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 首页
  2. 园林相关
  3. 内容

浅谈竹类在园林景观中常见的造园手法

        摘要:竹类植物生性强健,枝繁叶茂,翠竹青青,千姿百态、集形态美、色彩美、音响美、风格美于一身,极具观赏性。以竹造园,竹因园而茂,园因竹而彰;以竹造景,竹因景而活,园因竹而显;在园林建设中应用盛广。本文就竹类植物在现代园林中的作用、应用原则和竹类植物的应用方式及配置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竹类植物 现代园林 应用 

   1、引言 

   竹在南方各地城市公园绿地中的应用可以说有着悠久的历史,如上海的古猗园、豫园、秋霞圃等古典园林,它们将竹文化寓于园林之中,从而体现造园者高洁的品格和虚心有节的风骨。但大量用于现代园林造景中还是近几年兴起的,其中孝顺竹、地被竹以及一些刚竹属的竹种应用比较广泛,配置形式多样,易于与其他造景要素相互搭配,形成园中、街道旁的景点。 

   2、竹类植物园林的作用 

   2.1协调空间 

   用竹类做绿篱,如观音竹双行列植于草坪或建筑物的周围,不但会使景物更加明显,增加多样化的美感,而且还与修剪过的植物造景外观相呼应,使周围环境更为协调。 

   2.2分隔空间 

   亦采用绿篱形式,将景区划分为大小不同的空间,并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选用各种高度不等的竹类,将绿地布局分隔成各种观赏或者功能区域。 

   2.3添景 

   园林风景中主要题材称为主景,围绕主景加添用人工材料建成的景观,具有实用和美观价值。如用竹建造的“竹亭”。 

   3、竹类植物在现代公园中的应用 

   在现代公园中。竹子造景在继承古典园林的传统技法上,又力求将传统的园林艺术与现代人的审美、游憩需求完美结合。 

   3.1竹径通幽在“筠石苑”中 

   道路设计与地形设计巧妙的结合,曲折有致、起伏顺势,并将园中十个景点有机地组织起来,形成了动态的游赏路线。道路两侧种植翠竹,与朴素的路面相互掩映。游人沿着小路漫步于各个景点中,感到周围景色时隐时现,别有情趣。 

   3.2竹径绕池 

   白居易所描写的“竹径绕荷池,萦回百余步”景观在“筠石苑”中的“竹深荷净”景点中得以再现。水池中种满荷花,夏日香气连连。池岸边种植层层绿竹,千竿挺秀,倒影于水中。竹林藉由反映在水面上的光影变化效果,使其美感倍增,形成“秀”、“美”的意境。竹叶的声响与水流涓涓、更添幽静风凉之感。驳岸曲折自然,迎春、箬竹、芦苇等植物穿插点缀其至那中,虚实相间,既丰富了空间层次的变化,又增加了自然情趣。 

   3.3青竹白石 

   在山石周围点缀以翠竹,使画面更增加了古朴雅致的意蕴。“筠石苑”的入口就是以竹与石的搭配作为标志,层层竹林掩映着刻有“筠石苑”三字的假山石,成群的翠竹姿态特别引人入胜。同样的手法还有多处,如景点“斑竹麓”等。此外,竹林作为背景还可以表现假山石和雕塑的形态与质感。 

   4、竹类植物在园林景观中配置 

   4.1以竹为主创造竹林景观 

   竹类植物因形态奇特、色彩鲜艳,以群植、片植形式种植,构成独立的竹林景观,或以自然的种植形式形成竹林景观。竹林常用毛竹、麻竹、灰金竹、方竹及桂竹、龙竹、慈竹等竹种组成。如浙江的莫干山竹海,还有我国赏竹胜地的“蜀南竹海”“闵园竹海”“长宁竹海”“宜兴竹海”等竹海,漫山遍野皆是竹,劲竹挺拔,竹波万里,其景观浩瀚壮观,也不乏秀丽青雅之美。竹径可用宿根花卉镶边,以丰富竹林景观的色彩构图。如杭州云栖竹径,景观优美,令游人驻足而观,穿行其中,给人以经万秆绿,顿觉一身轻的感觉。 

   4.2修剪成地被物、绿篱 

   以菲白竹、风尾竹、岗姬竹、观音竹为地被植物搭配以草坪、土壤,具有延续视觉的功能,可借地被植物的衬托而组合成同一单元。部分耐修剪竹种可剪成绿篱或各种圆球状装饰物。竹类造型在空间上的错落搭配,造成一种韵律感,将其它植物修剪成的地被物、绿篱无法与之媲美。 

   4.3竹类盆景材料 

   竹种一般较小巧精致,幽雅耐看,如小佛肚竹、菲白竹、蓬莱竹、凤尾竹等,可直接用于制作盆景。有些中型观赏竹种种如黄秆乌哺鸡竹、金镶玉竹、紫竹,若采用矮化处理后,也可作盆栽。 

   4.4从植 

   丛植的竹种要求竹丛形态优美,或秆型奇特,有较好的观赏价值,如:青丝黄竹、银丝竹、花竹、大肚竹以及黄金间碧玉竹、花吊丝竹、粉单竹、青麻撑竹等。对枝叶茂密型的竹种,如大肚竹还可以将竹丛修剪成蘑菇状别具特色。黄金间碧玉竹的竹秆为金黄色,间有绿色纵形条带,竹丛高大挺拔,是庭园丛植的优良竹种之一。 

   4.5绿墙、或林荫道竹种 

   晾衫竹、茶秆竹、满山爆竹都是十分理想的绿墙竹种。竹林荫道除可选用以上的几种散生竹种外,也可选用一些大型的、秆形优美的丛生竹种,如黄金间碧玉竹、金丝慈竹、花吊丝竹等以形成通幽的竹林景观幽草夹道,绿竹成荫,万竿参天,云雾缭绕,步入其间,会感到盛夏酷暑不见,畏日清风忽来,留而不去,身置竹径,会产生一种深邃、雅静、优美的意境。 

   4.6竹与水体 

   竹与水体是古典园林中最为经典的搭配之一,不论是广阔湖面的幽幽竹影,还是溪流水涧旁的活泼灵动,无疑竹子作为与水不同的另一种介质,从景观整体设计的角度来看,两者互为补充,相互映衬,景观画面呈现完整;从色彩搭配的角度而言,水本无色,竹是翠绿的,在竹的光影里,水的颜色也会呈现出柔和的碧色,则整个环境显得清新、灵动、生气盎然。唐代诗人白居易对竹情有独钟,他对“履道幽居竹绕池”这样竹与水的巧妙布局极为赞赏,写下“水能性淡吾友,竹解心虚即我师”的诗句。他的“竹径绕荷池,萦回百余步”的诗句也使人们了解到古典园林中文人墨客们习惯围绕着有水的池子种植竹子,使两者相互呼应。 

   5、小结 

   竹是一类特殊的观赏植物种类,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分布都极其广泛。南方竹类资源不算十分丰富,虽然近年来引种的种数和数量都有所增加,但在城市公园的应用却不甚广泛,主要局限于刚竹属、大明竹属、�竹属的某些竹种,大量的竹种并未充分发挥其作用。针对南方地区若干公园的竹种主要配置形式的研究,总结更多适合于南方园林造景的竹种,并将其与不同的园林要素相互搭配,增加景观美观性。 

  参考文献: 

  [1]王启华,张齐发.竹子在园林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林副特产,2001,(2). 

  [2]李宝昌,张涵等.古典园林竹子造景的艺术手法研究[J].竹子研究汇刊,2003,(1) 

  [3]项忠平,帅晓艳.竹在现代园林造景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7,(27). 

  [4]李建欣,葛桂民等.竹子的特性及在风景园林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6,(4) . 

  [5]刘静怡,王云.竹在现代园林中的应用与发展[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2006,(1) 

相关文章

回到顶部
请复制以下网址分享
浅谈竹类在园林景观中常见的造园手法
http://m.civilcn.com/yuanlin/yllw/ylxg/15021770223276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