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环境心理学基本知识和概念
(1)环境与行为的相互作用表现为:人通过身体器官感觉到外部环境的各种刺激;刺 激转化为神经冲动,传递到大脑;大脑将感觉到的刺激与以前贮存的记忆表象进行比较和 识别,即进行联想;在识别和理解的基础上,产生对环境的判断和认识,即形成“行为环 境”;个人可将感知到的环境信息贮存备用,或就此作出行动反应。
(2)人通过多种感觉体验环境。其中,视觉是主要的,但也应当注意听觉、嗅觉、触觉、动觉以及温度和气流与环境体验的关系。环境设计中还应考虑不同感觉之间的相互影响。
(3)环境知觉理论中比较流行的三种理论是:格式塔知觉理论、生态知觉理论和概率知觉理论。它们各自强调不同的侧面,对于环境一行为研究可以有所启发。
(4)环境认知和认知地图。人在物质环境中活动,必须为自身定位和寻址,并在行动 之前理解环境所包含的意义。人识别和理解环境有赖于在记忆中重现空间环境的形象。曾 经感知过的事物在记忆中重现的形象称为“意象”或“表象”,具体空间环境的意象被称为“认知地图”。“认知地图”是格式塔心理学的术语。美国城市规划专家凯文·林奇提出城市认知地图由五个基本要素组成,即:路径、标志、节点、区域和边界。认知地图可以帮助人们理解自己和环境的关系,确定目标的空间方位、距离,寻找到达目标的路径,并可建立起个人对环境的安全感和控制感。认知地图还是人们接受新环境信息的基础。一个城市有着大多数人公认的重要元素,它们构成城市的公共意象,亦即公共的认知地图。清晰的城市公共认知地图,有助于市民的公共活动和社会交往。认知地图的研究方法虽受到个人绘图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局限,还受到样本来源的影响,但是简便易行,具有形象、直观的优点,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使用者对环境的记忆与评价,其有效性与可靠性已获得广泛认可,并得到推广应用。
(5)环境的易识别性。易识别环境的主要特征是:结构清晰、层次分明的环境意象;建筑群体的同一性以及一定的环境意义。具备这三项特征的环境,必然也是优美的环境。