景度量表。目前采用这一方法进行评价的研究较多。这一评价法往往与“风景评价” 联系密切。最初主要是大尺度的风景区、森林景观及林分美学的评价方面才会用到这一方法。Schroeder等为每个景观提供8张照片,由学生用SBE法对森林内的景色进行了美景度评分。Hull 等分别对4 种森林进行美景度研究发现天然林的景观质量优于其他美景。国内,王竞红等人就曾采用SBE 法评价了深圳莲花山公园内的10 个植物景观样本,发现有几个主导因子能够影响园林植物景观的美学质量。此外,他们还通过对北京、上海和东北一些城市的园林植物景观进行分析,进一步优化了园林植物景观评价体系。总的来说,翁殊斐等人分别采用AHP 法和SBE 法对不同城市公园的20 个植物景观单元进行了详细地研究和评价, 最终发现2 种评价方法均具有较高的结果一致性,但是AHP 法的评价结果相对更为公平、准确一些。 
  (三) 审美评判测量法( BIB-LCJ) 
  俞孔坚教授综合了SBE 法和LCJ 法的优点,摒弃其不足,然后整合出的一种被广泛采用的园林植物景观评价法。宋云龙和宋新建分别用BIB-LCJ 法评价了哈尔滨市和呼和浩特市的园林植物景观,并分别提出了最优植物配置方案; 郑洲翔等通过对7种棕榈科植物景观的评价发现棕榈科植物配置立体层次,这也能够较好地解释棕榈科植物为何更接近于公众审美。闫长春等人评价了7种类型的榕属植物景观,对榕属植物景观如何能够贴近公众审美提出了建议。刘颖对青岛市内的居住区植物景观进行了评价,使今后的住宅小区植物景观配置提供了支持。除了上述3种方法以外,定性的评价方法也比较常见,不同的学者有着不同的侧重点。张学峰、陈景和评价了植物的物种丰富度、景观类型、文化价值及观赏价值。刘芊通过在实地调查、测量的基础上研究了滨水区植物的景观特点,并在观察和分析的基础上为城市中的滨水区植物景规律进行了总结。赵爱华注重园林植物对空间景观的营造,因此认为这一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仍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园林植物配置评价体系和有效的方法,例如人体生理心理指标测试法和语义分析法。由于后面两种方法相对比较困难,目前主要采用的是前面三种方法进行评价和分析。 
  二、研究展望 
  由风景资源评价体系发展而来的园林植物景观评价体系到目前为止仍没有公认的被广泛认可的标准,虽然各种评价方法层出不穷。相对来说,目前我国的园林植物景观的评价方法更倾向于主观的定性评价,因此公平性有所局限,同时环境的变换易干扰结果。随着园林植物景观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活环境,园林植物景观的未来十分值得乐观。 
  三、结语 
  如何合理地配置园林植物是一种相对复杂的技术问题。目前我国对包括园林植物在内的植物景观的评价结果大多是定性或定量的描述性总结,也有一部分归纳了宏观配置原则作为标准。在很多情况下,这些评价体系并不能完全契合实际的自然环境,因此对实际的城市园林植物配置无法起到有效的指导作用。另一方面,目前的评价指标尚不够客观,大多受到评判者主观因素影响;另外,对植物景观评价的研究仍需进一步深入,综合效益评价体系也不够完善。 
  今后的园林植物配置应当着眼于科学选种、合理配置,以生态效应最大化为目标,本着资源节约、减少耗能等原则进行研究。同时对园林植物景观的评价应当更加贴近实用而非局限于理论,使园林植物景观评价体系更加区域完善,并尽可能地为城市园林绿化提供真正有 
  参考文献: 
  [1] 闫长春,陈超,姚平.运用BIB-LCJ审美评判法评价榕属植物景观[J].热带农业科学,2011,31(5):79-83. 
  [2] 刘颖,周春玲,安丽娟.青岛市居住区夏季植物景观评价[J].北方园艺,2011(05):136-140. 
  [3] 张哲,潘会堂.园林植物景观评价研究进展[J].浙江农林大学学报,2011,28(6):962-967. 
  [4] 曲大铭,郭颖涛,权顺子.SBE法评价北京市朝阳公园植物配置效果[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0,23(2):8-10.

相关文章

回到顶部
请复制以下网址分享
园林植物景观评价研究进展
http://m.civilcn.com/yuanlin/yllw/lvhua/15027022953294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